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980年3月,继上次满城大败之后,辽国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再次发兵十万南下侵宋,而这一次辽军的进攻方向正是潘美和杨业驻守的山西,辽军此次的统帅则是辽国驸马爷萧咄啰以及辽国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一路声势浩大地越过宋辽边境线后,辽军兵锋直指号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雁门关,而此时宋朝这边负责镇守雁门关的人正是杨业。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其地理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省代县以北约二十公里处的雁门山。这是长城上的一道重要关口,在历史上更是有着“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赞誉。此关傍山而立,东西两侧都是绵延起伏的巨型山脉,雁门关以东是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它们直抵幽燕之地直至瀚海为边,雁门关向西则是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最后连接黄河。这里也是中原王朝用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长城防线上的一道重要隘口和屏障,守住了雁门就守住了从山西进入中原的门户,反之则是门户大开。

自战国以来,雁门关就是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民族相互角力的战略要地: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长期率兵驻守雁门关,他曾经更是亲自领兵出关大破匈奴十余万众;秦国一统天下之后,名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出雁门关北击匈奴,匈奴军队大败而逃,秦军趁势收复河套地区并将匈奴的势力逐至阴山之北;汉武帝时期,李广奉命驻守雁门关,飞将军的名号响彻千古;唐高宗时期,名将薛仁贵领代州都督之职负责在此地抵御突厥,曾创下脱帽退敌的神话;到了宋朝,在灭亡了北汉之后,宋辽的边界也就此被推到了雁门关一线,而随着萧咄啰的这一次兵犯雁门,此时负责为宋朝镇守雁门关的杨业也就此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中央。

面对十万辽军犯境,宋军这边也是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此时宋军山西方面的最高军事主官潘美正好就在代州巡视防区,得知敌军来犯,潘美与手下众将决定依托雁门关的天险与辽军展开决战。不过,潘美从来都不是一个只懂得以硬碰硬的猛夫,平灭南汉的过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立足于固守雁门关的同时,潘美也没忘记反击,他命杨业领麾下数千骑兵提前出雁门关走小路隐蔽在雁门关以北的山地之中伺机从背后攻击辽军。

辽军进至雁门关后随即就开始大举攻关,宋军据关力战,双方就此在雁门关前展开激战。在双方杀得难分难解之时,隐藏在山后的杨业带领所部数千铁甲骑兵从辽军的背后突然杀入战场。此时的杨业就如高粱河之战时耶律休哥所做的那样,他率领这一队铁骑如迅雷一般地劈开了辽军的层层阻挡直扑对方主帅萧咄啰所在的辽军中军大营,他要做的是对辽军发起斩首行动甚至是趁势直接阵斩萧咄啰。

面对突然杀出的这一条从天而降的巨龙,猝不及防的辽军瞬间大乱,杨业的数千铁骑在辽军阵中横冲直撞简直无可阻挡,而他们最后竟真的杀进了被重重拱卫的辽军中军大营。极其不走运的萧咄啰这天被死神给盯上了,这位辽国的驸马爷被宋军当场阵斩,辽军的副帅李重诲则是被宋军生擒。

在城关上目睹辽军中军大营被袭之后,潘美下令驻守雁门关的宋军倾巢而出向辽军发动了反攻。遭遇前后夹的辽军在听闻中军大营被袭且主帅被杀后顿时军心大乱,在宋军的全力猛攻之下,已经彻底丧失战斗意志的辽军终于开始全线溃逃,宋军追杀十余里后方才收兵而还。这就是宋辽战争里名垂青史的“雁门关大捷”。

这场雁门关大捷杨业无疑立下了头功,除了斩杀辽军主帅萧咄啰,他的数千骑兵对辽军更是造成了大量的杀伤。这一战杨业所部甚至把辽军打出了“恐杨症”,在往后的山西战场,那些越境挑衅的辽军只要望见杨业的大旗便望风而逃。战后,杨业因功被晋升为云州观察使,同时兼领郑州知州。这个官职看似不怎么样,毕竟离节度使还差了一截,但做个对比我们就能看出个所以然——在白马岭之战中大败辽军的郭进当时的官职正是云州观察使。

至于此战宋军的主帅潘美,他也因为此战而受封公爵——代国公。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聊聊八卦了。

关于雁门关之战,如今在史学界的争议比较大,而在民间就更是让无数的人争得面红耳赤外加唾沫横飞,这些人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这一战宋军的头功究竟是在谁的手里——潘美还是杨业?更离谱的说法是,潘美根本没有参战,此战完全是杨业一个人打的,他以数千人击溃辽军十万人。这事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众说纷纭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明朝的那位伟大的文学家所写的小说《杨家将演义》。

在这部小说面世之前,杨业和潘美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方可以说是彼此都相安无事,而潘美也绝不是什么丧心病狂、嫉贤妒能的潘仁美,无论是在宋朝、元朝还是在明朝,也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方,潘美都是响当当的一代名将。然而,在这部小说面世之后一切都变了味,雁门关之战在经过一些人的臆想和加工之后更是被描述得极为生动且详细。

诸如潘美拒绝向杨业提供援兵并因此而让杨业独自承担辽军的围攻;再比如杨业只带了几百人就突入辽军阵中斩杀了萧咄啰,然后雁门关的寥寥数千守军突然杀出将十万辽军杀得是大败而逃;更有甚者,在有些人的臆想和杜撰里,杨业这一战只是凭借杨家父子数人就杀退了辽军,而且不是十万辽军,而是百万辽军,而且还是在平原旷野之中击退了辽军;再比如杨业为了迷惑辽军便命他的那几百人在山后用战马拖拽树枝卷起滚滚烟尘让辽军顿时集体丧胆。

也难怪,如今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能写出和拍出无数抗日神剧的人比比皆是,那凭什么明朝的时候就不能有抗辽神剧?想想也真的是替杨再兴感到很遗憾,杨业可以几百人击溃十万辽军,可作为两宋个人战力最强的战将,杨再兴同样是以几百人冲击金军十万人大阵最后却全军覆没,如此看来杨业才应该是两宋个人战力最强的超级猛将。不可否认杨业在抗辽战争里立下过显赫战功,只是这种过度地吹捧和美化对杨业本人来说真的是好事吗?难道货真价实的英雄需要刻意去美化才能被称之为英雄吗?

也不知道那些大肆鼓吹杨业在平原旷野里击败了十万甚至是百万辽军的人有没有去过雁门关,在那个崇山峻岭包裹着的战场上何来的能够让十万甚至是百万辽军一字铺开的平原旷野?几千人与十万人正面对决且战而胜之,而且还是野外决战,辽军如果真的这么不堪一击,那么宋朝又何至于有高粱河之败?雍熙北伐时曹彬又何至于遭遇岐沟关惨败?潘美和杨业的西路军又何至于最后被耶律斜轸打得灰头土脸?

再说树枝刮起烟尘这事。请问,杨业带出关的那么一点人一面要向辽军的中军大营发起斩首行动,一面还得派人在山下面搞什么尘土飞扬,那他能派出多少人去整这一出疑兵之计?人少了自然烟尘不够大,人多了又会导致参与斩首行动的人数严重不足,如果是全军先搞烟尘,那么你还怎么去发动需要具备极强隐蔽性和突然性的斩首行动?另外,要想刮起让十万辽军为之而丧胆的尘土,而且这尘土还得飞过高山让远处的辽军清楚地看到并由此而丧胆,那么请问这得要多少人才能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还是那句话,英雄不需要通过美化才能为人所敬仰。某些人被我们所敬仰和称颂并不是因为他善于砍瓜切菜,而是因为他们在强敌面前所遭遇的失败——耻辱的、惨烈的但却也是光荣和壮烈的失败。就拿杨业来说,他能有如今的盛名不是因为他在雁门关如何的神勇,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这件事,他的死亡方式以及这其中的前后过程才是让我们永远将他铭记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再说某些人所坚信的一件事,那就是潘美因为杨业在雁门关之战里立下了大功而嫉恨杨业,然后向赵光义上书细说杨业的诸多不是,而赵光义不但不理会此事还把信拿给杨业看并以此表示他对杨业的无限信任。再请问:赵光义是头猪吗?他会把潘美的“诽谤信”拿给杨业看?

潘美是山西方面的宋军统帅,他这样做让身为部将的杨业今后还怎么在他手下尽心效力?而他又有何面目去领导杨业?赵光义会这么蠢就把自己的一方主帅给卖了?会如此愚蠢地去挑拨二人之间的关系?为公司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部门经理因为嫉妒而写信诽谤手下的一个车间主任,然后董事长高调地把诽谤信拿给这个主任看,这种事会有人做得出来吗?世上会有这样的部门经理和董事长吗?或许真的有,但那绝不会是潘美和赵光义。

另外,潘美是宋朝的开国功臣,更是一位在宋朝统一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灭国级将帅,他此时在军中的官职和地位仅次于身为枢密使的曹彬,单论军功,他甚至比曹彬还要高。这样的一位军事系统里的常委级别且佩戴上将军衔的封疆大吏会跟自己手下的一个顶多是少将级别的下属争风吃醋?杨业可是他的部下,而且无论是战功和威望以及资历,杨业对潘美都得仰视,潘美会如此愚蠢地作贱自己在杨业背后下黑手捅刀子?

退一万步说,如果潘美真的是嫉妒杨业,那在写战报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给杨业请功。请注意:战后的战报通常只有一方主帅才有资格写,可潘美在战报里可是把斩杀萧咄啰、生擒李重诲的功劳都记在了杨业的名下。我们的问题就是:潘美这是哪来的嫉妒?有杨业这样的部下,他潘美偷着乐还来不及呢!

对于《杨家将》的忠实粉丝,我个人认为让他们在这件事上浪费口水和笔墨实在是太屈才,他们应该拿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逐字逐句逐段地去批判指正《三国志》的种种不实之处。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甚至几千个哈姆雷特,而且历史本来就不会只有一种面目,还是那句话说得好——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熊大木先生的《杨家将演义》为什么能够这么火以至于让被正史所肯定的潘美其人物形象和人设都摇摇欲坠?我得出的答案是——熊先生写这部小说胜在他举对了大旗。

抵抗外敌、壮烈殉国,这等英雄人物有谁敢不点赞不佩服?这等人物被奸人所害,那么这个奸人怎么能不让人产生人人得而诛之的咬牙切齿之恨?罗贯中的旗帜也举对了,但罗先生虽然在贬曹尊刘,但是他没有否定曹操的历史功绩和贡献,而且也尽力地展现甚至是褒奖了曹操身上的可取之处。遗憾的是,反观熊先生,宋朝的开国功臣、开疆拓土的一代名将潘美被他改了个名字之后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而且还是一个陷害忠良的卖国贼,甚至潘家全家老小都没有一个好东西。

对此我只能说两个字——格局,正是这个东西决定了罗贯中为什么能写出《三国演义》,决定了《三国演义》为何会是四大名着之一,而熊先生的《杨家将》只能在民间“流芳百世”。可是,熊先生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但成功地让潘仁美遗臭万年,而且让很多的以历史学者而自居的人也成了他的忠实拥趸。如此所为,也真不知道熊先生的祖上跟潘美到底有什么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我们暂时说到这里,后面在杨业战死于陈家谷之时我还会说到这个话题,算是对此的一个总结性发言。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