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一棠连忙轻拍着张兰兰的手,柔声劝慰道:“嫂嫂快别哭了,你如今怀孕已有五个月,这般哭泣对胎儿可不好呢。”
沈一棠微微蹙起秀眉,眼神中满是关切。
她轻轻拉着张兰兰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继续说道:“嫂嫂,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为了小侄儿或者小侄女,你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可不能再这么激动了。”
此时,众人也都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安慰着张兰兰
沈老太走到张兰兰身边,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兰兰啊,听棠儿的话,可不能再哭了。你现在怀着咱们沈家的血脉,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沈老头也点头说道:“是呀,兰兰。为了孩子,也为了咱们这个家,你可得放宽心。”
沈子秋更是紧张得不行,他蹲在张兰兰身前,握住她的双手:“娘子,妹妹说得对,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好好养胎便是。”
沈子深也在一旁轻声说道:“嫂嫂,你且放宽心,莫因这事影响了肚中的胎儿。”
张兰兰听着大家的关心和劝慰,渐渐止住了泪水。她用手帕擦了擦眼角,脸上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让大家担心了,我以后一定注意,不再这么情绪化了。”
当天下午,阳光柔和地洒在乡间小道上。
张兰兰、沈子秋、沈一棠三人结伴而行,朝着里正家走去。
张兰兰身着淡蓝色衣裙,一手轻轻搭在微微隆起的腹部,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沈子秋则在一旁小心地搀扶着她,眼神中满是关切。
沈一棠走在前面,步伐轻盈,月白色的裙摆随风飘动。
到了里正家,里正和家人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去。
众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下,沈一棠率先开口,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
“里正叔,今日我们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您也知道,我们沈家收到了大哥的家书,大哥在京城盼着我们过去团聚。可家中产业实在让我们放心不下。”沈一棠说着,看向里正,眼神诚恳。
里正微微点头,捋了捋胡须:“这是大事啊,你们打算怎么办?”
“我们想着,里正叔是嫂嫂的娘家人,也都是可靠之人。”沈一棠说着,看向张兰兰,张兰兰接过话头。
她将今日沈一棠的决定一一明白,还时不时看看哥哥跟嫂子们的反应,见他们都很高兴,她也舒了一口气。
里正的妻子李氏在一旁笑着说:“这是好事啊,都是一家人,相互帮忙是应该的。”
沈子秋也说道:“里正叔,我们知道这是个不小的担子。但我们实在信得过您和嫂嫂的家人。我们也不会让大家白忙活,收益方面定会有合理安排。”
沈一棠又补充道:“不仅如此,我们还希望在管理过程中,能定期有书信往来,告知我们产业的情况。”
“若遇到什么难题,我们也会一起想办法解决。
“而且,对于帮忙的人,我们会按照付出给予相应的报酬,不会让大家吃亏。”
里正沉思片刻后说道:“你们放心,既然你们信得过我们,我们定会全力以赴。我会与儿子们好好商量,把事情安排妥当。”
这时,里正的三儿子也在一旁说道:“我们也会帮忙看着,有什么情况及时告知大家。”
随后,众人又围绕着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展开了讨论,一直谈到夕阳西下,双方才把所有的细节都敲定,皆大欢喜地结束了这次商议。
在繁华的京城里,沈书砚如今已是正三品大理寺卿,无疑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这一成就,不知让多少官家子弟眼红不已,又自愧不如。
他们心里明白,论才智,自己与沈书砚相差甚远。
如今的沈书砚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能将分内之事做得尽善尽美,其卓越的能力赢得了众人的赞誉,也因此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他的风采不仅在官场中传颂,在京城的闺阁之中,更是被小姐们津津乐道。
沈书砚生得极为好看,剑眉星目,面如冠玉,身姿挺拔如松,气质儒雅又不失英气,他的一举一动都透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与从容。
每次出行,他的身影都会引得街边女子们羞怯地偷瞄,而后红着脸与同伴低声私语。对于那些待字闺中的小姐们来说,他便是理想的夫婿人选。
家中长辈也都对他青睐有加,若能与沈家联姻,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这日下朝后,他如往常一般乘车回府。
然而,京城的街道却喧闹拥堵,马车寸步难行。
无奈之下,他只好下了马车。
恰在此时,他瞧见关素素也从马车中下来。
两人四目相对,沈书砚清晰地看到了关素素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爱慕之情。可
这爱慕,并未让他感到欣喜,反而微微皱眉,心中泛起一丝不喜。
回想初到京城之时,他莫名地就与尚书府的嫡次子叶宥安和右侍郎嫡长子周林延结下了仇怨。
这二人就像甩不掉的尾巴,屡屡在暗中给自己使绊子。
不过,在沈书砚看来,那些手段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儿科把戏,根本无法对他构成威胁。
只是,他一直疑惑不解,自己与这二人并无瓜葛,为何他们要如此敌视自己?于是,他派出心腹去探查缘由。
这一查,竟发现所有的纷争皆因眼前这位关素素而起。
只因关素素曾当着众人的面夸赞了自己几句,就惹得那二人醋意大发,从而处处与他作对。
说起关素素,京城中无人不知她的美貌。
那精致的五官犹如上天精心雕琢的美玉,双眸似含着一汪春水,肌肤白皙胜雪,身姿婀娜多姿,走起路来仿若弱柳扶风,当真是我见犹怜。
可在沈书砚眼中,关素素虽美,却也只是寻常之美。
在他心里,家中小妹的纯真可爱、俏皮伶俐,那才是真正的动人心弦,与小妹相比,关素素还是差了许多。
此时,街上人来人往,嘈杂不已。
沈书砚的目光从关素素身上移开,看向周围拥挤的人群,心中不禁有些烦闷。
他急于摆脱这拥堵的街道,更想远离因关素素而带来的这些无端是非。
而关素素却似乎没有察觉到沈书砚的冷淡,仍含情脉脉地看着他,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