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母亲带着自己苦苦守在京都,整日为边境的父亲和哥哥担心,以至于早生白发,容颜憔悴。
“娘,孩儿知道您受苦了。”林婉儿跪在母亲身边,对着佛像拜了拜才道:“但女儿认了,女儿喜欢他,女儿想嫁给他。”
“等你到了娘这个年纪就知道了,在相聚和生死面前,喜欢与否便没那么重要了。”林夫人继续道:“娘难道不够爱你父亲吗?”
林婉儿又沉默了,便是因为太爱,所以母亲日夜忧心。
“这苦楚旁人瞧见的只有二三,自己却要承受十分,若是深爱那便是十二分。”林夫人继续道:“娘不能看着你走上娘的老路啊。”
“娘,您的苦女儿看在眼中,若时机成熟定想办法将您送到北境与爹爹团圆。”林婉儿宽慰着。
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想法,如今做不到一是皇帝防着林家,二是没有足够的话语权。
“娘这么大年纪已经不指望什么了,只希望你能找个安稳踏实的人家,过些看得见摸得到的踏实日子。”
林夫人放下念珠看着女儿:“娘知道你现在无法接受,但日子久了你就知道娘是为你打算。”
林婉儿想到了自己的上一世,皇后至尊母仪天下,足够安稳了,可日子又过得如何呢?
那任她如何望也望不穿的宫墙、那争斗至死的宫墙之内令她甚至不愿生下一个孩子来重复她的一生。
“娘,女儿知道您是为了女儿好,只是女儿真的想清楚了,女儿想要的不是安稳。”林婉儿声音柔和却也坚定。
“女儿并不想被困在后宅数着日子过,我不会等他,我也要披甲上阵征战沙场,那才是我想做也应该做的事。”
“孩子啊。”林夫人听到这个身子都软了下来,泪眼朦胧的看她:“一定要选一条最苦的路吗?”
“娘亲恕女儿不孝,不能在您和爹身旁尽孝了。”林婉儿面有愧色。
沙场上,有去未必有回。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林夫人瞧着林婉儿,只是哭,她只有这一个女儿啊,哪里舍得她在沙场喋血,哪里舍得她嫁给一个同样如此的将军。
“娘,女儿不急着让您做决定,我扶您回去歇息。”林婉儿看向母亲的眼里也只有心疼。
她这样的决定无异于让母亲的日子更加难熬,但她相信这只是短暂的,等她改良了火器,父兄的安危便也能得到一些保障。
等打退了四面的敌军,四海升平之后,他们家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刚送林夫人回房,随身的婢子便从外走了进来,低声道:“小姐,有封信给您,是沈家那边送来的。”
上面没有署名,但林婉儿猜得到,打开看到字迹更是肯定了心中的猜想。
‘尽快劝伯母答应,迟则生变。’
林婉儿看完闭了闭眼,她哪里不知其中利害,只是母亲的状态只得徐徐图之,她相信只要自己坚定,母亲是一定会答应的。
只是时间问题。
沈璃送过信之后还是不大放心,太子和弈王得到风声之后一定会想办法将林婉儿拉到自己阵营去。
唯一可以庆幸的应该是这两位皇储都在关键时期,在围着周禛的案件忙活,希望他们腾不出手来干涉。
只是她为人谨慎,总是担心有变故。
不过最终的尺度仍然要林婉儿掌握,毕竟与父母沟通这种事外人是插不上手的。
她眼睛转了转,得给太子添点麻烦,让他更加无暇他顾。
于是她用左手写了个条子,将今日白无忧提醒她的,几个关隘中有官员听命周禛给红莲教行方便的事写了下来,叫连翘秘密送给飞鱼卫指挥使——赵靖。
顾长安虽然不在京都,但是有给沈璃留下暗卫的,消息很快便送了过去。
太子必定是自顾不暇了,至于弈王并没有什么很好的打击机会,而且时机也不到,她还要借助弈王的力量碾碎李恒。
做完这些她才洗漱上床,看书的时候又有些想念顾长安,开始数着手指算他哪日回来。
第二日京都便传开了,林家拒了萧家的婚事,这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一是萧家从未议过亲,二是没想到萧家这样的门第还会被拒亲。
萧家显然不是林家第一个拒绝的,于是坊间开始纳闷,林家究竟想要个什么女婿,若是国公府都配不上,更尊贵的便只有皇族了。
但陛下会准许哪个皇子与镇守边境的将军联姻吗?
李恒早就有将林婉儿争取过来的心思,甚至已经派人布局了,但如今却是没有半点精力,他必须在周禛一案中尽量保住自己的人。
若是根基没了,可真是什么都没了。
未来的七八日沈璃都在府中住着,并未去翰林院,甚至宫里也没去,她不想再被李恒纠缠了。
“小姐,有信从山西道送回来了。”芍药蹦蹦跳跳的带着信走进来。
沈璃眼前一亮放下画笔将信接过来,是顾长安亲笔写的,说是事情办的很顺利,两日后便会启程回京。
而这信件送来也需要两日,也就是此时顾长安已经在路上了。
沈璃心情于是变得极好,她这些日子还有些担忧自己一个人帮不了表哥和婉儿,夫君回来便不同了。
她心中更有底了。
“准备一下,过两日便搬回府上去住。”沈璃吩咐。
芍药应声便吩咐下去了,这边简单收拾一下,顾府也需要好生打扫。
“回来的正是时候,三司缺了夫君总是不够狠。”沈璃念叨着。
“还不够吗?”雨蝶在旁道:“周首辅的罪名不是已经定下了吗?这才几日便牵连了上下十几位官员下狱,京都已然是人人自危了。”
沈璃微微摇头:“周禛的势力远不及此,虽然需要留下一些继续对抗弈王,但也不能留太多了。”
刑部和御史台终究与周禛有交集,大理寺正卿不在,少卿在那两位面前话语权并不大,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已然是弈王在发力了。
当初父亲阻拦她仍然坚持让皇子主审的原因便在此,否则太子的势力将无法根除。
当然,论操纵刑狱的能力,几个弈王也不如一个顾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