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小巷叫古默巷,巷子宽五米,地面用青条石铺成。
小巷两边都是两层楼,有不少的第一层是门面,第二层的小窗户外都挂着晾晒的衣物。
人在路上走,衣物在上方飘。
两边的房屋不是一进就是两进,没看到超过两进的,房屋与房屋之间有防火墙相隔。
途中,杜主任也在介绍这古默巷。
这里曾在38年被一把大火烧过,这些房子都是后面盖起来的。
住在这里的人家,有的一进,有的两进,是根据家庭人口数量来定的,超过十人可租两进,否则只有一进,但少于五人,必须与人合租。
杜主任家也在这条小巷,他们家恰好五口人,租住一进的房子。
跟在她们后面走,秦淦西左顾右盼,把两边的情况尽收眼底。
他沿途看到几套房屋破破烂烂,瓦有不少碎了,临街的窗户也没有,只是用木条钉住。
也许是他看多了,在再一次盯着那样的房子看时,杜主任告诉他,那些都是合租的,谁都不想管事。
秦淦西感觉很不可思议,即使合租,瓦和窗户还是应该好好处理的吧,难道因为是合租,雨雪就飘不进去?漏的雨可以分摊在两家身上?
不过他没有发问。
对现实情况很不懂,少言少出错。
走到小巷中间位置,杜主任指着右侧的一进屋子说:“就是这一套,68号。”
秦淦西抬头看看二楼的窗户,关得严严实实的,好像没有坏。
退到对面房屋的墙壁下,看到屋顶的瓦有一些破碎,有一些移位。
这屋子的一层不是门面,进去就是一间空荡荡的房子,秦淦西看到地面上有滴水形成的小坑,应该是瓦漏水漏到一楼所致。
这屋里有一架陡峭的楼梯直通二楼,绕过楼梯是一间黑乎乎的房子,后面还有一间小房子。
“这里原本是厨房,被改成了卧室。厨房搬到外面去了。”
在杜主任的介绍中,两人跟着她走出这间小屋。
后面是个很小的院子,有围墙,院子里杂草丛生,土成垄,有以前的住户在这里种菜的迹象。
杜主任指指一座临时建筑,“以前那家人很精致,在这里搭建了一个厨房和厕所。说实话,如果不是我家在那里住习惯了,都想换到这里来。虽然这么做后院小了些,种不了那么多菜,但不用去排队上厕所。”
何娟笑着说:“各有各的好处。厕所每天上不了几次,菜却是一日三餐都少不了的,少了还要花钱买。”
杜主任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
趁她们在后院拉呱,秦淦西爬上二楼,二楼的结构和一楼一模一样,也是三间成串的房子。
首先来到后院那间,他突然想清楚了,人家把厨房搬出去,应该是这一间太热的原因,因为这一间没有摆放过床的痕迹,却有明显的坛子底印记。
下来后,他问杜主任,到哪里可以请到捡瓦的人。
杜主任马上回应,街道有一个专门的人做这些,不过钱要自己掏,像这一进的屋子,需要两块二毛钱。
秦淦西当即请她安排一下,自己下午去找。
骑车往医院走的途中,何娟叹道:“有了工作,却要住这屁眼大的房子,有得有失啊……不过挤一点总比天天干红薯米好。这几年的干红薯米越来越多,继续下去只有红薯没有米了。”
“妈,你这话有点反动啊。”
“有谁听到了?”
“我啊。”
“你不能算。淦西,我们把家里的床搬过来,要费很大的功夫。即使楼上打地铺,楼下也有两张床呢。那么多坛坛罐罐要搬,头疼。”
秦淦西之前还没想这样的问题,她这么一说,确实有很多东西要办。
空荡荡的房子,要住这么多人,需要搬多少东西进来?
也不知道这周围有没有现成的卖,不然就可以省去很多功夫。
想到这里,他马上想到存款,还是太少了啊。
但他还是试探着说:“如果便宜,不如在这边买一些,老家的,回去后也是要用的。”
不能拆了东墙补西墙。
把老家的搬过来,让这里能不睡地铺,结果回去还是要睡,那就不美了,老家可是泥土地面,容易得风湿。
何娟叹道:“我知道要用,可钱不凑手啊。”
“没关系,先让大家在二楼打地铺,我努力一个暑假后,把东西置齐,到时候就好了。”
“如果一个暑假就能置齐,那就不会有问题。你们爷爷奶奶和姑奶奶也需要人陪,他们就呆在那边好了。那边的条件比这边好,有利于他们学习。”
秦淦西忽然“嘶”了一下,何娟连忙问怎么了。
他应道:“没什么,只是感叹置办一个家不容易。”
其实他是看到储藏空间里还有一根大木头,如果把这根大木头锯成木板,那就只需要买床架子,可以省不少的钱,且即便是一楼打地铺也没事。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没有随手捡起那根树,他就不会有木板,虽然消耗了半个功勋点,但家里所有床的木板都有了……应该还不止,可以做更多的东西。
“哪天要去山里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干树,把家具全部做成新的。队里有木匠在外面干活,完全可以请他们。如果把木板、木条等准备好,工钱是不需要多少的。”
看到那根树,他便开启了新思路,格局一下子打开。
何娟不知道他所想,还在说:“一个家看起来东西不多,但真正清点起来,还是不少的。我们那个家,开始只搭起一个架子,把墙壁弄好,其它东西都是陆陆续续置办的,一直弄了三年,才有现在的样子。”
秦淦西问道:“妈,如果我们买来木料,只请木匠来加工,把桌椅板凳全弄好,需要花多少钱?”
“这个没法算。东西有多有少,我只知道师傅一天要八毛,还要管饭。”
“这样,我去联系买木料,木匠只来加工,反正他们暑假住在家里,也不急来住。您把要做的家什统计一下,然后问问老木匠,需要哪些材料,每一样需要多少。”
“你能弄来木料?”
“我们有几个人,他们的路子很广的,想来应该可以。”
“那我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