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不能去,但是黛玉却是可以去的,而且贾母还专门派人来请了黛玉过去。
别的不说,这省亲别墅能得以顺利建成,还要多亏林家出了两万两银子呢。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园子林家也是有份儿的。
所以元春回来省亲这种光宗耀祖的热闹事儿,自然不能缺了黛玉。
黛玉如今的性子也是个爱热闹的。
前世的她喜散不喜聚,是因为自己寄人篱下,本就容易自怜自艾。
可如今她底气多足啊。
父母双全,上有老祖母,下有三个弟弟,父亲官至三品,而且还有上升的潜力。
作为林家大小姐,只怕公主的日子都没她好过呢。
所以外祖母请她回去参加省亲这种热闹事儿,她是极乐意的。
中秋节当天,黛玉在家用过午饭就坐着马车往荣国府去了。
她赶到的时候,府里也正热闹着呢。
上上下下都在为着晚上的省亲盛宴忙活着。
戏班子咿咿呀呀地排着戏,听说都是刚从苏州买回来的小戏子。
方氏看见黛玉来了,急急忙忙地和她说了几句话,就让她去找几个姑娘一起玩。
“大舅妈今儿个事儿多,顾不上你,你自己同迎丫头她们几个好好玩。
若是缺了什么短了什么,只管去找你二嫂嫂。”
黛玉笑着应下,“知道您忙,就别管我了,我又算不得是客。”
方氏亲昵地点点她的鼻子,“你如此想着,才真是好呢。”
本是她二人亲昵客套之语,但是听在一旁的王氏耳朵里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这次小姑子给家里送了两万两银子的事儿,让她一直觉得小姑子是有所图谋的。
想来想去,她能图的,应该就是与自己宝玉的亲事了。
这一个黛玉,一个宝玉,贾母成天挂在嘴边的“两个玉儿”,可不就是为了他二人的亲事造势嘛。
如今女儿回来省亲,按理说有他林家什么事儿啊。
居然还专门把黛玉叫来。
难道老太太是打了主意要在女儿面前指明两个小儿的亲事?
她心里一惊,这可万万不能够。
她还想着让儿子尚公主呢。
听说罗皇后所出的大公主和黛玉同龄,配宝玉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本想着等宝玉大点儿再和女儿提起此事,如今可不能让老太太先给抢了先。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王氏就倍感紧张,仿佛今晚有一场大战一般,一定要着重防备,万万不可让婆婆捷足先登啊。
对今晚同样充满期待的人还有薛姨妈。
她虽是外戚,没有资格去见贵妃娘娘,但是宝钗却因着是未出阁的表妹,被元春亲自指定了得以觐见。
薛家在荣国府这一住也有两年了,期间贾母虽然暗示过让他们离开,但是薛姨妈只装做看不出来,听不明白,也就把这事儿混过去了。
贾母的脸皮可没有厚到真能把他们赶出去的地步。
薛姨妈就是在赌一个看谁脸皮更厚,果然让她赌赢了。
如今在荣国府里住着,儿子交往的人全都是京中名门望族的公子哥儿。
薛姨妈别提有多高兴了。
就冲这个,她都要在荣国府里住下去。
而且,若不是她带着儿女住在这里,宝钗又哪儿能有觐见贵妃娘娘的机会啊。
听说这个外甥女娘娘也算是宠冠六宫了,同她搞好关系,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当夜幕降临后,阖府上下都严阵以待起来。
随着宫里先行仪仗队的到来,贾母、方氏、王氏等人全部列队在外,带领着贾家子弟们,恭迎贵妃娘娘回家省亲。
元春回家的阵仗和隆重程度自是不用再说,见过的人都说这辈子参加了贵妃娘娘的省亲,真是开了眼界了。
待到一切繁文缛节都结束后,元春将贾母等人唤进堂内。
自从元春十四岁进宫后,贾母已经有九年未曾见过自己这个大孙女了,一见之下,岂能不老泪纵横呢。
元春也不由地潸然泪下,扶着祖母哭诉道:“孩儿不孝,不能在祖母膝下承欢。”
贾母流着泪说道:“娘娘万万不可说这种话。
您能进宫伺候皇上,是我贾家之福啊!”
王氏看着这副场景也掉了泪,虽然她后来还见过女儿几面,但是作为宫中的娘娘,毕竟不能如同寻常人家那般得以经常见面。
三个人留着眼泪说话,还是方氏觉得一直这样也不像个样子,连忙笑着劝道:“老太太快收收眼泪吧,不然娘娘眼睛肿了回宫不好看。”
贾母这才用帕子抹抹眼泪,“对,对,是我失态了。”
元春扶着贾母坐下,也擦去眼泪,笑着说道:“我如今在宫里一切都好,家中倒也不必惦念。
若是家里有事,我说不定也可以帮上一二的。”
元春如今是很有底气说这样的话的。
她本就是深受恩宠的贵妃,和李湛感情深厚,与皇后也情同姐妹,所以元春觉得也到了该自己反哺家族的时候了。
贾母听闻此言,欣慰地笑道:“娘娘在宫里一切都好,我们也就放心了。
至于家里……”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王氏忙说道:“娘娘,宝玉和姑娘们还都在外面候着呢。
时候也不早了,娘娘要不要宣进来见见?”
王氏这么做虽有些不像话,但是出于对时间的考虑,倒是也不为过。
毕竟元春在家里的时间有限,后面的安排还有很多。
贾母也连忙说道:“你这几个妹妹们都等了一天了,很是该见见。”
元春笑道:“我进宫的时候她们几个才一点点儿大,如今都是大姑娘了吧。
快让进来见见。”
这时抱琴在她耳边说道:“娘娘,宝二爷是外男……”
元春摆摆手,“他才多大啊,小时候我还给他换过尿布呢。
带进来,都带进来。”
抱琴也就不再多说,让姑娘们和宝玉都进了屋。
众姐妹见到大姐姐,其实更多的还是对于贵妃娘娘的敬畏之情。
正如元春所说,她当年在家的时候,最大的迎春也还不到五岁,更别说探春和惜春了,对她的印象并不深刻。
如今在她们眼里,看到的只有衣着华贵的贵妃娘娘。
倒是宝玉,因着小时候被姐姐照顾过一段时日,见了元春也掉下几滴眼泪来。
元春拉着弟弟的手,好生感慨,“长大了,果然长大了。
真好,长得这般好,真是我的好弟弟。”
说完,她又拉过黛玉的手,因着和林家感情不同,自然对黛玉也是不同,更何况前两年过年的宫宴上,黛玉也是进了宫的。
元春见到她,并不陌生。
“林妹妹也长大了,出落的越发清灵飘逸了。”
黛玉抿嘴一笑,“谢谢娘娘夸奖。”
王氏这时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儿了,生怕元春说出什么不合她心意的话来。
她顺手把宝钗往前一推,“这是你姨妈家的女儿,薛妹妹。”
宝钗大大方方地往前走了两步,给元春请安问好。
元春果然松开了黛玉的手,又将宝钗的手牵起来仔细端详。
“好,好,果真也是个好的。
这天底下的钟灵毓秀,竟都让咱们家的女儿给占了呢。”
宝钗微微颔首而笑,谢过了元春的夸赞。
宝玉听到姐姐夸奖宝钗,也忍不住说道:“大姐姐不知,宝姐姐的好处还多着呢。”
这话一出,元春、贾母、宝钗心中都打了个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