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独一份?
皇上刚刚上扬的嘴角,一下子就收回来了,瞧着皇长孙递到跟前的请帖,诧异地伸手拿过来。
打开一瞧,这俏皮洒脱又怪好看的字迹,不是那丫头的,还能是谁?
“那丫头还真给你送了请帖,朕可是听说送给勋贵大族的请帖,都是她外祖母写的。”
“给你的,竟然是亲笔写?”
还真是独一份。
皇上哼了一声,看着这请帖怎么看怎么碍眼,小丫头可真是会区别对待。
不装装样子给朕送请帖也就罢了,还亲自给这小病秧子写请帖。
偏心哈!
“朕对那丫头不好吗?都让她住在皇后那儿了,她不想走,朕还连塌一块给她抬回去了。”
“那塌,多珍贵啊,她定南王府有吗!”
“臭丫头呢,连个帖子都不舍得给朕。”
“不讲义气!”
“皇祖父。”
宿珒栖忍笑,瞧皇祖父又郁闷堵心上了,还和郡主翻旧账,这能算是旧账吗?
却见皇祖父看着帖子,越看越气呼呼,都怕皇祖父一把火烧了他的帖子,含笑安抚道。
“皇祖父,您得有个自知之明,您和孙儿,能是一样的吗?”
“......”
什么意思?
皇上瞧着还挺会安抚人的皇长孙,白了他一眼,那丫头区别对待还是理所应当啦?
哼,朕要不是看旁边没有火烛,得一把火烧了这帖子。
小病秧子,还搁朕的跟前炫耀了!
不过那丫头,为何单单特别邀请这小病秧子?
朕是不是忽视了一个重点?
皇上捕捉到了不对劲,瞧了瞧独一份的帖子,再看笑得还挺温柔的皇长孙,狐疑问。
“她这个宴会,不是邀请的皆是勋贵大族家的女眷?怎么还给你送请帖?”
多奇怪,女眷们的宴会邀请郎君,怎么看都不恰当吧?
总不能小病秧子的身体不好,就不把他当郎君吧。
“皇祖父,瞧您,都想到哪里去了。”
宿珒栖见皇祖父惊讶地打量他,一看就知道皇祖父在想什么,失笑解释。
“您要不将这帖子看完,郡主邀请孙儿,不是和女眷们一起参加宴会。”
“是想借着宴会,将戚家藏书阁的书转赠给皇家,也便是赠给南凛国的学子。”
“孤自然要代表皇家,亲自去戚家拿书了,得对郡主和戚家,以表感谢。”
“哦!?”
皇上着实惊讶,仔细瞧着帖子上的内容,竟然还真是要把戚家藏书阁的书送给皇家,供天下学子读书。
这丫头,胸怀真是不小啊。
“戚家的藏书何等珍贵,她这就全部送出去了?”
“嗯,这些书在戚家的宅子封了几十年,郡主住过去,又大办乔迁宴席,原本属于这宅子的书,也该隆重安置。”
宿珒栖收到郡主的帖子,都不禁敬佩她的胸襟,也钦佩戚家的胸怀天下。
这些书,想来郡主来皇城的时候,就和戚家通过信了,戚家必然是全权交给郡主安置。
戚家可是最宠爱郡主这位晚辈了,怎么会不了解她,自然知晓郡主会送给天下学子,让他们有书可读。
“能让国公府惦记几十年,戚家藏书阁还留着的书,只怕是不少啊。”
皇上看着这帖子,眉眼都透着赞赏, 书香世家最珍贵的,莫过于藏书阁的书,何况是扬名天下的戚家藏书。
一本都是千金难求,那丫头当真是大气,半分不藏私。
皇城的这些勋贵大族,可没哪几家能有她这样的胸怀。
藏书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独有,戚家当初愿意将书送给国公府,也只流通于一府。
可这丫头却愿意将藏书,分享给天下学子。
受益的可不仅仅是勋贵子弟,更是寒门学子。
学子能有书可读,朝堂岂不是人才济济?
最大受益的,可是朝堂。
“戚家的书重治理策略,能广为人传读,于南凛江山实在受益颇多。”
皇上赞叹,瞧着这帖子忽然就顺眼多了,怎么看还怎么喜欢。
“不错,朕就知道这丫头比她父王好上百倍!”
这也能顺便踩一脚定南王吗?
宿珒栖哑然失笑,瞧皇祖父高兴地夸赞郡主,那可得送郡主些奖赏了。
“郡主特意亲笔写帖子,邀请咱们皇家登门拿藏书,咱们皇家也不能空着手上门,皇祖父觉得呢?”
“这是自然。”
皇上一听,赞同地点头:“郡主如此为南凛江山着想, 朕这个帝王岂能不多夸夸她。”
“待会儿你就去朕的私库,挑着郡主喜欢的都拿去。”
闻言,宿珒栖却是勾了勾嘴角:“皇祖父还挺确信,孙儿很了解郡主的喜好。”
“哼。”
皇上还轻哼了一声:“朕什么不知道?前些日子,你不还特意在王府整理私库。”
“连浮光寺那位的发妻之物,都特意给那丫头留出来了。”
“朕可是听闻你那私库,半件女子的用物都没留下。”
说着,皇上又不高兴了:“还天天为那丫头,催着朕做胭脂水粉。
朕的胭脂水粉都是给皇后的,你还跟朕抢上了!”
宿珒栖见皇祖父瞪过来,轻声说:“孙儿是和皇祖母讨的,催促您的,可也是皇祖母。”
“皇祖父,您得明白,比起您,皇祖母是更宠爱孙儿和郡主的。”
“什么话!”
皇上衣袖都挽起来了,臭小子真是比幼时还讨打,却见他捂着心口虚弱咳嗽,拳头就是伸不过去。
这小病秧子,真能拿捏朕,生个病,还给朕娇贵上了!
“别咳了,喝药去吧你!”
宿珒栖还乖乖应下了,见公公真端着药来,起身接过,边喝着药边去皇祖父的私库。
帝王的库房,珍贵之物可多着呢。
他得为郡主好好挑选,明日要送郡主拜礼的人不少。
那他的拜礼,自然也要是独一份。
不过,郡主都将藏书送出来了,皇家也不能让郡主吃亏。
这些勋贵大族上门参加宴会的拜礼,那就不能敷衍了事。
得越贵重越好。
“给相府传个口信,说郡主明日办宴席,要将藏书阁的书清出来,送给天下学子传读,此乃利国利民之事。”
公公听着,知晓皇长孙殿下的意思,郡主送书是为朝堂分忧。
宰相乃百官之首,自然要代表朝堂对郡主以表感谢。
那能怎么感谢,当然是明日登门多送些礼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