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天赐此番能够来到潍坊村求学,背后的过程颇为周折。
乔老爷身为家族的掌权者,平日里事务极为繁忙。
这一次,他因为乔天赐在潍坊村耽搁了两个多时辰,途中还专程前往金光寺,所以返回府城的时候,已经快到申时了。
然而,乔老爷和乔大爷并未直接回家。
刚到城门口,府里的大管家就迎了上来,告知他们半年前出海的船队已经回来了!
船队归来是紧急事务,乔老爷和乔大爷必须先去处理,于是吩咐大管事身旁的仆人把乔天赐送回府邸。
乔天赐一回到家,就被带到了乔老太君面前,这是他每次外出回来后的例行之事,只是这次迎接他的奶娘看起来比以往更加着急。
这一切都源于乔天赐去了让老太君颇为不安的萧家。
自从乔天赐离家后,老太君就一直心神不宁,吃饭睡觉都不踏实。
她始终记着如大师对乔天赐和乔念心的预言,也清楚每次两人碰面都会惹出各种麻烦。
尽管如此,当得知乔老爷和乔大爷要去萧家谈生意时,乔天赐还是执意要一同前往。
只有亲眼看到乔天赐平安无事,老太君才能真正安心。
这次乔天赐归来一切顺利,可这份顺利却让老太君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没过多久,这份担忧就应验了。
“你要去哪儿读书?”
当乔天赐告诉老太君自己打算去潍坊村求学时,老太君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
乔天赐再次明确表示要去潍坊村,和萧有为、乔念心一起学习,老太君坚决反对:“不行!府城里有那么多出色的学堂和老师,你喜欢哪个老师,让你祖父请到家里来就是!我的宝贝孙子怎么能去那种乡下地方读书!”
乔天赐一听就着急了,他想尽了办法,可往常对他有求必应的老太君,这次却怎么都不答应。
不仅老太君反对,就连刚生完孩子不久的亲娘也强烈反对,奶娘也在一旁劝阻,这让乔天赐气愤地打翻了老太君特意为他准备的点心。
最终,乔天赐还是达成了自己的心愿,这自然离不开乔老爷的助力。
对于老太君用来反对的如大师所说乔念心与乔天赐相冲的说法,乔老爷在返回府城的路上,特意去了一趟金光寺询问此事。
乔老爷并非怀疑如大师之前的预测有误,而是希望能找到解决办法。
要是没有解决之法,即便潍坊村的小学能改变乔天赐不爱读书的习惯,考虑到他的安全,乔老爷也不敢冒险让他身处潜在的危险之中。
金光寺这一趟,让乔老爷放了心。
毕竟,出家人不打诳语,上次为了乔念心,如大师就曾破例一次。
总之,在乔家人眼中,如大师关于乔念心与乔天赐相克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否则乔老爷也不会特意前往金光寺寻求破解之法。
尽管乔老爷向老太君再三保证,如大师所言之事无需担忧,可老太君心里还是七上八下。
对于乔天赐前往潍坊村读书的请求,她虽然勉强答应,却依旧放心不下,便决定趁着第二天天气不错,亲自去一趟金光寺。
在老太君看来,只有亲耳听如大师解释一番,她才能真正宽心。
她原本想让乔天赐再等上几天,等确定去潍坊村没有危险后,再让他去读书。
但乔天赐坚决不同意,执意要老太君应允。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奶娘,满怀期待地奔赴潍坊村。
为了达成乔天赐的心愿,乔府的老嬷嬷和奶娘前一晚忙到深夜,才把今天要带去萧家的东西准备妥当。
这倒不是仆人们办事不力,实在是老太君恨不得把她觉得乔天赐可能用得上的东西,全都给他带上。
最后,在乔老爷的劝说下,老太君只好无奈地不再插手此事。
可对于去金光寺这件事,她却态度坚决,哪怕天气寒冷,也没能阻挡她的计划。
最终,母子俩各让一步:老太君同意第二天安排去金光寺,乔天赐则同意只带奶娘一人前往潍坊村读书。
即便没有长辈陪同,只有奶娘随行,乔天赐一行人还是带了足足五辆马车的物品,其中有他的座驾、生活必备品、送给萧家和夫子的礼物,还有取暖用的炉子和银炭。
萧家人见此情景,心中满是疑惑,私下里不禁揣测乔天赐到底是不是真的来读书的。
乔天赐却全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吩咐奶娘把家里准备的礼单送到堂屋。
虽说家里长辈没有亲自前来,但有一封乔老爷的亲笔信,信里详细说明了礼物和取暖用品的处理方式,具体事宜由萧老爹负责,乔天赐无需操心。
乔天赐自己准备的礼物,是给萧家几个读书的孩子的文房四宝,就连寄住在萧家的狗剩,也收到了同样的一份。
这些礼物虽然简单,却饱含着乔天赐的心意。
而送给乔念心的礼物,是乔老爷从铺子里带回来的新奇玩意儿,这东西是今年洋人才研制出来的,十分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