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西湖,烟雨蒙蒙。苏青柠和李玉竹正在湖畔的农家集市上游览。
\"师父,你看这个,\"李玉竹指着一个摊位,\"这是什么菜?怎么长得这么奇特?\"
摊位上摆着一种青翠的蔬菜,茎秆细长,叶片如翠羽般层叠。
\"这是茭白,江南特有的水生蔬菜,\"苏青柠拿起一根仔细端详,\"鲜嫩爽口,最适合清炒或者做汤。\"
\"那这个呢?\"李玉竹又指向另一堆深绿色的植物,\"看起来像是某种藤蔓。\"
\"龙须菜,\"摊主热情地解释,\"水里长的,最是清甜。\"
苏青柠微微点头。来到临安半月有余,她一直在研究当地的食材。与北方相比,江南的食材确实别具一格,尤其是水生蔬菜特别丰富。
\"快看,新鲜的银鱼!\"不远处传来叫卖声。
两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渔夫正在称量一篓银光闪闪的小鱼。那鱼儿细若发丝,晶莹剔透,正是西湖特产的银鱼。
\"有意思,\"苏青柠若有所思,\"这银鱼看着虽小,但若是烹制得当,滋味定然不俗。\"
\"师父想到什么好点子了?\"李玉竹对自己的师父再熟悉不过,每当她露出这种表情,就意味着又要有新的创意了。
\"来,跟我去看看其他摊位,\"苏青柠说着大步走向前方,\"既然要在临安立足,就得把当地的特色融入进去。\"
集市上熙熙攘攘,各色食材琳琅满目。莼菜、藕断、茨菇、芡实......每一种都让苏青柠眼前一亮。
\"师父,你看那边!\"李玉竹突然指向一个角落。那里有个老农正在售卖一种紫红色的笋。
\"这是杭州特产的紫笋,\"老农见他们感兴趣,忙介绍道,\"刚从山上挖的,鲜得很!\"
苏青柠拿起一根闻了闻,眼睛顿时亮了:\"好东西!这笋的香气与北方的不同,更显清雅。李玉竹,你觉得......\"
\"明白!\"李玉竹立刻会意,\"可以用来改良咱们的笋干烧肉。\"
\"不止如此,\"苏青柠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些江南特产,完全可以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点心......\"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让开让开!\"一群衙役簇拥着一位穿着华服的男子走来,所到之处,小贩纷纷避让。
\"是楼家大公子!\"有人小声说道。
李玉竹凑近苏青柠耳边:\"师父,这楼家是临安的老牌茶商,在本地很有势力。\"
苏青柠点点头。她已经从金有德那里听说过楼家。这个家族不仅垄断了临安的茶叶生意,还涉足粮油等多个行业。
只见那楼公子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指着一堆新鲜的莼菜说:\"这批莼菜不错,全都给我包起来。\"
\"这......\"摊主为难地看了看旁边早已付定的顾客,\"大公子,这些莼菜已经......\"
\"怎么?本公子要买东西还要看别人脸色?\"楼公子冷笑一声,随手扔出一锭银子,\"这些够了吧?\"
\"楼公子且慢,\"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苏青柠走上前,\"这莼菜我要定了。\"
\"哦?\"楼公子上下打量她一眼,\"阁下是......\"
\"在下苏青柠,初来临安,开设食肆。\"她微微一笑,\"不知楼公子可曾听说过'汴京味道'?\"
\"原来是苏供奉!\"楼公子的态度顿时和善起来,\"久仰久仰。只是这莼菜......\"
\"楼公子,\"苏青柠不等他说完,已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食盒,\"不如这样。这是我新研制的点心,请公子品尝。若觉得好,这莼菜就让给我如何?\"
楼公子打开食盒,只见里面躺着几块晶莹剔透的糕点,隐约可见层层叠叠的纹理。
\"这是......\"
\"'湖光十里',\"苏青柠解释道,\"用银鱼和藕粉制成,乃是我专门为临安设计的新品。\"
楼公子拈起一块放入口中,顿时眼前一亮:\"妙!这银鱼的鲜香与藕粉的绵软完美结合,又有一丝桂花的清甜。好一个'湖光十里',光是这名字就让人心醉!\"
\"楼公子好眼力,\"苏青柠赞道,\"这正是我取西湖十景之意......\"
\"痛快!\"楼公子大笑,\"这莼菜就让给苏供奉。不过,我倒是有个请求。\"
\"公子请说。\"
\"我们楼家在清波门也有产业,\"楼公子正色道,\"不知苏供奉可愿意与我们合作?\"
苏青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楼家作为本地望族,确实是不可或缺的合作对象。但她也听说过这家人的霸道作风......
就在这时,一个小贩挑着担子从旁边经过,不小心碰到了楼公子。
\"混账!\"楼公子勃然大怒,一脚踹翻担子。只见担子里装满了鲜嫩的茭白,顿时散落一地。
\"大公子饶命!\"小贩跪地求饶,\"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苏青柠看着地上的茭白,心中莫名一动。或许,这就是一个机会。
\"这茭白倒是新鲜,\"苏青柠上前捡起一根,\"不如让我也给楼公子露一手?\"
她转向惊魂未定的小贩:\"这些茭白我全要了。李玉竹,去找个临时灶台来。\"
很快,在集市的一角支起了简易灶台。苏青柠让人取来江南特有的料酒和调味品,开始烹饪。
\"楼公子,\"她一边准备食材,一边说道,\"临安虽是商贾之地,但最重要的还是人心。您说是吗?\"
楼公子看着她熟练的刀工,若有所思:\"苏供奉这是要给我上一课?\"
\"不敢,\"苏青柠笑道,\"只是想请公子看看,如何把一个小人物变成大助力。\"
她将茭白切成薄片,放入沸水焯烫。随后,加入特制的调味汁快速翻炒。一股清新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这是......\"楼公子闻到一丝熟悉又陌生的香味。
\"北方火腿和江南茭白的结合,\"苏青柠解释道,\"用火腿的咸鲜提升茭白的清甜,再加入一点杭州老酒增香。\"
她将炒好的茭白盛入碗中,浇上一勺金黄的汤汁:\"请楼公子品尝。\"
楼公子接过碗,尝了一口,眼睛顿时亮起来:\"妙!这火腿的味道完全没有喧宾夺主,反而衬托出了茭白的本味。\"
\"正是,\"苏青柠微笑,\"就像临安的商道,表面看是争强斗胜,实则讲究相辅相成。这小贩的茭白品质上乘,若是能成为固定供应商......\"
楼公子恍然大悟:\"苏供奉的意思是......\"
\"不错,\"苏青柠看向那个忐忑的小贩,\"我准备在'食医斋'设立一个原料供应处。专门收购各类本地食材,确保品质的同时,也能稳定价格。\"
\"高明!\"楼公子赞叹,\"这样不仅能赢得民心,还能控制成本。\"
\"楼公子要是有兴趣,\"苏青柠说,\"不如我们谈谈具体合作的事?比如说,您家的好茶......\"
就这样,一道简单的炒茭白,不仅化解了冲突,还为日后的合作埋下伏笔。
\"师父,\"李玉竹凑过来小声说,\"您早就想到会这样了吧?\"
苏青柠笑而不答。她正在思考一个更大的计划:如何把江南的水土特色,完美地融入自己的菜品中。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访客出现了。
\"好香啊!\"一个温婉的声音传来,\"不知道能不能也让我尝尝?\"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一位穿着淡绿襦裙的少女正站在不远处。她身后跟着几个丫鬟,看打扮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这位是......\"苏青柠问道。
\"在下沈家玉茗,\"少女行了一礼,\"家父是江南茶商沈远山。\"
\"沈小姐好雅致的名字,\"苏青柠微笑道,\"正好我这里还有些新做的点心,不如一起品尝?\"
\"那就叨扰了,\"玉茗福了福身,\"正好我带了一些家父新制的明前龙井,可以配着尝尝。\"
一旁的楼公子眼前一亮:\"沈家的明前龙井?那可是一绝!\"
很快,在集市的一角支起了一张简易茶案。玉茗亲自为众人沏茶,水声茶香中,竟有一番雅致。
\"好茶!\"苏青柠品了一口,赞叹道,\"这龙井果然名不虚传。清香醇厚,回甘悠长。\"
\"苏姐姐懂茶?\"玉茗惊喜道。
\"略知一二,\"苏青柠谦虚地说,\"在汴京时也研究过一些茶道,不过与江南的讲究相比,还是差远了。\"
\"那苏姐姐更要尝尝这个,\"玉茗从丫鬟手中接过一个紫砂茶罐,\"这是我们沈家独有的'雨前飘香'。\"
茶香袅袅,众人都沉浸在这难得的雅致氛围中。苏青柠一边品茶,一边思索。江南的茶文化如此发达,若能在点心中融入茶香......
\"对了,\"她突然想到什么,\"玉茗妹妹,你觉得这个如何?\"
她取出一块青白相间的糕点。糕点晶莹剔透,隐约可见层层茶叶的纹理。
\"这是......\"玉茗仔细观察,\"莫非用了龙井?\"
\"正是,\"苏青柠解释道,\"这是我刚研制的'茗香糕',用上等龙井配以藕粉制成。\"
玉茗尝了一口,眼前一亮:\"妙极!茶香不浓不淡,与糕点的甜度恰到好处。\"
\"那要不要考虑跟我们合作?\"楼公子突然插话,\"我看苏供奉的'食医斋'就很适合......\"
\"楼公子且慢,\"玉茗轻轻一笑,\"家父早就想与苏姐姐谈合作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
原来,沈家早就注意到了苏青柠的动向。作为江南最大的茶商之一,他们自然希望能与这位北方名厨合作。
\"不如这样,\"玉茗提议,\"过两日是我们沈家的赏茶会,请苏姐姐务必赏光。到时候,家父一定很高兴见到你。\"
\"荣幸之至,\"苏青柠点头应允,\"不过......\"
\"苏姐姐但说无妨。\"
\"我有个想法,\"苏青柠说,\"既然是赏茶会,何不做些创新?比如说,我可以设计一些专门配茶的点心......\"
玉茗眼前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厮急匆匆跑来,在楼公子耳边低语了几句。
\"失陪了,\"楼公子起身告辞,\"期待在赏茶会上再见。\"
等楼公子走后,玉茗突然压低声音:\"苏姐姐,其实今日来找你,还有一件要事相商......\"
\"我知道苏姐姐与楼家已有接触,\"玉茗看了看四周,确定无人偷听,才继续说道,\"但还是要提醒姐姐一句,楼家......\"
她欲言又止,苏青柠却明白了什么:\"楼家是不是在茶叶生意上有些不干净的手段?\"
玉茗轻轻点头:\"去年就有几家茶商被他们逼得关门。表面上是因为行情不好,其实......\"
\"是被人暗中破坏了茶叶品质?\"李玉竹突然插话。
\"李玉竹!\"苏青柠轻斥一声,但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这个徒弟果然敏锐。
\"苏姐姐好眼力,\"玉茗苦笑,\"不瞒你说,我们沈家最近也遇到了麻烦。新采的明前茶,总是莫名其妙地变质。我们怀疑......\"
\"所以你们想请我帮忙查查?\"苏青柠若有所思,\"因为我懂得辨别食材的变化?\"
\"不止如此,\"玉茗说,\"家父知道姐姐精通食材保存之道。这次赏茶会,其实是想请姐姐帮忙改良我们的茶叶储藏方法。\"
苏青柠默默思索。茶叶储藏确实是个技术活,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如果有人在这些环节动手脚......
\"有意思,\"她轻声说,\"这倒让我想起一个古老的配方。\"
\"什么配方?\"玉茗好奇地问。
\"是汴京一位老茶农传授的,\"苏青柠解释道,\"用特制的香料封存茶叶,不仅能保持新鲜,还能增添风味。\"
\"真的吗?\"玉茗眼前一亮,\"那姐姐......\"
\"放心,\"苏青柠微笑,\"赏茶会我一定去。不过在这之前,能否请玉茗妹妹帮我一个忙?\"
\"姐姐请说。\"
\"我想了解一下临安各家茶商的情况,\"苏青柠说,\"尤其是他们的茶园分布、储藏方式,还有......\"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玉茗一眼,\"近来可有什么异常?\"
玉茗立刻会意:\"这个简单。我父亲那里有详细的记录。\"
\"还有一事,\"苏青柠压低声音,\"不知道楼家的大公子,可曾去过你们沈家的茶窖?\"
玉茗一愣,随即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姐姐早就......\"
\"这只是个猜测,\"苏青柠打断她,\"不过赏茶会上,或许会有有趣的发现。\"
就在这时,集市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几个衙役匆匆跑过,人群中隐约传出\"着火了\"的呼喊。
\"不好!\"玉茗脸色大变,\"是西街的方向,那里是我们的茶窖!\"
苏青柠和李玉竹对视一眼,二话不说跟着玉茗赶往西街。一路上,她心中思绪翻涌。这场火,来得可真是时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