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巧,宝钗觉得身体不适怀疑自己有孕后请了大夫来家里诊脉。
大夫刚进门,鹅黄就过来了,说他们县主早上起床头晕恶心,看见大奶奶请了大夫来,让也过去给她瞧瞧。
这位董大夫给宝钗诊出喜脉后便又去了冷香阁。
同样给这位二少奶奶也诊出了喜脉。
二房众人皆奔走相告,这样双喜临门的好事,可是难得遇见一回呢。
就连王氏听说此事后,都激动得给董大夫打赏了双倍的诊金。
宝钗对自己有孕早已有了心理准备,听到是喜脉后虽也欢喜,却还不至于过于兴奋。
牛晓绮得知自己有孕后心中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
算起来她嫁给宝玉也快有一年了,不仅王氏经常对她明示暗示,就连上次回娘家见到母亲时,杨氏都问她要不要找个大夫调理身子。
现在终于有了身孕,至少可以把婆婆的嘴堵住了。
特别是当牛晓绮得知隔壁的大嫂刚诊出身孕,她就更得意这个孩子来得是时候了。
不然岂不是她要落了下成?
只有宝钗听说牛晓绮有孕时倍感疑惑,自己不是将难以有孕的荷包让宝玉放到二人的枕头下面了吗?
怎地这牛晓绮还能有了孩子?
她当时还特意加重了荷包里香料的分量,就是为了防止意外发生。
难道是牛晓绮发现荷包有异,把荷包处理了?
不会的,以牛晓绮那种性子,若是发现荷包有异,还不得借机大闹一场啊。
也许是谁无意中把这荷包给拿走了?
不管如何,牛晓绮如今既然有了身孕,那就说明这个荷包应该是不在了。
不过这次的药是加重了分量的,牛晓绮这一胎就算怀上了,也必定怀得凶险。
而且母体受了这药物的影响,指不定这孩子生不生的下来呢。
想到这一层,宝钗瞬时觉得顺心了许多。
她轻轻摸了摸尚且还平坦的小腹,自己这个孩子一定会成为二房第一个嫡孙。
至于这个孩子是谁的,她心里觉得多半是宝玉的。
按照之前女医教的那个法子,她和宝玉同房的时候刚好是极易受孕那几日。
而和贾珠为数不多的几次则是小日子刚刚结束时。
所以宝钗倒觉得这孩子应该是宝玉的。
不过贾珠、宝玉本就是兄弟俩,所以宝钗倒不担心孩子的长相会有什么破绽。
于是她便安安心心养起胎来。
两个媳妇都有了身孕,这下王氏可有的忙了。
一来没有人帮她理家了,二来,她不仅仅要照顾两个孕妇,还要更加想着法子往二房捞钱了。
不多攒点私房,将来可要如何养活那么多孙子呢。
方氏也不是看出二房这些小动作,贾琏更不是个傻的。
先前还一心一意打理这公中的产业,后来则把重心都放到方氏和凤溪的私产上了。
对于贾琏来说,怎么干都是干。
既然自己那个婶子总想把公中的钱往自家口袋里装,那自己也不可能像个傻子似的替她赚钱。
老太太如今已经八十了,说个不中听的,搞不好哪一天就驾鹤西去了。
大房二房势迟早是要分家的,若是两房和睦倒也不必斤斤计较,但是王氏可不是个省油的灯。
如今看起来是二房两位少奶奶都有了身孕,二房似乎是喜气洋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大房的人心里都清楚,二房现在的平静下面波涛暗涌,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闹上一闹。
果然,刚得知了两个媳妇有孕的消息,王氏便筹划着要给两个儿子房里放人了。
她先找来贾珠提及此事,当下就被贾珠拒绝了。
“娘忘了当初清辉阁里姨娘多了,生出多少是非吗?
再说了,宝钗有孕在身,儿子也不想再抬个姨娘惹她不高兴。”
这话听在王氏耳朵里可有些不舒服了。
贾珠之前的姨娘,除了那个月柳是他当时的上峰梁道峻给的,其他的几个可都是她和贾政安排的。
儿子如今这样说,岂不是埋怨父母?
王氏说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姨娘多了生出是非?
你看我这院子里又是赵姨娘又是周姨娘,不也好好的嘛。
可见这有没有姨娘和生不生是非没有一点儿关系。
全都要看这主母当得如何。
你当时院子里是非多,都是李氏那个丧门星治家不严才会如此。
要不是她连几个姨娘都管不好,那傅姨娘、梁姨娘甚至玉钏儿肚子里的孩子现在都会满地跑了!”
提起这个事儿王氏就觉得生气。
她可不说这几个姨娘肚子里的孩子都是她们之间互相造孽弄没得,反而全都怨在了李纨身上。
贾珠不耐烦同母亲又说起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特别是提起李纨就让他一肚子窝囊气。
贾珠说道:“娘您别说了,即便不是姨娘惹得是非,我也不想要。
院子里人多了,总是会让宝钗劳神的。
您还是让她安安心心养胎吧。”
王氏听他口口声声用宝钗当挡箭牌,不由心生疑惑,难道是宝钗提前和儿子交待了什么不成?
这个外甥女是个聪明的,定是想到自己叫珠儿过来是要说收通房抬姨娘的事儿,所以提前和珠儿说了不许他这么做吧。
哼,之前还在自己面前装贤惠装大度,如今还不也是个爱拈酸吃醋的。
不过宝钗毕竟是自己的外甥女,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妹妹的面子上,王氏决定还是暂且先不给大儿子放人了。
等宝钗生完孩子之后,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了,到时候再提给儿子身边放人,她总不能不乐意了吧。
拿定主意后,王氏就先依了贾珠。
“罢了,既然你不愿意,那就先不管你了。
只是你媳妇如今有孕在身,顾不得你。
天又越来越冷,你可要照顾好你自己。
你这些日子也不知道瞎忙什么,三天两头的不在家。
眼瞅着就快过年了,可别生了病才是。”
贾珠笑道:“母亲放心,我这么大的人了,还能照顾不好自己吗?”
王氏看着儿子自打续弦之后,精神越来越好,特别是这段时日,眼睛里的神采都不一样了。
也觉得这门亲事娶得极好,倒让他从与李纨的和离中恢复过来了。
还是自己有眼光啊,给儿子选得媳妇就是比丈夫选得好。
那李纨放着好端端的国公府长孙媳妇不做,跑去做什么芝麻官的妻子。
如今住在丰县那种小地方,估计悔得肠子都青了吧。
一想到李纨如今过得很可能不如在自家的时候滋润,王氏心里就舒坦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