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月落,群星璀璨,然在这看似静谧的天地间,却暗潮涌动。
沈玉珠手持一颗蕴有丹云的丹药,那丹药在她指尖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她秀眉微蹙,大眼睛里透着疑惑与探究,仔细端详着手中之物,问道:“柳公子,此丹药从何而来?”
柳玉此刻狼狈不堪,浑身颤抖如筛糠,面色憔悴而苍白,瘫倒在草堆之上。
他仅着一件素衣蔽体,一手捂着臀部,有气无力地回应:“回道长,乃是在下于诡域结识的一位友人相赠。”
沈玉珠自是不信,她深知柳玉言辞闪烁,未吐真言。
此丹品阶达至宝品,虽对她而言并非稀世罕见之物,身为武当山有名的炼丹小能手,在师尊监督下亦能炼制。
但此丹的丹云却与世间流通的大相径庭。
丹云者,乃炼丹技艺登峰造极之表征,其形成需精湛手法。
如今所见之丹云,与常规手法炼制出的截然不同,宛如两条毫无交集的路径所生之枝芽,各有千秋却又差异显着。
这一发现令沈玉珠心中暗喜,冥冥中预感此丹炼制之法或将彻底改变她的炼丹之路,看向柳玉的目光也不禁带上了几分炽热。
柳玉见其目光,竟误以为沈玉珠对他有意,心中泛起一丝涟漪,可当下他身遭重创,七八个大汉的蹂躏让他几近崩溃。
稍一挪动,便觉剧痛难忍,冷汗如雨而下,臀部撕裂之痛仿若刀割。
他的修为本就来路不正,早年偶然于地摊得一神秘卷轴,从中习得采阳补阴与采阴补阳之法。
他驱使侍女修炼采阳补阴之术,去诱惑江湖男子,以汲取其武道根基修为;
自身则借采阴补阳之法采补侍女,将侍女当作炉鼎,滤去污秽,吸纳精纯武道根基与灵气入体。
如此修炼,虽可于温柔乡中提升功力,然进展缓慢且耗费侍女甚多,每隔三年便需更换一批。
沈玉珠不知柳玉心中所想,却对其采补女子修炼法力之事早有耳闻,对他这“桃花”公子之名颇为不齿。
只是那侍女皆为家族精心培育的死侍,似对自身遭遇甘之如饴,她亦不便多管闲事,只得强压心中厌恶,转头望向一旁的道衍和尚。
篝火摇曳,七八个匪徒被一根纤细绳索紧紧捆缚于一处。
道衍和尚面容俊美绝伦,在火光映照下,半明半暗,似神似魔。
他口中念念有词,诵着高深佛法,声音低沉而有韵律,仿若来自九幽地狱又似源自九霄云外。
只见匪徒们神情渐趋平静,原本的凶残暴戾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悲无喜的淡然,如同一尊尊泥塑木雕,端坐在地,双目之中满是虔诚,仿若已被度化的忠实信徒。
沈玉珠见状,不禁暗自惊叹,深知这小和尚又在试炼其独特佛法。
她目光扫过匪徒,心中闪过一丝怜悯,然转瞬即逝,念及这些匪徒恶行累累,死不足惜,便未出言阻拦。
与此同时,在诡域那暗无天日的地府深处,一座空旷而昏暗的大殿之中,寂静得令人胆寒。
数十根石柱林立,其上缠绕着数条形状各异的蟒蛇石像,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破石而出。
大殿正中央的高座之上,一道黑袍身影毫无征兆地浮现,幽冷之声仿若冰刀,刺破寂静:“传九大诡将!”
“遵旨,吾王!”
刹那间,石柱上的蟒蛇石像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猩红双眸骤睁,蛇信吞吐,庞大身躯扭动,挣脱石柱束缚,瞬间消失于大殿之中。
半盏茶的工夫转瞬即逝,九道身影如鬼魅般接连现身大殿。
九位身影模样奇特,高矮胖瘦参差不齐,令人难以辨别性别,唯有那不时吐出的蛇信昭示着他们的诡族身份。
“拜见吾王!”
九道身影齐声躬身行礼,声音沙哑而怪异。
“免礼。”
本王长话短说,近日诡域现一福地,其中满是人族年轻一代的翘楚。
此前派出的盯梢者已被尽数诛杀,人族天骄的面容已为吾所得,尔等务必牢记。
待福地关闭之时,将这些人族子弟斩尽杀绝,以扬我诡族之威!
黑袍身影长袖一挥,一道乌光如电,分别没入九位诡将眉心,而后黑袍鼓动,身形如烟消散于大殿之中。
九位诡将领命,待理清信息后,相互对视一眼,眼神中透着嗜血与贪婪,旋即缓缓隐没于大殿的黑暗之中。
......
武当山后山崖顶,狂风呼啸,似鬼哭狼嚎。
一道挺拔身影屹立于陡峭悬崖之畔,衣袂飘飘。
少年沈静缘身姿矫健,面容清秀却透着几分坚毅,双眸之中隐隐有戾气浮动,一袭乌黑道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我何错之有!师傅!”
一声怒吼仿若惊雷,冲破云霄,震得四周霞云惊散,飞鸟绝迹。
“孽徒,你尚不知错?”
一道威严之声传来,紧接着一道高大身影身着紫袍道衣,凌空虚度而来。
他俯瞰着沈静缘,目光冷峻如冰:“徒儿不知错在何处,请师傅明示。”
沈静缘昂首挺胸,神色坚定,双手抱拳行礼。
“祁连山下那一百零八条人命,可是你所为?”
“他们罪有应得!”
沈静缘毫不犹豫,厉声回应,“徒儿下山游历,见那些穷山恶民不事耕种,反倒暗中诱骗外地侠客书生进山,以人肉为食。此等恶行,徒儿怎能容忍!不杀之,难消心头之恨!”
言罢,他浑身气势澎湃,仿若即将喷发的火山,似下一刻便要将这天地撕裂。
高大身影闻言,微微闭目,须臾,落于沈静缘身前,轻叹一声:“休要狡辩!”
“师傅不信徒儿所言?”
沈静缘抬头直视那将自己自幼养大的恩师,目光中满是倔强。
“小缘,为师信你。”
然即便如你所述,你亦应先禀报当地官府,由他们处置,而非私自屠戮。
你要知晓,武当山虽为道家三大主脉之一,但出了此山,诸多事务并非我武当所能独断。
当下,五国局势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大战。
此等乱世,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牛鬼蛇神皆蠢蠢欲动。
若有心怀叵测之人借此算计于你,你轻者身败名裂,重者性命不保,为师亦难以护你周全。
人心险恶,深不可测,行事务必三思而后行。
言及此处,高大身影凝视着眼前与自己身形相仿的少年,那倔强执拗的面容,令他那双饱经风霜却聪慧睿智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追忆。
他不由轻笑一声,抬手拍了拍沈静缘坚实的肩膀,叹道。
你的眼神,与为师当年如出一辙。罢了,我武当秉持道法自然,本不应过多约束于你。
修行之路,福祸相依,其中滋味,需你自行体会,为师不便过多干涉。
此次罚你于后山禁足,待山下风波平息,为师自会传人告知你恢复自由。
语毕,一阵清风拂过,身影已然消失不见。
“少年自当迎风起,挥袖了断世上愁。”一声轻吟悠悠传入沈静缘脑海,他面色渐趋平和,心中虽对师傅之言仅领悟半分,然戾气已减。
他心思灵动,未再过多揣测,径直盘膝坐于悬崖之巅,一手托腮,目光悠然地俯瞰着武当山的壮丽霞云。
“沈静缘。”一声轻柔娇语仿若天籁,自背后悄然传来。
伴随而来的是一阵轻微的鳞甲剐蹭岩石之声,如丝竹之音,在这寂静的山崖顶显得格外清晰。
沈静缘仿若未闻,不慌不忙地向后伸出一手,轻轻搭于地面。
一条通体黝黑的一尺小蛇如灵蛇出洞,迅速缠上他的手臂,继而蜿蜒至脖颈之处。
沈静缘顿感脖颈处传来一阵冰寒之气,微微缩颈,心中却涌起一片宁静。
他缓缓伸手,轻轻摩挲着小蛇光滑的鳞甲,将其取下置于掌心,低声呢喃:“小关,莫要顽皮。”
“你这是怎的了?被师傅处罚了?”
黑蛇小关盘于掌心,仅有巴掌大小,却灵性十足,口吐人言,清脆悦耳,煞是奇异。
此蛇与沈静缘相伴已久,早在他拜入武当山之前便已相遇,至今已十八载,而他在武当山修行亦有十五春秋。
“师傅说我犯错了,罚我在此禁足。”
“犯了何事?师傅那般疼爱你,怎会轻易罚你?”
“不过是杀了该杀之人。”沈静缘轻声低语,继而微微摇头。
“师傅或许也是为我着想,我行事确有些鲁莽冲动了。”
“若能重来,你会如何抉择?”黑蛇小关歪着小巧的蛇头,眼中满是疑惑。
“杀!”沈静缘脱口而出,双眸之中戾气骤涌,仿若重回那血腥杀戮之境。
他身形陡然拔起,飘于半空之中,抬手虚握,猛然挥拳,拳风呼啸,仿若蛟龙出海,直击百尺之外的一片彩云。
只听一声巨响,那山头般大小的彩云瞬间破碎,化作漫天水雾,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