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赶了好久的路,总算是遇到了下一批接应的人。
趁张拂林去交接得功夫,白玛领着俩小的上一边‘拦路打劫’去了。
“大爷!背篓里的野菜卖不卖!”白玛跺了跺脚,总算看见一个佝偻着身体背着背篓往前走的身影,赶不及大爷走近了,招呼瞎瞎和小官就冲了过去。“大爷,都卖给我,我都要!”
她跟丈夫说好了, 交接完来找他们,然后再出发,给她留点买东西的时间。
黑眼镜看着畏畏缩缩想躲的老爷爷,掏出他干爹给的钱就大方地抵了过去,“卖不卖!”不卖...他就只能再加钱了。
“卖!卖!俺都卖给你!”哆哆嗦嗦的看着手里的钱,心里一阵狂喜。眼瞅着这几日家里就要断粮,全靠媳妇儿领着儿媳妇他们上山挖野菜,添到馍馍里面。虽然这些菜是贵些,那也没有他手里的钱多!于是卸下背篓直接递了过去,“都,都给你们了!”这背篓是他大儿子自己做的,不值几个钱,索性一起卖了。
张起灵接过背篓,弯下腰伸手直插背篓底部,掏了掏没有看见别的东西,随即朝黑眼镜点了点头。
黑眼镜看着背篓里,明显都是刚刚长出来的野菜,顿时乐开了怀,打发了同样开心地老人家,继续踮着脚‘打劫’过往的行人。
吃肯定是吃不完的,所以他们打算回去就腌上,能多吃些时日。
白玛美滋滋得看着儿子身后大大得背篓,高兴得说道:“加上刚刚买到的猪肉,咱们今天晚上肯定能吃饺子喽!\"一会儿看看,还有没有好运气再买些肉,这样他们就能吃两顿!
张起灵在一旁笑了起来,“还有十来个鸡蛋,做个素的也行。”他阿妈有时候也挺好玩的,集市赶不及去了,跑道上‘打劫’去集市的行人。不管是去买货的,还是去卖货的,他阿妈都得上去瞧瞧。就算加了钱,那也是方便了他们。
白玛飞速得扫着远处,只要身上有背东西,那都是她重点关注对象,“哎!阿婆!阿婆哎!!那猪腿卖不卖!”招了招手示意是她喊得,然后就一手牵一个朝着阿婆赶了过去。
黑眼镜被拽着一边不忘调整了下身后的背篓,重是不重,就是太长,有点跟脚。...难受。
跑到跟前,听着阿婆和其身后的壮汉说着他们听不懂的方言,白玛一下就懵了。这...说的是什么话。
张起灵上前一步,摊开手掌让俩人能看到他手上的钱,另一只手一直指着那条猪腿。
壮汉明显是看懂了,抓了抓脑袋不仅不知道人家买多少,也不知道该怎么让人家知道他们的意思。刚想问自己娘,就看见她也在看自己。顿时尴尬得笑了起来。
黑眼镜也是无语了,拿过张起灵手里的钱,结合刚那条猪肉的钱,他再给加了些钱,一把把他算好的放到了壮汉的大手上,“买!”说完也指着那猪腿。
阿婆和自己儿子看着那放在他们手里的点,四目相对之后同时点了点头,“卖!”以往他们打到的猎物,不是卖给酒楼就是卖给富户的管家,所以大致价格他们还是知道的。刚刚给他们的钱比他们以往的都高,他们还不用去跑镇上去了,他们压根没有理由不卖。
于是,张起灵把自己背篓里的野菜,一股脑儿都倒进了白玛身后的背篓,这才背上了这条新鲜到手的猪腿,并说道:“不是自己养的猪。”
白玛脸色大变,“那不是山上的猪!”但是想到之前炖一夜的卤猪肉,好像还行,于是说道,“算了,到时候借一下镖队得大锅把剩的卤料都丢进去,一起炖了。”
黑眼镜啧了一声,低低懊悔得说了一声,“给高了!”亏大发了!
“没事儿!起码咱们买着了!”白玛心态超好的继续蹲下一位‘打劫对象’。刚刚才望到远一些,就看见一束红彤彤的东西在动,“嘿!大叔!大叔!你扛着得糖葫芦都卖我!”
她不是就想买糖葫芦,而是别的东西真的很少。尤其是这种村道上,过往的行人身上没有布丁都算是条件很好了,但那也买不起大包的干果甜点的。
“干娘,那儿有卖豆腐的!”黑眼镜拉了拉白玛的袖子,指着道旁刚刚放下扁担歇歇的大叔,于是嗷得一嗓子喊道,“豆腐,我们买豆腐!”
白玛一看停在那儿得糖葫芦小贩,又看到抬起头四处张望的卖豆腐小贩,连忙高声招呼糖葫芦小贩往道边走,他们一起买啊!“大叔!往那儿走!”为了防止人家听不懂,手连连指着那卖豆腐的小贩。
张起灵连忙又从怀里掏点钱出来,但都没有零碎的了。“没小的了,瞎你身上还有吗?”太大了人家找不开,他们也要不了这么多,等于白折腾一场。
黑眼镜边走边掏自己的钱袋,顿时长舒一口气,“有有有,还有点。”要不又要变成选好了东西,人家找不开了。那话人家怎么说来着...这钱全家上下掏一遍加在一块儿都找不开。最后还是赶来的张拂林解了围。
白玛在一边快速地薅秃那颗糖葫芦,一边拔一边丢进自己身后的背篓。
而黑眼镜收好找回来的钱,快步走到张起灵身边,看着他下刀切豆腐。“咱就买这么点?”
张起灵无语得抬起头,指着旁边的一整盘,“都我们的。”
嘿嘿笑着的小摊贩搓了搓手,激动地不行,本来他也乐的看孩子自己折腾,没想到这孩子还是个大户。要这么多,他一会儿都不用去集市了,直接转道回家。
“那你切这么认真干嘛。”黑眼镜翻了个白眼,跟小贩结账去了。看到另一个筐里有豆腐的副产品,也一并要了。
“今天吃的。”张起灵把这一块豆腐切成小块,一块块的放到旁边的木碗之中,并且说道,“这木碗...”刚想问多少钱,就听一边激动地喊声,“送你们了!”
这家买的多不说,价给的也高,一个木碗而已,送得起!
钱货两清,看着满满当当的三个背篓,每个人都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