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掌柜觉得,这紫家上下,要说和紫宝儿长得最相像的,那非紫五郎莫属。
一样灵动的丹凤眼,那鼻子、嘴巴,甚至是脸部线条,都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任谁见了,都不得不在心里感叹一声血缘关系的神奇。
“你也和任小子在一个学堂读书?”
“对啊。”紫五郎点头。
“楚伯伯,咱们不单单是在一个学堂,还是住在同一个寝室的呢。”任红涛不无得意地说道。
“哦?那感情好,你们可得互相照应着点儿,互相督促着,好好用功读书啊!”
“知道了,知道了,您就和我家老爹一个样。”
就连说话的语气语调都是一毛一样的。
楚掌柜被任红涛的话逗得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他转头朝着后厨方向喊道:“古东,简单上点饭菜,让几个孩子吃点东西。”
“好嘞,马上来。”古东放下手中的抹布,满脸笑容地回应着。
四人闻言,连忙摆手道:“不用,楚叔叔,我们吃过晚食了。”
“忙活这么长时间了,吃那点东西早就消化没了,再吃点。”
“真不用,楚伯伯,我们请假时间有限,是顾衽兄有事要找您,我们才跟着一起出来的。”
“嗯?什么事?”楚掌柜吃惊地看向紫五郎。
“是这样的,楚叔叔……”
紫五郎就把事情简单地跟楚掌柜说了一遍:“楚叔叔,您方便给我家里送个信儿吗?”
一旁的任红涛、王楚歌、展武清三人也是目光灼灼地看着楚掌柜。
就怕他不答应。
“嗨,还以为什么事儿呢,”楚掌柜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就爽快地说道,“本来就打算明天去趟你们梧桐村,正好跟你阿爹他们说一声。”
“太好了。”王楚歌拍着手,原地起跳。
任红涛和展武清也是很高兴,没想到这么顺利。
不都说紫顾衽家境贫寒的吗?
如果家境贫寒,能跟福源酒楼的掌柜这么熟悉?
如果家境贫寒,还能让福源酒楼的掌柜亲自登门拜访。
传言终究是不可信的!
福源酒楼可是北元镇最大、生意最好的酒楼。
紫五郎从背包里取出纸笔,还没开始用,就被任红涛眼疾手快地一把给夺了过去。
“顾衽兄,这又是什么?”
有了新式书包之后,他就对紫五郎手里的东西感兴趣了。
王楚歌和展武清听到任红涛的惊呼,也不由自主地靠了上来。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任红涛对王楚歌和展武清说道。
两人端详片刻,摇摇头。
“这是炭笔。”
紫五郎边说边把炭笔从任红涛手中拿了过来,随便在稿纸上划拉了几个字。
“炭笔?”王楚歌夸张地说道,“这么好的东西,都不知道要分享的吗?”
关键是携带方便啊。
不像墨汁,放在包里,还要随时担心会不会洒掉。
紫五郎无奈叹了口气,他跟他们虽然同住一屋,但关系也没好到要分享东西的地步吧。
如果没有这款书包,他们还是见面也只会点头的程度,哪里能够结伴同行?
“我不管,我也要。”任红涛耍赖般地说道。
“我。”
“还有我。”
王楚歌和展武清赶紧举手示意。
千万可不能落下他们。
紫五郎没办法,点头说道:“我会一并写在手书里。”
“太好了。”
“你们赶紧想想自己要什么图案,绣在背包上。”紫五郎提醒道。
“不用想,我现在就告诉你,”王楚歌上蹿下跳地道,“我想要一只猴子。”
说完,他还做了一个“嗷呜”的鬼脸,上蹿下跳的,确实跟猴子一样,逗得几人哈哈大笑。
“我要一只猫,”任红涛单手托着下巴道,“机灵古怪的小猫咪。”
最后剩下展武清了,三人都好奇地看着他。
“我,我再想想。”展武清不好意思地道。
他还从来都没想过自己喜欢什么。
“我就要一串麦穗吧。”展武清思虑再三说道。
“麦穗?”王楚歌古灵精怪地大喊,“武清,你怎么会想到麦穗?”
展武清挠挠头,憨笑道:“我家有一个小食铺,粮食丰收,我家的存粮才会更多,百姓的生活才会更好。”
紫五郎惊诧地看着展武清,没想到他这个同窗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你们都想要多大的?”紫五郎收起好奇心,继续询问。
“我要比你这个大一些的。”
这次最先回答的是展武清,他还边说边比划了一个大小。
紫五郎看着他比划的大小,估摸了下,就提笔记了下来:“麦穗款,高约五十一公分,宽约三十三公分,厚度约二十一公分。”
后面还加了括号,括号里是两个字“参考”。
这个“括号”,自然也是从紫宝儿那里学来的。
还别说,紫五郎用了之后,尤其是在书本上做备注,特别清晰实用。
一目了然。
其他两人也依次说了自己的大小,紫五郎都一一做好记录。
连同他们的爱好一并写在手书里,并让他们亲自核对了一遍。
没有问题,这才折叠起来,交给楚掌柜。
“拜托了,楚伯伯。”
任红涛代表四人,郑重地拜托着楚掌柜。
楚掌柜不由抽了抽嘴角。
如果是不知道的人,还不得以为多大的事呢。
最终,“书包四人组”还是带着楚掌柜给准备的吃食,一路溜达着回到北文学堂。
殊不知,在他们四人一起请假离开之后,在另一间屋子里,赵江河满脸怒火,飞起一脚狠狠地踹在了冯亮身上,嘴里还骂着:“蠢货。”
冯亮毫无防备,整个人一下子就摔倒在地。
他双手撑着地面,低垂着脑袋,额前的头发遮住了双眼,但那从发丝间透露出来的目光,满眼都是浓浓的恨意。
北晖学堂。
紫四郎和小一二三背好书包,下了牛车,同牛车上的紫三郎和五郎挥了挥手,走进了北晖学堂的大门。
此时,正是休沐返校的高峰时间,大门处还有不少一同归来的其他学子们。
叔侄四人身着同色系、同款式的长衫,背着同款、同颜色的双肩包。
紫四郎和小一两人手里还各拎着一个大大的食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