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1964年2月23日
台湾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阿秀也就是陈黛芳几乎是一夜爆红。从大年初一开始上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一周之内风靡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接连创下单日票房和港产片票房的新纪录,总票房也节节攀升,大有赶超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破百万港币大关的影片《金鹰》之势。一时间,街头巷尾,人人争睹陈黛芳,个个排队看梁祝,仿佛一股强烈的飓风席卷香港电影圈。阿秀扮演的那个清纯、美丽而又略带忧郁气质的祝英台,迅速成为全民偶像,她的生活照和剧照充斥在各大报纸和杂志的封面。
沙老板高兴地合不拢嘴,他果断决定亲自拓展台湾市场,携主要演员在影片上映一周后到台湾举行影迷见面会。
巧的是,田之雄同一时间奉召回台,军事法庭开庭不公开审理赵安国案,田之雄接到指令,回台作为证人出庭作证。由于证据确凿,庭审也就是走个过场,一天就完事了,田之雄和莫之英都作为证人出了庭。由于田之雄抓获赵安国,使情报局避免了丑闻外泄,经叶翔之批准,破例给田之雄晋升中校,以示嘉奖。
莫之英洗清了嫌疑,被重新安排到第三处工作。这次再见面,田之雄明显感觉他的好兄弟像变了个人,沉默寡言了许多,不像过去说起话来神采飞扬。他本想把正在台北的阿秀约过来介绍给莫之英认识,可看到阿秀蒸蒸日上的星途,以及二人不可预知的未来,他终于没有开口。两人在沉默压抑的气氛中吃了顿饭,就淡淡地分了手。
阿秀在台湾同样成为炙手可热的大红人,高官的接见、富商的宴会、记者的采访、影迷的见面会等等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所到之处人们蜂拥追随争相一睹她的风采。她知道阿雄哥也来台北出差,欢喜不已,说下午有个新闻发布会,完了就没事了,要田之雄来酒店找她。
田之雄到了酒店,记者会仍在进行。他径直走过去,一个警察和两个酒店保安拦住了他:“先生,有请柬吗?”田之雄掏出情报局的证件,那个警察后脚跟一磕,敬了个礼:“长官,请!”田之雄轻手轻脚走进大厅,轻轻掩上门时,听到门口警察的嘀咕声:“情报局的人真是什么都管。”
记者会已经进行到尾声,“行政院”新闻局长正在发言:“……《梁祝》风靡海内外,是华人之光。去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金就是金门,马代表马祖,充分体现出我们在文化上的雄心壮志,我们有志于把它打造成华语电影的最高奖项。遗憾的是,因为特殊原因,今年金马奖停办,我们欢迎《梁祝》以及在座的编剧、导演、明星明年来参加金马奖的评选。我的话讲完了,下面开始记者提问。”
一时间,几乎所有记者的手都高高举起,争抢着提问。果然,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提给陈黛芳的。田之雄往前挤了挤,望着聚光灯下端坐台上浓妆艳抹的阿秀,有些无奈地想到,从前那个清纯的小妹妹去哪儿了?
阿秀像是突然发现了站在后排的田之雄,正在发言的她一下变得有些紧张而口吃起来。田之雄默默地转身离开了会场。
约摸过了20多分钟,阿秀从会场上出来,一眼看见了在大堂咖啡厅坐着喝茶的田之雄,身后一个胖胖的姑娘帮她阻拦着跟在身后的记者。阿秀快步走过来,欣喜而又略带歉意地说:“阿雄哥,真好,能在这儿遇见你。刚才让你久等了,你下午没事吧?咱们出去玩吧。”
田之雄端着茶杯,看着画着浓妆的阿秀,摇摇头:“阿秀,你现在还能上街吗?恐怕身后要跟着上百人围观呢。”。
阿秀嘟着嘴无奈地说:“我也不想这样啊,阿雄哥。这是新闻局指派的陪同。”她指了指身边陪着的胖姑娘。
胖姑娘看着两人有些尴尬的样子,主动出面解围:“黛芳姐,你要想出去玩,我知道一个地方,景色又美人又少。”
“去哪儿?”
“我带你们去看最美的日落吧。”
“在哪儿?晚上还要出席新闻局长举办的宴会呢?”
“不远,在我家乡,开车去不用一个小时,淡水的渔人码头,那里的落日可美了,又没人打扰我们。我们只要在晚上七点前赶回来就行。”
阿秀眼睛一亮,期待地看着田之雄。
田之雄放下茶杯:“好啊。”
阿秀高兴地站起身:“我上楼去卸妆、拿摄影机,顺便跟沙老板打个招呼。”
淡水的渔人码头在台北县的淡水区,淡水河出海口,只是一个小小的渔港,却有号称台湾最美的日落景色—“淡江夕照”。
汽车在淡水老街的街口停下,街景很像旧时广州的某条小巷,两边都是两三层的骑楼,底层开着些小餐馆和水果店,白色的墙皮上布满水渍和霉斑,显露出斑驳的年代感,街上行人寥寥无几。
“喏,沿着这条街一直往前走,就能到渔港了,那里的日落景色最漂亮了。”
“我家就住在这条街的那一头,淡江中学在那边,以前我每天都背着书包走那条路。”
“黛芬姐,我带你们吃‘阿给’吧,这可是淡水最最有名的小吃了。”
……
胖姑娘回到故乡,显得兴奋异常,嘴里唠叨个没完。她不由分说,把阿秀和田之雄拉进路边的一家小吃店。
小店没名,只在门楣用红漆写着“正宗淡水阿给”几个大字。胖姑娘熟捻地用闽南话跟老板娘打了个招呼,给每人点了份“阿给”和鱼丸汤,嘴里还不忘向阿秀介绍着“阿给”的做法:“用煎好的豆腐皮包上煮熟的粉丝,再裹上鱼浆,浇上红红的辣椒酱,喏,……看上去红红火火,是不是很有食欲?”
田之雄看着刚端上来的裹着浓稠浇汁的“阿给”,软趴趴的一摊,胃里不禁一阵翻腾:“这卖相也太让人吃不下了!”他拿起筷子尝了一口,惊奇地发现那厚厚一层辣椒酱一点不辣不说居然是甜的!淡而无味的粉丝、怪味的甜辣汁裹挟着一股浓烈的鱼腥味,着实让他难以下咽。
阿秀看了眼愁眉苦脸的田之雄,嗔怪道:“有那么夸张吗?”她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顿时也皱起了眉,放下了筷子。
田之雄哈哈大笑:“我现在真是怀念陈伯的鱼蛋粉,那才是人间至味哟。”
一旁的胖姑娘很有些尴尬,毕竟她刚刚大肆吹嘘了半天。“我……我不知……不知道这不合你们……口味。要不……要不咱们换一种吃?”
阿秀摆摆手,善解人意地岔开了话题:“你多长时间没回家了?家里还有什么人?”
“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个妹妹。爸爸在中学当老师,妹妹还在上学。”
一旁的老板娘插话说:“阿美可是我看着长大的,她是我们这条街上最有出息的姑娘了,中学毕业后就去台北上班了,我们都以她为荣呢。”
胖姑娘羞涩地说:“我算什么?人家黛芳姐可是香港来的大明星呢。”
阿秀对老板娘说:“麻烦借您只大碗,我再买几份您店里的小吃给阿美打包带回家去。”
“黛芳姐,这可不行,说好我请你们的。”
阿秀打开手包拿出张钞票,“去吧,让司机送你回去,等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来接我们。”
田之雄深深地被阿秀的善良和细心所打动,他知道,阿美坐着小轿车回家,在这个偏僻的小镇子,是件极为荣耀的事情,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会成为街坊邻居议论的中心话题。
阿美手捧着大碗,感动地对阿秀和田之雄略鞠了一躬:“谢谢黛芳姐,有时间到家里去喝口茶吧。”淳朴的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阿秀笑了笑:“下次吧,我要跟阿雄哥去海边看日落。”
阿美走了两步又转过身,眼睛盯着桌上各吃了一小口的“阿给”,期期艾艾地小声说:“你们……你们不吃了吧,要不……要不我……别浪费了。”
田之雄忙把两份“阿给”都倒进阿美手里的碗里,阿美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阿秀轻轻挽起田之雄的手臂,沿着老街,向海边走去。时间刚刚好,太阳逐渐下落,火红的晚霞在两个年轻人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
小渔港显得很不景气,只有几艘小小的渔船停在岸边,辽阔的海面波澜不惊,细碎的海浪和落日的霞光让海面粼粼铄金。
阿秀快活地冲着大海大叫,一会儿踢掉高跟鞋,赤脚奔跑在海边的沙滩上,一会儿举起手持摄影机着迷地拍摄着落日的美景,时不时又追随着田之雄的身影。
田之雄看着阿秀恣意而又开心的样子,心中充满感慨:这才是阿秀本来的样子,他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看到这个天真烂漫的阿秀!
天渐渐地黑下来,阿秀一手撑地,一手抚膝,身体后仰着,脚丫俏皮地翘着,坐在防浪堤上贪婪地望着落日余晖。
田之雄心里一动,拿起摄像机静静地拍摄着这幅绝美的剪影。四周一片静谧,只有海浪轻轻地有节奏的哗哗声。
阿秀痴痴望着大海的尽头,幽幽地说:“阿雄哥,这里多美呀,等我赚了钱,就在这里建个房子,以后我们可以肩并肩天天看着夕阳西下。”
田之雄心里一阵悸动,他何尝不向往,但想到他所肩负的任务,想到阿秀锦绣灿烂的星途,他知道这种奢望就像握在手中的流沙,握的越紧流失的越快。他不忍心捅破这一层纸,只想多享受哪怕多一分钟的欢愉。他坐到阿秀身边不出声地叹了口气。
阿秀把头轻轻靠在田之雄的肩头,不再说话,一脸陶醉。
“黛芬姐,该—走—了!”远处传来胖姑娘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