汪奕东吃完馄饨,来到公园。
正值秋收的季节,年轻人都忙着颗粒归仓。公园里都是老人和孩子,老人们要么下棋,要么陪孩子玩耍。
汪奕东此次出行,着装非常休闲,完全没有董事长的痕迹,这样,在外形上,就和大家拉近了距离。
“爷爷,你看这道题怎么做?”一个女孩拿着书本,在问下棋的爷爷。
“丹丹,你先自己思考,等爷爷下完这盘棋给你讲。”
“老邓,你这是缓兵之计,不会就说不会,可别耽误孩子学习。”对弈的老人开玩笑说道。
“哪能跟孩子说不会呀,让孩子瞧不起。”
小女孩失望地离开,走到公园的长椅上,去写作业了。
汪奕东见状,跟了过去:“同学,叔叔给你讲这道题,怎么样?”
女孩腼腆地笑了,把书递给他。
汪奕东给女孩讲完作业,又给她讲了一些知识点。
女孩的爷爷走过来:“丹丹,作业会写了吗?”
“写完了,爷爷。这位叔叔给我讲得可明白了,比老师讲的都好。”
汪奕东站起身,上前打招呼:“大爷,您好!”
邓大爷看了看他,沉思了一会儿。
“丹丹,你在这里看书,我和叔叔去那边讲话。注意,千万不要走出公园。”
邓大爷带着汪奕东,离开孙女,在不远的地方坐下。
“孩子,我知道你在打听孝贤的下落,请原谅我们几个知情人,不能告诉你。我们不想旧事重提,让沈家人撕开伤口,我们在上面撒盐。”
“沈家人没有忘恩负义,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他们的后人,将你父亲作为自己的祖辈去供奉,这就足够了。你作为孝贤的后人,能做的也是仅此而已。”
“沈家下一代是一对双胞胎男孩,香火会延绵不绝的。请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
汪奕东被问得哑口无言。
“孩子,别在这里耽误时间了,我看你也是做大事的人。大爷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你年龄也不小了,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两人正在说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过来,汪奕东急忙起身相迎。
马大爷拉着汪奕东的手,红了眼圈,激动的不知道说什么。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用颤抖的手从里面拿出一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我女儿出嫁时,你父母过来给她试嫁衣,摄影师为他们偷拍的,送给你留作纪念吧。”
汪奕东双手接过照片,那是一张黑白照片,已经泛黄。照片中的母亲举着嫁衣,父亲在量尺寸,一对才子佳人。
汪奕东激动不已,连声道谢。
“孩子回去吧,回去安心做事吧。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结果。”
汪奕东郑重地点点头,向二位老人拜别。
他回到民宿,老板娘端着一盘当地的水果,笑脸盈盈。
“小汪,别见怪,昨天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日子,确实开心不起来,这是我们的特产水果,送给你尝尝。”
“大姐,昨天的事情,我没有介意,我能理解。谢谢大姐,这么好的水果,我就不客气了。”
汪奕东回到房间,仔细的端详着父母的照片,把他们紧紧地贴在胸口。
大爷说的话都是一针见血,特别是问他男孩女孩那句话,更是直戳心窝。是啊,自己没有子孙后代,延续香火,将父亲接回去做什么?
汪奕东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又想到了洛子卉,那个怀过他骨肉的女孩,现在她过的好吗?
汪奕东收拾好行李,决定连夜返回滨海。
“小汪,为什么着急离开?是因为我昨天的态度,不开心吗?”
“不是的,大姐。家里来电话,有急事。”
“那还好,不然我心里会难过的。希望你以后再来云溪镇的时候,还住在我这里。”
“放心吧,大姐。有机会我还会来的。”
汪奕东把车子停在公园附近,把带来的特产,烟酒茶等分给了公园里的人们,并和他们挥手告别。
再见了,云溪镇。虽然没有找到父亲的下落,此行有一些遗憾,但是还算圆满。
汪奕东怀着对小镇深深的眷恋,开车上路了。
洛子卉在丁家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夜晚。第二天,丁耀祖带着她去了工厂。
在生产车间,丁耀祖给洛子卉讲解每一道工序,洛子卉认真地听着记着……通过一上午的参观学习,洛子卉对各种面料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吃过午饭,丁耀祖提出开车送洛子卉去吴河,被洛子卉婉言谢绝。丁耀祖把洛子卉送到汽车站,并为她买了车票。
“小妹,羽绒这方面,大哥就无能为力了。如果谈不下来6个月账期,一两个月也行,到时候大哥帮你想办法解决资金缺口。”
洛子卉点点头:“大哥对我雪中送炭,这份情义我铭记于心。”
洛子卉告别丁耀祖,上了开往吴河的大巴车。
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行程,三点钟,洛子卉到达了吴河市。她下了大巴车,走进对面的火车站。
她走到服务台:“你好,麻烦帮我查一下,吴河到滨海的火车,几点发车。”
“每天上午八点十分。”
“好的,谢谢!”洛子卉开始计划自己的行程。
羽升羽绒厂,是自己在网上查询的信息。天航的羽绒供应商,一直都是付款发货,顾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谈到50%的预付款,自己根本无望,所以她选择了一家新的工厂。
羽升羽绒厂,位于吴河市平乐乡双信村,它依托当地的农业资源,形成了从孵化养殖,到羽绒加工的产业链条。洛子卉由此判断,羽升的羽绒成本应该比其他贸易公司更有优势。
现在出发,在下班之前应该能赶到羽绒厂。如果明天去羽绒厂,那么后天才能回家,无端的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
洛子卉返回汽车站,找到了去往平乐乡的中巴车。
“师傅你好!麻烦问一下,到平乐乡几点钟?”
“四点半左右。”司机回答道。
“平乐乡到双信村远吗?”
“不远,坐三轮车10分钟。”
洛子卉计算了一下,时间来得及,于是上了中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