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心中大喜,暗自赞叹夫人贤德,成就了这桩好事,此后,樊小姐被安置在西房,柳夫人住在东房。
薛仁贵还修表进京,向皇上禀明此事。
皇上降下旨意,封樊小姐为定国夫人,薛仁贵等人谢过圣恩。
第二天清晨,薛仁贵夫妻带着樊小姐一同拜见了恩哥王茂生和恩嫂。
接着,又请樊员外和夫人相见。
薛仁贵恭敬地称他们为岳父、岳母,还将他们留在王府养老,让他们安享荣华富贵。
之后,薛仁贵又派人接来了柳员外夫妻,薛仁贵夫妻带着樊氏一同拜见。
薛仁贵吩咐设宴庆贺,外面的文武官员也都纷纷前来贺喜。
那柳员外夫妻在王府住了三日,便提出告辞回家。
薛仁贵夫妻再三挽留,却终究未能留住,只得将他们送出辕门。
这柳员外夫妻为何不愿住在王府呢?原来他们家中万贯家财,又有儿媳在旁侍奉,在家中便能安享富贵,生活自在,所以执意要回去。
而樊老夫妻只有绣花小姐这一个女儿,并无子媳,因此只能依靠女婿和女儿养老。
薛雄员外带着合族之人也来王府贺喜,此次薛仁贵将他们迎进私衙,设下丰盛筵席款待。
众人尽醉之后,方才散去。
次日,薛仁贵发布了关防告示,禁止亲族随意往来王府,以免滋生嫌疑,引发人情是非。
这禁令一出,谁敢轻易前来滋扰?即便是钦差察院衙门,面对这关防禁约,也不能随意出入,更何况这是王府,事关重大,自然要谨慎对待。
王府管下有五百多名文武官员,更需严谨周密。
长安城。
程咬金进京复旨,君臣相见,程咬金行朝见之礼后,皇上李世民自然有一番询问和叮嘱。
程咬金退朝回到府中,裴氏夫人出门迎接。
夫妻二人相互见礼后,分宾主坐下,夫人说道:
“相公,朝廷事务繁忙,您辛苦了。”
程咬金笑着说:
“夫人有所不知,若不经历辛苦,怎能赚取世间财富。这次我恰好接了这桩差事,果真是个好钦差,赚了三万多两银子。要是再有这样的差事一两个,那就更好了。”
夫人也笑着劝道:
“相公,俗话说有利不可再往。您如今年纪大了,也该适可而止了。”
说罢,便吩咐准备酒席,为程咬金接风洗尘。
这时,程铁牛前来拜见父亲,孙儿程立本也来拜见祖父。
程立本年仅十三岁,却勇力非凡。
当日,老夫妻与儿孙一同举行家宴,尽享天伦之乐。
各位公爷前来拜访,其中有秦怀玉、罗通、段林等一班人。
徐茂公前往河南赈济灾民,不在京城;尉迟恭在真定府铸铜佛,也不在京城。
魏丞相虽在朝中,但他是文官,与他们往来较少。
而程咬金是长辈,众人来到府中,坐满一殿,纷纷上前与程咬金相见。
程咬金一一还礼,程铁牛也出来相陪,并把平辽王薛仁贵的事情详细讲述了一遍。
众小公爷告辞后,各自回到府中。
随后,周青等八位总兵官一同前来问安。
他们询问起薛大哥的消息,程咬金说道:
“那平辽王可是风光得很呐!他有两个老婆,两个丈人都家财万贯,如今发迹得非同一般,你们不必挂念。”
周青对姜兴霸、李庆先、薛先图、王心溪、王心鹤、周文、周武说:
“如今我们在长安伴驾,也没什么太大的作为。薛大哥在山西镇守,我们不如请老柱国在皇上面前奏明,保举我们前往山西,与他一同把守,这样弟兄们便能时常相聚,共享手足之情,岂不快哉?”
程咬金说:
“好弟兄相聚,确实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我老千岁也是过来人,当年秦大哥在世时,我们三十六家弟兄一起猜拳喝酒,何等热闹。如今他们都已离世,只剩我这个老不死的在此,时常觉得孤孤单单,不甚畅快。这成人之美之事,老夫自当为你们提供方便。”
众人听后,都非常高兴,起身叩谢后便告辞离去。
次日五更三点,众人上朝。
天子李世民驾坐金銮殿,文武百官行朝见之礼后,皇上传旨,有事启奏,无事退班。
程咬金上殿,俯伏在地。
天子李世民一见,龙颜大悦,问道:“程王兄,有何事要奏?”
程咬金说:
“老臣并无其他奏事,只是奏明周青等八位总兵,愿意与薛仁贵一同镇守山西等地;另外,薛仁贵恳请皇上封柳、樊二位夫人,她们贞静贤淑、品德高尚,还有王茂生夫妻,为人仗义。”
天子李世民说:“一切依程王兄所奏。”
说罢,卷帘退班,皇上龙袖一转,起驾回宫,文武百官也各自散去。
程咬金出朝后,周青等人得知消息,都欣喜不已。
他们来到衙门,收拾行装,领取凭照。
八位总兵官辞别皇上后启程,文武官员为他们送行。
他们离开长安,径直前往绛州王府,与薛大哥相聚。
王茂生奉旨正式担任辕门都总管,他的妻子毛氏被封为总管夫人;柳、樊二位夫人,被封为护定一品贞静夫人。
薛仁贵带领众人谢恩,王府中摆下酒席,弟兄们畅饮一番,自有一番久别重逢、互诉衷肠之情。
次日,薛仁贵传令八位总兵各自前往分管的衙门和地方镇守。
副总、参将、都司、千把等官员早已等候迎接他们上任,场面十分威武。
平辽王到任之后,山西境内果然盗贼平息,全省太平,年年丰收,百姓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