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冷的身子前倾,离她很近。
孟婉能感觉到,来自他身上传来的冷意。
她屏住呼吸,往前小半步,抬眸的瞬间,几乎与他的眼睛平视。
“奴婢并没有想过利用任何人,奴婢曾受齐良人之恩,结草衔环,但齐良人纯善,却为奴婢做的更多。
而齐侍卫,同样因为齐良人之故,对奴婢多加关照,奴婢却是无以为报。
至于淑妃娘娘,娘娘信佛,与奴婢曾有过一丝前缘,故而得知奴婢在掖庭,大发善心,将我调往绣作处。
至于季总管您,奴婢就更没想过利用,心中只有感激,若是大人觉着奴婢别有用心,那奴婢当真不知该如何解释了。”
听她语气平缓的说完这些话,季冷望向她那双清洌洌的眸子,慢慢目光移向了她泛着淡淡樱红的唇。
她离的太近,近到几乎他只要轻轻凑过去,便能亲上那心心念念的一抹粉瓣。
喉结微不可察的滚动了下,鼻息间飘进淡淡的桂花香甜的气息,这味道让他背在身后的手指,慢慢拢起。
心里渴求的要命,可却是在她的凝视中,慢慢抬起身,轻轻掀唇。
“好,本总管姑且暂时相信你所说的话,不过,若是他日,被我发现你有意欺瞒,你应该知道,本总管的手段。”
孟婉一惊,马上便想起在刑房看见月姝和月满被施刑的过程,顿时呼吸有些发促。
“那你如今是何打算?留在掖庭还是去绣作处?”
季冷走到桌前,倒了杯茶,端起慢慢饮着,孟婉抿了下唇,随即而出。
“淑妃一番好意,奴婢愿意去绣作处。”
茶盏停在唇前,季冷唇角浮上冷弧,“不是说还要当本总管的饵吗?离开掖庭,你就不担心那人便会停手了?”
“大人,奴婢在掖庭几次三番出事,皆都化险为夷,如今就更是引得大人的注意,若那人还想害我,必定不会在掖庭寻找机会。
他手下的棋子,只剩下徐嬷嬷一人,但如今徐嬷嬷已是枚明棋,所以她只敢在掖庭磋磨我,却不敢对我下死手。
但我若去了绣作处,对方必然会有所动作,这便是将死局下活了,那也会大人更多的机会,查出幕后那个人。”
孟婉这番话,却是让季冷的目光越来越冷,捏着杯盏的手缓缓收紧。
她是笃定要将自己当饵了吗?
难道她不清楚,此举有多危险。
在掖庭,他尚且能一护,可一旦脱离了他的管控,若有什么事,他未必能及时赶到。
“大人,奴婢说得对吗?”
见季冷不语,孟婉再次开口,只听到他的声音传来。
“呵哼,看来你早就想好了,你这般做,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旁人?”
他说的旁人,孟婉听的出来。
毕竟先前他已经警告过她,要对付她的人,或许真正的目标是容胤。
可是事情到今日这一步,却也说不上是为了谁了。
毕竟她想活,也不能拖累殿下。
即便她与殿下那五年,在她心里已成过往,但在旁人眼里,殿下如今身居储君之位,而她仍是那个曾在南宫陪伴殿下五年的贴身宫婢。
仅只一点,她在宫里,就注定无法做个同寻常宫女一样的人。
这就是她的命。
这几日,孟婉想了很多,她如今出不了宫,也不想白白丢了性命,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那个人。
或许找到那个人,她能与容胤交换,换一个出宫的机会。
齐钰说的对,只要有一线生机,那便不能放弃。
若是放弃了,那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奴婢只是不想活的那般胆战心惊。”
她开口,良久,才听到季冷的声音传来。
“随你。”
抬头看向对方,却见他已经放下杯盏。
“在这宫中,人人都想活,唯独是你,却是拼了命找死,本总管言尽于此。
孟婉,你答应本总管的事,若是做不到,你知道后果,所以,你这条命给本总管好好留着。”
扔下这句话,季冷抬腿走了出去,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孟婉轻轻呼出一口气。
她虽料到季冷会过来询问她调入绣作处之事,但却是没想到,他来的这样快,这边令旨一到,那边他就来了。
还好,她方才所说,确是她心里所想。
若那人还想追杀她,势必会跟到绣作处,但若放弃了,那她也就有了条生路,总好过于日日担惊受怕。
之后的几日,季冷没有再来看过她,每日只有崔嬷嬷负责三餐和送药,她也没再多问什么,安心调养着身子。
闲暇之余,托崔嬷嬷帮她从御药处拿了些安神的药材,因着季冷的缘故,这些药材拿来,也无人过问。
当她觉着身子彻底好了,不能再继续待下去时,便同崔嬷嬷说,想回掖庭收拾东西,前往绣作处当值。
崔嬷嬷听到后,立马开口,“季总管曾吩咐过老奴,姑娘觉着身子好了,可随时离开。”
听到这话,孟婉愣了下,她没想到季冷早就叮嘱过。
原先她还想着,既是要离开,怎么也得同他打个招呼,如今听崔嬷嬷一说,反倒有些如释重负了。
“那我今日便回去了,这段时日,承蒙嬷嬷照料,日后若有机会,孟婉自会感激。”
“姑娘言重了,这是老奴分内之事,那姑娘慢走,老奴就不送了。”
崔嬷嬷说完,孟婉便将那些药材拿上,离开了慎刑司。
再次回到掖庭,孟婉先是将东西放下,随后去了徐嬷嬷那里。
此番要调往绣作处,自是要同徐嬷嬷说一声的。
当她一走进去,便见着徐嬷嬷正坐在里面,训斥着一名宫女。
见到她进来,立马扬了扬手,那名宫女便红着眼眶赶紧退了下去。
“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孟姑娘回来了啊,难为你还记着回我这掖庭里来啊。”
听着她这阴阳怪气的语调,孟婉弯了弯唇,“奴婢明日便会前往绣作处,这段时日,承蒙嬷嬷的关照,故而走之前,特意向您打个招呼。”
她声音清淡,徐嬷嬷冷笑了声,“孟姑娘的话,我可不敢当,姑娘当真是好福气,即便是得罪了殿下,也依然有那么多人关照着。
如今竟是连淑妃娘娘都能请得动,日后姑娘飞上枝梢,可别忘了多关照老奴才是啊。”
“徐嬷嬷言重了,淑妃信佛,故而拉奴婢一把,徐嬷嬷在这掖庭许久,恶有恶报的道理,想来嬷嬷比奴婢更清楚。
临走之时,奴婢奉劝嬷嬷,积善行德,消孽解厄,说不定能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