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侍卫未及说完便晕了过去。苏瑶命人救醒侍卫,侍卫缓过神来,才将南方洪灾之事和盘托出,苏瑶深知事态严重,一边安排京城事宜,一边着手前往灾区。
侍卫语气急促,带着哭腔:“皇后娘娘,不好了!南方洪灾,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苏瑶的心猛地一沉,南方?
那可是鱼米之乡,怎么会?
来不及多想,她立刻下令准备车马,火速赶往灾区。
一路颠簸,苏瑶的心也跟着七上八下。
等到了灾区,眼前的景象更是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成了一片泽国,房屋倒塌,田地被淹,空气中弥漫着腐烂的气息,令人作呕。
哭声、喊声、求救声,声声刺耳,像无数根针扎在苏瑶的心上。
灾民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空洞,如同行尸走肉。
孩子们更是可怜,饿得哇哇大哭,紧紧抱着母亲,生怕被洪水冲走。
“皇后娘娘,您可来了!”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员迎了上来,正是灾区的县令李大人。
他哭丧着脸,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苦:“下官无能,洪水来势汹汹,下官实在无力抵抗啊!”
苏瑶强忍着怒火,环顾四周,灾民们瑟瑟发抖,却无人得到救助。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救人要紧!
“李大人,灾民安置得如何了?粮食和药品可充足?”苏瑶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大人擦了擦鼻涕,支支吾吾地说:“回…回皇后娘娘,下官…下官正在想办法…”
“想办法?”苏瑶眉头紧锁,目光如炬,“百姓都快要饿死了,你还在想办法?”
周围的官员们也面面相觑,一个个低着头,不敢说话。
李大人更是吓得浑身发抖,汗如雨下。
苏瑶冷冷地看着他,突然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李大人,本宫知道你辛苦了,为了救灾,你一定费尽了心思吧?”
李大人愣住了,周围的官员也一脸茫然。
这……
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苏瑶嫣然一笑,语气温柔得如同春风拂面:“李大人,本宫听说你精通算术,管理钱粮是一把好手。如今灾情严重,朝廷拨下来的救灾款项数额巨大,本宫思来想去,这管理钱粮的重任,非你莫属啊!”
李县令先是一愣,随即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皇后娘娘谬赞了,下官愧不敢当……”
苏瑶抬手打断他,不容置疑地说:“就这么定了!李大人,本宫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李县令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本想借口推脱,可苏瑶的眼神太过犀利,让他不敢有丝毫反抗。
周围的官员们也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他们没想到苏瑶会来这一招,简直是杀人诛心啊!
苏瑶不再理会李县令,转身走向灾民,她亲自指挥救灾工作,调配物资,安抚民众。
她细致地询问每个灾民的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
她还组织医护人员为灾民治病,防止疫情蔓延。
“皇后娘娘真是菩萨心肠啊!”
“是啊,她不顾自身安危,亲自来救我们!”
“皇后娘娘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灾民们感激涕零,纷纷跪地叩谢。
苏瑶的威望在灾区迅速提升,她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灾民们的心中。
李县令在苏瑶的监督下,也开始认真工作。
他不敢再有丝毫懈怠,生怕苏瑶会追究他的责任。
他没想到,苏瑶没有直接斥责他,反而给了他一个“表现”的机会。
他心里清楚,如果他不好好表现,苏瑶绝对不会放过他。
夜深了,苏瑶疲惫地回到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她点燃油灯,拿起一封信,信封上写着熟悉的字迹——萧逸。
她轻轻拆开信封,信中满是关怀与思念……
苏瑶展开信纸,萧逸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信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句句透着对她的关切和思念。
“吾妻瑶瑶,见字如晤。南方酷暑,灾区环境恶劣,万望珍重自身……”读着读着,苏瑶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萧逸就在身边低语。
她将信纸贴在胸口,感受着信纸的温度,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驱散了连日奔波的疲惫。
这封信,就是她此刻最大的动力。
然而,远在京城的王太傅,此时却正对着满朝文武,吹胡子瞪眼。
“皇后娘娘此举,实属荒谬!将赈灾钱粮交由一个无能县令管理,置灾民于何地?成何体统!”王太傅将手中的奏折狠狠地摔在地上,唾沫星子横飞。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支持王太傅,认为苏瑶此举不合规矩;也有人支持苏瑶,认为她这是用人之道,化解了危机。
一时间,朝堂上吵成一团,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好不热闹。
消息传到灾区,苏瑶只是淡淡一笑,毫不在意。
她知道,自己做的任何事都会有人质疑,但她问心无愧。
与此同时,边境战事吃紧。
萧逸身先士卒,率领大军与敌军浴血奋战。
捷报频传,眼看胜利在望,却突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敌军有新的援军!
萧逸站在地图前,眉头紧锁,手指在敌军可能出现的几个位置来回移动。
帐外的喧嚣声渐渐平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报——”一个士兵匆匆来报,“将军,探子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