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我们现在把李继迁暂时放一边,等到他再次举刀打劫的时候我们再来欣赏他那时候的勃勃英姿。另外,赵光义现阶段也很忙,他不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浪费在李继迁身上,况且他的手头上现在还有更让他上心的事和人,比如说他的宰相和儿子。

在撇开李继迁之后,赵光义转过头就把宰相吕蒙正给赶回了家里享清福。

公元995年4月,宋朝的吏部尚书兼平章事吕蒙正被罢免宰相之位,他被改封为虽然极致尊贵但却毫无实权的尚书右仆射,参知政事吕端则被赵光义晋升为户部侍郎兼平章事从而成为大宋的新一任宰相且是独相。同时,另一位参知政事苏易简也被请出了中书省改任礼部侍郎,他留下的空缺则由翰林学士张洎来填补,张洎以给事中之职并参知政事。如此一来,中书省的宰相就成了吕端,而寇准和张洎则为参知政事。

张洎,这个南唐后主李煜曾经的宠臣、这个南唐的降臣终于爬到了其在宋朝官宦生涯的顶点。为了等到这一天他可是努力了好久,他先是对比自己小了好几十岁的寇准百般恭顺并最终以出色的演技让眼神不怎么好使的寇准对其大为欣赏,然后他又对自己曾经的同僚但后来却升任参知政事的苏易简多番挑错和指责,最后在寇准的举荐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中书省成为了大宋的宰辅重臣。好在此人是“生不逢时”,如果不是有吕端和寇准这两个根正苗红的大臣压制着他,那他这个南唐的降臣恐怕真的会把大宋也给整成第二个南唐。

赵光义在免去吕蒙正宰相之职的时候对吕蒙正进行了一番好言抚慰:“你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宰相了,朕看你也累得够呛,你还是先去歇一歇,让吕端来替你担当一阵子。”

吕蒙正这一次之所以被罢相,很多人都给出了各自的解读,但我个人认为赵光义会这样做的原因很有可能还是跟即将进行的立储大事有关。赵光义始终认为吕蒙正跟自己的那个已经死去的二儿子赵元僖走得很近,而现在的准皇储是他的三儿子赵元侃,他现在正琢磨着要给赵元侃正式加封为皇太子,如此一来吕蒙正显然不适合继续待在宰相这个位置上。

吕端刚一出任宰相,赵光义就给了他一份前人所不曾有过的的殊荣,赵光义下诏:自今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奏闻。

吕端这一下子就成了当朝第一红人,但这个老头儿的政治智慧可不一般。他很快就把寇准的地位拉到与自己对等的位置,寇准此时是他的副手,可他向赵光义建议由自己和寇准轮流着掌印和押班,遇有军国大事可一道升都堂。简单说就是,他和寇准名义上还是上下级但实际上却是平级且权力同等大小。吕端这样做还是因为考虑到要照顾寇准的感情,正如前面所言,寇准虽然在年龄上来说是吕端的儿子辈,但寇准的资历摆在那儿,寇准当枢密副使的时候吕端还在开封府当判官。老同志如此团结年轻人,这一点实属难能可贵,而这也正是吕端的老辣精明之处。

就在赵光义改组中书省之后不久,一个女人的突然死亡让他如释重负,而这个人便是他哥哥赵匡胤的皇后宋氏。

当年赵光义在登上大位之后便立即给自己的这位皇嫂加了尊号——开宝皇后,但随后他的一系列举动却让人大惑不解。他先是在公元977年让宋氏迁居西宫,然后又在十年之后让其迁居东宫,而在宋氏病重期间他又像是发神经似的让其迁居到已故的燕国长公主(赵匡胤的妹妹)的故第,直到最后死于此地,如此折腾一个寡妇也不知道赵光义用意何在。

以上这些倒还不算什么,最让人不解的是,宋皇后死后她的灵柩竟然被安置在普济佛舍,既不尽快入土为安更不让其与赵匡胤合葬于永昌陵,其神主牌位更是未被放置于太庙,如此所为就好像是宋氏曾经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重罪以至于死后连赵氏宗祠都不能进。直到两年后赵光义才命人在赵匡胤的永昌陵以北挖了个土坑把宋氏给下葬,但其灵位还是没有放入太庙而是放置于别处。等到几十年后,当赵光义的玄孙神宗皇帝登基之后,宋氏才得到了她作为一个皇后所应有的礼遇——神位迁于太庙。

还有更让人不解的,作为曾经母仪天下的太祖皇帝的皇后,在其死后赵光义非但自己不为皇嫂服丧,他甚至下令朝臣也不得为宋氏举哀成丧。这个女人不但死的时候身边冷冷清清(她没有子嗣),就连死后也是无人奔丧,堂堂大宋朝的皇后在其死后待遇竟如同一个普通的宫女一般。如此所为别说是在注重礼仪的皇室,就连普通的百姓家庭也是难以见到,这一切都是为什么?难道就因为当初宋氏选择拥立的皇位继承人是赵德芳而不是他赵光义吗?

事后来看,宋氏之死其实很有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就在她死后几个月,赵光义的三儿子赵元侃被正式册立为太子,而赵光义也在一年多以后驾崩,这个时间点怎么会这么巧?我甚至因此而阴暗心理发作很是怀疑宋氏是否是正常死亡,这就像后来清朝的慈禧太后用尽手段也要让光绪皇帝死在自己的前头,哪怕只是早死一刻钟也行。

赵光义虽然心理和行事都极具阴暗特质,但这个人还是要脸的,而且是极度要脸。他的皇位本就得来不正,赵匡胤的孙子此时也渐渐长大,可他显然不准备把皇位归还给他哥哥的子孙,但只要宋氏还活着他就不好意思册立赵元侃为皇太子——婊子他要当,但牌坊他更要立。可是,他深知自己即将命不久矣,立储之事他不想也不能再拖下去了,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宋氏赶紧去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猜测。不过,赵光义对宋氏后事的处理和安排不但在后世引起了极大的非议,就在他只手遮天的当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满朝的公卿大臣不敢在公开场合说什么,但私底下却是舆情汹汹,可叹的是,这也仅仅只限于私底下的窃窃私语。

这到底是怎么了?这些熟读诗书整天把礼义廉耻挂在嘴边大宋士大夫们是怎么了?要知道这时候的宋朝是不缺敢于向皇帝提意见甚至是公开让皇帝难堪的直臣,虽然吕蒙正现在不在朝中,可个性刚直且敢于直言的寇准还在,但他却对此也是噤若寒蝉。为什么?因为寇准的身份太敏感了,他根本不敢在这件事情上为宋皇后说什么话,宋皇后正是他妻子的亲姐姐。

没错,寇准和赵匡胤竟然有同一个岳父!

那么,大宰相吕端呢?很遗憾,吕老头可是个识时务的人,而且当初就有人以吕端容易犯糊涂为由反对其出任宰相,赵光义的回答是“吕端大事不糊涂”。这个评价可谓是一针见血,对于这种虽然有损国体但却不会对国家伤筋动骨的事,吕端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得糊涂——吕端真的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

此时的朝堂上还有一个以敢于直谏而着称的大臣——翰林学士王禹偁。他对于赵光义不许大臣为宋氏服丧颇有怨言,但他也知道这里面的水太深,所以他只是在自己的府中对宾客随口感慨了一句:“宋皇后也曾母仪天下,按照礼制群臣是应该要集体服丧的。”

很不幸的是,他被自己的这个宾客给出卖了,此人直接把这话告诉给了赵光义。赵光义瞬间大怒:别人都知道闭嘴,就你王禹偁嘴多,那好,这京城你也别待了,你给朕滚到滁州去!

王禹偁就因为这句话而被贬为工部郎中兼知滁州。事后,赵光义还恬不知耻地对吕端讲述了他为何要对王禹偁进行贬官,而他的理由竟然是这个王禹偁始终改不了老爱放炮的臭毛病。

宋皇后过世四个月后,赵光义正式下诏册封开封府尹、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兼判开封府,同时,赵元侃被正式改名为赵恒以区别于赵光义的其他几个皇子。

随后,赵光义开始为赵恒配备东宫私人班底,他命前参知政事、礼部侍郎、未来的大宋一代名相李沆以及尚书左丞李至各以本职兼领太子宾客。这二人虽无太子少保或太子太保之类的职衔但实际上就是太子的老师,赵光义还让赵恒从今以后见此二人必先参拜行礼。赵光义对此二人说道:“太子仁孝贤明,正赖卿等辅之以道,事或未当,必须力言,勿顺从也。”

除了这两人之外,赵光义还将一个名叫王继英的人也派去辅助赵恒并对其委以“左春坊谒者”之职。这个王继英曾经是赵普身边的幕僚和属官,当初赵普被贬出京其人生跌入谷底之时唯有这个王继英一直守在赵普的身边,此事让赵光义大为欣赏和感动,他派这样的人前去辅佐赵恒自然也是用意颇深。赵光义深感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他希望自己的这个儿子能够尽快地成长起来并在未来肩负起领导这个国家的重担。

赵恒受封太子之后前去太庙拜谒祖宗并以册封之事相告,回程的路上百姓们争相目睹当今太子的尊容。要知道太子这个东西可是百年未曾有过的稀罕物——自唐哀帝天佑年间以后的这将近一百年里中原王朝连一个太子也没有过,那些后来当上了皇帝的皇二代们诸如柴荣都是以亲王兼开封府尹的身份继承大位。在深宫里被养得白白胖胖且此时刚满二十七岁的赵恒沿途所过之地赢得百姓的万众欢呼,人群之中赞誉四起:“ 真乃社稷之主也 !”

大街上的这一幕被赵光义的耳目告诉给了赵光义,如果你是赵恒的老爹会对此有何反应?是不是会不由得欣慰不已?很抱歉,赵光义对此的反应是暴怒。他把寇准找来直接就是一顿臭骂,在他看来寇准正是当初的那个同意立赵恒为皇储的直接责任人,他对寇准吼道:“ 现在人人都说太子将来会是一个好皇帝,可他现在还没登基呢!他是皇帝了,那么朕又是什么? ”

要说这个寇准的脑子也真的是转得很快,赵光义给出的这个难题被他轻而易举地就给化解了。他当即回道:“ 陛下你之所以选择立皇太子不就是为了给天下百姓选一个好皇帝吗?今天开封街面上所发生的事证明你确实选对人了,此乃我大宋万世之福啊!”

赵光义当场被这话给噎住了。寇准这话让他无法反驳,但他也没法高兴得起来。他让寇准待着别动,然后他走入后宫去找自己的一堆老婆大人们说道此事,谁知道这些女人也都向他称贺,说他这次是真的选对了人。如此这般之后赵光义才大为释怀,他再又出来找到寇准并将其留在宫中一同畅饮,君臣二人最后是大醉而归。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