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屋吃过早饭,温月拉过楚一山的手把脉,一边问:“哥,你平时有没有头疼过?”
楚一山摇头,有些警惕的看她:“没有呀,我不用吃药。”
之前学的“季九针”里面,有一种针法就是通过对脑部穴位的刺激促进脑神经的修复,但最好是在刚刚受损的时候。现在已经20多年了,也不知还有没有效。
她想了想,现编了一个故事,对老爷子说:“爷爷,其实我大学的时候救了一个老大夫,跟他学了好几年的中医。”
说完,又拉过老爷子的手,也给他把了一次脉。
老爷子身子倒是还好,但因为常年干活,吃的又比较节省,有一点轻微的营养不良,另外就是口鼻有些长期的炎症,偶尔会无故发痒和打喷嚏,以后通过药膳慢慢调养也就行了。
温月先说了老爷子的情况,老爷子听她说的都对,倒是眼神一亮。
她又继续说:“那个老大夫有一种针灸法,叫‘季九针’,其中一种针法可以一定程度的修复脑神经,您看,要不要给哥哥……”
“试试”两个字有些说不出口,谁愿意拿家人试试呢。
老爷子却郑重了起来,严肃的问:“你有几成把握?”
温月摇头:“不知道。”
老爷子想了想,又换了种问法:“会治坏吗?”
温月仔细想了一遍,然后肯定的摇头:“不会。”
针灸只是通过穴位刺激脑神经生长,但并不会碰触到神经,加上她有几十年的行医经验,对自己的手法也有信心,不会失误。
就这样,温月就带楚一山去剃了光头,果然,真正的帅哥光头也很帅。
针刺并不太疼,反而是起作用时会出现麻、胀、酸、痛的感觉,楚一山一边玩着手机,一边任由温月给他扎针,老爷子严肃的在一旁观看。
楚一山略微有些不舒服,但温月针灸前就跟他说过不能摸头,加上忙着玩游戏,也就忍着没动,直到半小时后,温月拔下了针,问他还有没有不舒服?
他疑惑的摸摸光溜溜的脑袋:“刚才有,现在没有了。”
温月制定了5日针灸一次的频率,同时又开始给楚一山做补脑的药膳,他这个情况吃药的效果不大了,药膳能充分补充营养反而更好。
同时又在手机上下了几个益智的小游戏,每天早晚都玩一会,也可以一定程度的提升智商。
因为光头出去老是被人问,温月就给他带个帽子,久了大家就习惯了。
楚家果园开始忙活起来,村里这时也终于注意到了他们家的动作。这都是他们家和村里交流不多,而且果园也偏远的原因。
不少人来围观,问他们家怎么突然要建大棚了?
温月见庆堂伯和新叔也在这群人里面,先问了好,才笑着说了今天看的新闻,担心酸雨把果树淋坏。
大家倒不是不信,但大家都觉得这大棚的钱赚不回来。
“你家这果子一年最多也就卖几千块吧?十几万要种多少年果子?”
“就是就是,你们做了这大棚就要白干二十年。”
温月也不生气,只跟他们细细的分析:“叔可不能这么说,如果全国都下酸雨,到时候果子就紧俏了,价格也就跟原来不一样了。更何况,如果果树淋坏了,那得值多少钱,您算算?”
粮食蔬果也一样,让他们自己决定。
那大棚厂家也赶紧说,最近有很多人都担心这个酸雨,订做大棚的也多了不少。
温月又拉了庆堂伯和新叔,叫他们要做就早点定,等过段时间想做的人多了就要排队了。
新叔家也是一片果园,而庆堂伯家比较靠近山下,就是在地里种菜,没有建大棚。
新叔也心疼自家果树,决定要做,庆堂伯则是觉得地里的菜收了就行,没果树那么值钱,还在犹豫。
村里人多是中老年,但有些还是脑子活的,知道什么东西稀罕了,价格自然就贵了,最后也有十几户愿意做大棚,其中就包括新叔,其他人还想再考虑考虑。
那大棚厂家大喜,说要给温月回扣,温月拒绝了,她想了想说:“要不你们把我家后院也做个大棚吧,算是赠品如何?”
后院大概有一亩多点,养了五只鸡,一小片空地上搭了个葡萄架子,其他都是种的蔬菜,温月之前确实是算漏了后院的菜园子。
一亩多地的大棚只需要几千块,厂家的成本还更低,他们很痛快的答应了。
至于山下的水田为什么不做,那是因为全村的地都在一起,温月一家做了太显眼了,反正他们家也不缺粮食,还是随大流吧。
18亩地的大棚,其实是5个棚子。厂家派了3个小队来加紧建造,最快也要三十天。
怕山上流下来的酸水浸入他们果园的土壤,温月又和老爷子商量,在果园外围挖了一圈半米多深的排水沟,她还去县城买了几车砖块和水泥,和老爷子还有楚一山一起,砌砖块抹水泥,将水沟糊得平整严实。
随着时间渐渐过去,酸雨云开始扩散向全球,一周多后,新闻越来越多的提到酸雨,开始提倡大家多建大棚了。
村里又有更多的人想要做大棚,但这时候各大大棚厂家都接到了不少订单,他们要做就得排队,至少要一个月后才能轮到他们。
有些人咬牙答应了,有些人却等不了,想去问问别的厂家,或者又觉得可能没那么严重,干脆就不做了。
就在这段时间,那些从沿海撤离的人终于也出现在了平金县。
全国有一亿多人从沿海撤离,听说国家还给了一些补助。
虽然以后还会重建城市,但那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大城市迁移,但也有一些小城市和村镇的人愿意到他们这种小县城来。
要么是有亲戚朋友在这边,要么是来过,有什么缘由觉得还不错,总之,平金县也来了不少人,县城热闹了不少。
甚至连靠坡村都多了3户人家。有两户是以前赚了钱迁出去的,现在又想回来了。
国家对这些撤离的人有扶持政策,他们很快就落了户回来,还申请了宅基地准备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