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医凝视着林如海那张波澜不惊的脸庞,心中悄然泛起一丝疑虑:莫非,那药丸并非是他所献?
念及此处,一抹浓浓的失落,悄然爬上他的心头,是他们太想当然了。
章太医摇摇头,随即踏上了自己的马车,马车便晃晃悠悠地向前驶去。
然而,当马车行至半途,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破了他的思绪。
他猛然叫停了车夫,急切地吩咐道:“掉头!回刘府!快!”
车夫不明所以,但还是不敢怠慢,急忙掉转马头,马鞭轻扬,往来路疾驰而去。
章太医只是突然想到,林如海在听闻刘小公子生命垂危的状况后,那份平静实在过于异常。
一般这种情况,大概率是要么根本不关心刘小公子死活,要么就是胸有成竹,有十足把握能救回他。
而林如海既然能陪贾赦一同前来,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属于后者。
当他们匆匆赶回刘府大门前时,只见贾赦和他的随从正焦急的守候在门口,眼中满含期待与不安。
原来,刘尚书已经下了死命令,在他家小儿子脱离危险之前,刘府与荣国公府势不两立,更不会让荣国公府的人踏进刘府半步。
还扬言,若是他小儿子不幸去世,他就是拼上这条老命不要,也必要贾琏为他儿子偿命!
贾赦见章太医去而复返,心中顿时升腾起一丝希冀之光,还以为章太医又想到什么救治之法,忙迎了上来。
章太医却无暇与他多言,只急切地问道:“林大人呢?”
贾赦伸手向大门内一指,道:“他们进去了!章太医这是……”
章太医此时心急如焚,哪里顾得上理他,他大步流星地上前,径直拍开紧闭的大门,熟门熟路地闯了进去。
门房见是亲家老爷去而复返,收起溜到嘴边欲要骂人的话,默默退下。
此时,在距刘府大门不远处一座幽静院落的书房里,林如海正与一位身穿宝蓝底玄色步步高升团花茧绸直裰的中年人叙话。
中年人正是管着朝廷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刘昌明。
他年纪比林如海大了七八岁的样子,国字脸膛,浓眉大眼,看上去一脸正气。
下人将章太医引领过来时,刘尚书正神情闲适地背靠在椅子上,与林如海闲聊着自家那个从小调皮捣蛋、长大惹是生非的小儿子。
刘尚书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无奈与宠溺,又有几分恨铁不成钢:“这小子,整日里就知道游手好闲,四处闯祸,家中老母亲又惯纵得厉害,这次他差点将自己的小命给赔进去……”
旁边陪着权景瑶和黛玉的,是刘夫人和他的长媳刘章氏,也就是章太医的嫡长女。
刘章氏膝前还依偎着一个约莫两岁的小姑娘,肤色白嫩,一双大眼睛如同夜空里最亮的星辰,忽闪忽闪的,不时偷偷向端坐在黛玉身旁的小宇轩投去一瞥。
然而,每当小宇轩的目光与之相遇,小姑娘又飞快地移开眼,将小脸埋进她娘怀里。
众人的注意力随着章太医的到来而重新聚焦,纷纷起身见礼。
一番寒暄过后,章太医接过刘尚书刚刚的话茬,毫不客气地揭起了他的老底:“我说亲家,你也别什么锅都往亲家老太太身上背,就我所见,你宠惯得一点也不比老太太少。”
话锋一转,他关切地问道:“那小子现在如何了?看你们都在这里,莫非是……已经脱离危险了?”
刘尚书被他毫不留情面地戳穿老底,正尴尬呢,闻言立即转移话题:“多亏了林老弟随身携带有救命良药,那小子总算捡回了一条命,现在正在里面沐浴更衣,本来也说要再请你过来一趟呢,这下正好,等会儿你再帮他瞧瞧。”
章太医心头猛地一颤:沐浴更衣?!
他抬头望向窗外,估算着时间,自己离开不过半个时辰左右,一个昏迷不醒、命悬一线之人,竟能如此迅速的恢复活力,沐浴更衣?
这……这药效,简直匪夷所思,令人难以置信!
章太医哪里知晓,当林如海和黛玉踏入房间,目睹刘小公子那张面如黄土、毫无生气的脸庞时,若非他胸口隐约可见微弱的起伏,他们几乎要以为床上躺着的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黛玉心中不确定,那颗经过十倍稀释的小药丸,究竟能不能挽回眼前这个垂危的生命?
犹豫片刻后,她悄悄递给了父亲另一颗小药丸。
那小药丸外形看上去与原先的小药丸差不多,只是色泽略深。
是用只稀释了三倍的药泉水炼制而成,其效力,远超他们原先打算使用的那药丸的数倍不止。
章太医心急难耐,恨不得立刻冲进屋内,亲眼验证刘小公子的境况,看他这亲家是否在夸大其辞诓骗他?
然而,见众人依旧谈笑风生,他也只得强压下心中的焦虑,耐着性子等待。
他心中焦躁,便也想找个人陪他一起。
于是,他语重心长地拉长了语调,劝道:“亲家呀,你家二小子的确不能再这般放纵下去了,你得给他找份正经差使做做,免得他整日无所事事,一天到晚招猫逗狗,再引出祸端。”
刘尚书闻言,无奈地叹了口气。
此事他又岂会未曾想过?
只是每次一提及此事,小儿子不是插科打诨,便是哭闹不休,他每次都狠不下心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他点头应承,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由着那小子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