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了。
新野和江夏方向都已经发现了敌人的军队。虽然还没有进攻,但是那个态势很明显了,就是在等。
等什么所有人也都很清楚,等秋收。
“如今的情况,拖不得了。”蔡瑁扫视了一眼众人,道:“如今北方三家已经陈兵在吾等边境,吾等该如何,还需要主公早起定夺啊。”
刘表看了一眼蔡瑁,缓声说道:“不知道德珪有什么想法?”
蔡瑁道:“我荆州沃野千里,带甲十数万,并没有没有一战之力。但,敌军势大,且麾下精兵强将,吾等恐非是敌手。”
“私以为,吾等应该早降。”
这还是第一次,蔡瑁当众说要投降。之前虽然他是投降派,但至少基本的体面还是有的,现在直接演都不演了。
蒯越本就不想投降,就算投降也不想投降北边那三位,现在听到蔡瑁这么说,忍不住道:“主公乃是汉臣,岂能投降贼人?又非是没有一战之力,为何德珪将军要降?”
蔡瑁扭头看了一眼蒯越,道:“那胜机何在?平白消耗荆州人力物力,就是好事儿吗?”
“最后消耗的可是大汉的底蕴啊。”
蒯越听这话都想笑,就算想要保留大汉底蕴,那保留给谁不行?西边的汉王,北边的朝廷,哪个不可以?
他没有再跟蔡瑁争辩,而是对刘表说道:“主公,属下认为吾等应该征兵备战。同时向洛阳和成都求援。曹操、袁绍、袁术私自动兵,乃是谋逆之罪,吾等万万不可与他们沆瀣一气。”
“异度言之有理。”刘表也对蒯越的话表示认可。
他现在主打的就是一个耙耳朵,谁说的都对,谁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就是下不了决定。
刘表看的很清楚,荆州如何其实不重要。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洛阳那边想要重整山河有些困难,刘备那边想要一统江山很容易,但法理上的问题没解决之前刘平肯定会按着不动的。
这一次袁绍兄弟和曹操攻打荆州,刘表也看得明白,就是刘平故意为之的。与其说是他们找战略破局的点,倒不如说是刘平逼着他们去破局。
对自己这个本家亲戚,刘表谈不上什么好恶。从本心上来说,他觉得刘备也好、刘平也好应该跟他一样,保着朝廷统治整个天下。
但客观现实又让刘表很清楚,洛阳那位小皇帝,是坐不稳如今这个江山的。最合适的人,反而是刘备。
刘备有能力、有手段,也有实力。
刘表现在的想法就是,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能够拖到刘备那边无所顾忌或者刘协那边犯错给刘备一个借口。
其实在刘表看来,现在还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快刀斩乱麻。那就是让刘虞废了刘协,然后拥立刘备。
可惜刘虞不是刘表,他这个人死脑筋,肯定不会这么干的。如果刘表坐在刘虞现在的位置上,他肯定就直接联系刘备,然后废掉刘协,让刘备去洛阳做皇帝了。
到时候以刘备的能力,不消三年就能平定天下,大汉至少还能再有二百年的春秋。
可惜没有如果。
刘表在走神,蔡瑁也不管他,对着蒯越就开始输出。
蒯越也无所谓,吵架你能吵赢老子,算你厉害。
而且蒯越也乐意跟蔡瑁吵架,只要吵起来,今天这个议事就会不了了之,投降的事儿只能改日再议。
吵呗。
争吵中,结束了当天的议事。刘表快速离开了议事厅,回到了自己的书房。
刚到书房,蔡夫人就走了进来。
看到蔡夫人,刘表微微叹了一口气。
是个漂亮的女人,可惜,仅仅只有这一个优点。
所以,刘表对蔡夫人的态度那就一个字。
用!
两个字,常用。
三个字,使劲用。
......
刘表在使劲用蔡夫人的时候,刘平也刚回到家。
酌君酒楼那边已经把曹操他们屯兵在荆州边境的事儿报了上来。对此刘平不觉得有什么。
打仗又不是过家家,说开打就开打,兵力调动,粮草调动都是需要时间的。
就现在这个情况,打不起来,最快也得秋收之后。
进门之后,刘平觉得有些奇怪,皇甫黛君在正厅坐着,正在等他。
“什么事儿?这么严肃?”刘平笑着问道。
皇甫黛君看着刘平,还没说话眼睛先红了,随后就眼泪就落了下来。
这可把刘平给吓了一跳,连忙上前,一把将她揽在怀中:“这是怎么了?”
“父亲他,他去世了!”
皇甫黛君一句话说完,哇的一声的哭了出来,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
刘平也怔了怔,没想到皇甫嶐竟然死了。
不过想一想,皇甫嶐这个年龄,在冬天去世,好像也说得过去。刘平对皇甫嶐的去世顶多是觉得唏嘘罢了,并没有多伤心。
但是,你懂得,男人嘛,有些时候是需要一些演技的。
“什么?!”刘平一脸震惊,随后眼圈发红:“怎么会这样?!”
皇甫黛君哭得更伤心了:“我,我想回去,回去奔丧。”
刘平自然不会拒绝,但是他肯定不会去的。一来的确是太忙了,二来也是没必要。
“放心吧,为夫安排人送你回去。”刘平拍了拍皇甫黛君的后背宽慰道。
“你不去吗?”皇甫黛君问。
刘平叹了一口气:“某自然是想去的,但是如今实在是没有办法。”
皇甫黛君也是个体贴的,知道刘平本就跟自己有些龌龊,而且如今丞相班房也属实离不开人,因此也就没有强求,道:“你若是不便,那我自己回去也行,明日就出发。”
“好,某让王铜棍安排人护送你们。”刘平回了一句。
又安慰了皇甫黛君半晌,将她劝回去休息,刘平才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进去的时候,虫娘正在收拾床铺。
“爷,要泡个脚吗?”虫娘还是跟之前一样,总是想着伺候刘平。
刘平摆摆手道:“罢了,岳父大人去世,某也没什么心思。”
做戏要做全套。
“那妾身服侍您休息?”虫娘又问了一句。
“好。”
刘平点点头。
皇甫嶐的死讯传回成都,虽然之前有些龌龊,但是明面上的工作还是要做的。刘备先是给皇甫家写了一封宽慰的书信,随后又给皇甫嶐追赠了一级,让他以司空的官职下葬。
随后又给洛阳那边写了信,给皇甫嶐求了一个爵位。
后事安排的很是体面。
这其实也是刘备有意为之,皇甫嶐这样的都哀荣如此,你们要再努努力,比他可强太多了。
听懂掌声。
这样做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刘备的仁义之名更上一层楼。说白了,这些读书人求得不就是生前身后名吗?
刘备都能满足。
不光如此,刘备还荫其一子,让其得了一个闲职,跟在荀彧后面混日子。
皇甫嶐葬礼结束之后,成都又热闹起来了。
各地来参加的科举的读书人们又来了。
考院外,刚刚登记完自己信息的蒋琬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从成都大学毕业之后,其实可以直接入仕的。
按照礼部的意思,成都、长安和武都三所大学毕业的学生,自动获得举人身份。
但蒋琬还是想要参加科举,毕竟举人身份还是低了一些,他想要的还是成为进士,以进士的身份出仕。
“报好名了?”蒋琬挤出来之后,就看到了董川。
董川是来陪蒋琬的。
“嗯,就等着开考了。”蒋琬笑着回道:“这科举可是成都一大盛事啊,每一次开科都让人觉得天下英才犹如过江之鲫。”
“习惯了就好。”董川笑了笑,然后道:“以你的才能,今科必定能够拔得头筹,某可等着你的状元宴呢。”
蒋琬有些局促的摆摆手:“先生莫要说笑了,某可没有这个自信。”
“放心吧,你的才能,某判断不会错的。”董川倒是比蒋琬自信多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蒋琬今年是有很大概率考中状元的。
不光董川看好他,其实刘平也看好蒋琬。一来蒋琬这个名字就是个保证,二来蒋琬在成都大学待的这些年,也的确展现了过人的才学。
“对了,先生去了后勤部之后,感觉如何?”蒋琬岔开了话题。
董川闻言笑了起来,道:“还不错。怎么样,日后要不要来后勤部?”
“自然是愿意的。”蒋琬情商拉满。
董川笑的更开心了。
但事实上,两个人都知道这不可能。后勤部目前算是农家子出身官员的大本营了。
自从董川去了后勤部之后,刘平有事儿没事儿就调两个人过去,有事儿没事儿就调两个人过去。
现在后勤部基本上都是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员了。
也都是前两次科举的考生,做出了功绩,锻炼了能力之后,一部分被刘平放到了地方,一部分就塞到了后勤部。
刘德然对此那是无所谓,反正刘平想干什么,他都支持。
他对刘平那是无脑信任,就算有一天刘平说要造反,他都得犹豫一下是不是刘备做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