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番短暂却惬意的休整,众人倦意渐渐消散,精神也重新焕发起来。
李中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他在营地中来回踱步。
时不时望向远方,像是能透过层层沙峦看到那片令他魂牵梦绕的树林。
终于,他再次出声催促。
“走走走,小夏,快带我去看看那些树苗,我都等不及了!”
夏天欣然应允,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嘞,李老师,这就带您去。”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老坑宜林地的方向进发。
大家的脚步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塞罕坝往日的寂静。
大学生们兴奋地讨论着即将见到的树苗,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憧憬。
随行的工作人员则有条不紊地整理着工具。
“李老师,您瞧,那边那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就是咱们已经存活的树苗。”
夏天抬手指向前方,眼中满是自豪。
那眼神就像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这些可都是用坝上育的苗栽种的成果,每一棵都来之不易。”
“从最初的选种、育苗,到后来的栽种、养护。”
“都是我们林业局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结果。”
夏天缓缓说着,思绪飘回到那段艰苦岁月,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李中望着眼前茁壮成长的树苗,眼眶渐渐湿润,激动地说道。
“好啊,好啊,小夏!”
“真是英雄出少年,了不起啊!”
李中的声音微微颤抖,那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触动。
语气里满是对夏天的赞赏。
他缓缓上前几步,轻轻抚摸着一棵树苗,感受着它蓬勃的生命力。
仿佛透过这些树苗,看到了塞罕坝未来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象。
武延生站在一旁,看着不远处的树苗,眼神有些发愣。
他怎么也没想到,夏天真的在塞罕坝种活了树苗,心里满是不甘,暗自嘀咕。
“这狗日的夏天,运气怎么这么好。”
他依旧不愿承认夏天的能力,固执地将这一切都归结为运气。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眼神中闪过一丝嫉妒。
可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心里默默较劲。
夏天接着说道。
“还有一块宜林地,也有100多棵树苗成活。”
这话一出,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巨石,瞬间引起一阵波澜。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讶与兴奋。
“不过距离这里有一段距离,李老师,您看咱们还去看吗?”
夏天礼貌地询问李中的意见。
眼神中透着关切,担心长途跋涉会让李中太过劳累。
“去,为什么不去!这么振奋人心的成果,说什么都得去看看!”
李中爽朗地大笑,毫不犹豫地让夏天带路。
他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力量。
于是,夏天又领着众人朝着北面山坡宜林地的方向前行。
一路上,大家的热情丝毫未减,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塞罕坝的未来。
一到地方,眼前的景象再次让李中惊叹不已。
这片宜林地的树苗虽然没有老坑那边的茂密。
但每一棵都挺拔向上,充满了生机。
李中夸赞话语毫不吝啬的对着夏天说。
“好,太好了!”
“小夏,你可真是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
“这就是目前长势比较好的一片地方。”
夏天介绍道。
“还有一片地方,是前一段时间才刚刚种下去的。”
“根据我的初步测算,大概能存活100多棵。”
“什么?还有?”
李中满脸惊讶,不敢置信地问道。
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的认知里,能在塞罕坝种活一批树苗已经是奇迹,没想到还有更多的惊喜。
“是的,就是前一段时间种下去的一批树苗。”
夏天肯定地回答,语气中透着自信。
这下,一旁的于正来也震惊了,忍不住问道。
“小夏,这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坝下的树苗在塞罕坝种不活吗?”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作为在塞罕坝深耕了几年的于正来。
他深知塞罕坝的恶劣环境对树苗的考验,这个消息对他来说太过震撼。
夏天笑了笑,耐心解释。
“三个月前,武延生同志从林业部申请了棵树苗。”
“冯程同志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于局长,您还记得那棵镇风神树吗?”
“当然记得,可这跟那棵树……”
于正来话还没说完,突然恍然大悟。
“小夏,你们该不会是把树苗种到了那棵树的周围吧?”
“bingo,于叔,您猜对了!”
夏天笑着说。
“我认真考虑了冯程同志的提议,觉得可行。”
“就跟武延生同志要了500棵树苗去实践。”
“毕竟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试,成活下来的足足有126棵,剩下还有58棵,估计也能存活。”
夏天自信满满,虽然还没收到系统提示。
但凭借经验,他坚信自己的判断。
“太好了!”
于正来激动得满脸通红,双手紧紧握住夏天的手。
“走走走,快带我们去看看!”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眼神中满是期待。
恨不得立刻飞到那片树林,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好!不过镇风神树距离这里有点远,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得骑马去。”
夏天抬头看了看天色,又转向李中,关切地问。
“李老师,您的身体能行吗?”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担忧,毕竟李中年事已高。
骑马长途跋涉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放心好了,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
李中笑着摆摆手,眼神中透着坚定。
“为了看看这些树苗,这点辛苦算什么!”
他的笑容里充满了对林业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