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期待已久的历史人物直播,玉不识其实也有些忐忑不安。
——总觉得自己似乎学了很多,但好像都讲不出来啊。她真的有上过课吗?
但不管怎么说,和系统签订的合同还是要遵守的。不过这段时间她也确实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还是继续学着吧!
在系统的催促下,历史直播第二期正式开始。
玉不识也不含糊,简单直接地开始了今天的直播。
接下来的直播时间都不会短,还得重新适应啊。
******
而在其他世界焦急地等待中,天幕这一次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时间拉的足够长,大家只是觉得这等待的时间足够令人焦虑,但其实并没有很久。
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是半年一年的跨度,那得等多久啊?这次也不过是十天半月,正好处于大家都梳理通前面的内容、而开始期望后面的讲解的时候。
在开场动画过后,玉不识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清脆婉转的声音也紧接着响起。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都是同一个身份的人——臣。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臣”,他们上事君、下治民,他们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不过因为个体的原因,他们的能力有大有小,性格也不尽相同,并且由于选择不同、所言所行不同,他们也在历史上和后世中留下了褒贬不一的评价。
其中,君与臣,是历史中解不开的议题。“人生难得惟知己”,君臣佳话传诵一时,像齐桓公和管仲,秦孝公和卫鞅,秦始皇和李斯,汉武帝和卫青,汉昭烈帝和诸葛亮,唐太宗和房谋杜断……哪怕他们最终都是黄土一抔,但他们之间的情谊流传至今。】
【但我要说的也不是这些,君臣佳话太多了,其中的遗憾也很多。当然,历史之所以让人动容,就是因为充满了遗憾。】
玉不识微微眨眼,话中微顿,她好像意识到自己偏题了,她有些生硬地把话题拉了回来,继续说道。
【只是,今天我想介绍的,只是文臣,更是文臣中的极致,“相”。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个视频,它的主题是“假如每个朝代只能选出一名文臣代表,你心中的人选是谁?”】
此时屏幕上也整整齐齐地打出了她一个个被念到的名字,和他们的成就。
【它的答案,是商朝的兴商元圣伊尹,是周朝的周公姬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管仲和大良造商鞅,也是秦朝的相邦李斯;
是西汉托孤辅政的霍光,是东汉的大司徒邓禹,是三国时期的武侯诸葛亮,也是两晋南北朝的风流宰相谢安和“功盖诸葛”的王猛;
是隋朝的齐国公高颎,是大唐的千古名相房玄龄,是北宋的文正公范仲淹,也是南宋的千古之士文天祥;
还是元朝的常山王刘秉忠,是大明的首辅张居正,是清朝的大学士张廷玉。】
说到这里,各个朝代的人都神情各异。
前面说到“相”,他们尚且没有什么反应,但说起各个朝代的第一文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这并不是一个毫无争议的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选择。
不仅线下的争论多了起来,弹幕骤然多了不少。
这里面大概就是诸葛亮最是毫无争议的,其他的人选或多或少都能说出子丑寅卯来。
他们看着天幕一侧的内容,列出来的这些人的成就是没有问题的,就是人选上各有各的不同。
前面太远,秦朝的李斯也足够出名,他们的争论也多集中在汉朝、唐朝、宋朝和明朝上。
清朝的人大概是意见最为多的,毕竟他们占据着历史的“末端”,了解的人足够多。
玉不识看着弹幕上如潮水般涌来的争论,轻轻一笑,她目光平静而坚定,继续说道。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人选,这也不过是视频主人的看法。不过在我看来,它的选择确实可以——
伊尹辅佐商汤建商,周公制礼作乐稳定周室,管仲变革使齐称霸,商鞅变法强秦。
霍光扶立宣帝,邓禹开东汉之功不可没,诸葛亮鞠躬尽瘁,谢安淝水之战保东晋,王猛助苻坚统一北方。
高颎辅隋文帝创隋之盛,房玄龄随太宗成就贞观之治,范仲淹心怀天下先忧后乐,文天祥守节不屈。
刘秉忠规划元大都,张居正改革挽明之颓势,张廷玉历康雍乾三朝善始善终。
他们这些人,或许并不都为“相”,毕竟“宰相”这一职在明朝废除后就再也没有复用,但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真的做到了文官的极致。】
【好了,闲话不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直播——
从远古而来的薪火从未磨灭,历史的余音依旧回响,以史为鉴,昭如日月。<千古风流人物>第二期,金印紫绶的绘卷。】
伴随着她的话音落下,天幕旁边的文字渐渐暗淡,只留下“李斯”那一列保留着鎏金的明光——
“秦朝第一文臣,始秦帝业,统一文字,改革度量,功利名遂,相邦-李斯。”
不过他们看着其他的文字并没有全部消去,也都有所明悟,这么久的直播看下来,玉不识对他们来说也并不是什么看不透的人物,或者说她可太容易看懂了,她独特的,其实就是她的知识。
所以他们也能看出来看,“李斯”只是天女准备介绍的第一人,就是不知道这次她会讲到哪几个。
秦朝的人大概是最欢喜的。
如果要介绍相邦,那么秦朝的历史肯定会一同讲解,他们也好早点确定问题,解决秦朝二世而亡的短命。
不过,正式的历史讲解,会首选“臣”他们是想不到的,而不算偷跑的岳飞,相邦是天女正式介绍的第一人,他们就更想不到了。
或许是不服气——他们中有些人自诩不比李斯差,凭什么最后选出代表秦朝的文臣就是李斯呢?
当然也或许是感兴趣——李斯自有他的过人之处,也期待着玉不识能够对秦朝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
总而言之,大家也都一致地看向了殿中的水幕,等着天女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