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风裂裂战气劲,铁戈击倭群,
高举帜卷万重云,屹屹川蜀军。
抗强虏,除国贼,削寇头兮喋恨血,
东靖海氛,西肃胡尘,日战取功勋。
20军攻克零陵后,追击残敌前进至衡阳,担任粤汉路岳阳只耒阳段、湘桂路柳州至衡阳段警备任务。以此为界,战斗宣告结束。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了《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
8月21日,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奉冈村宁次之命,飞抵芷江洽降。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宁次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
此日后入侵中国的日本军队向中国军队投降,当时在我国战区划分了16个对日受降区来接受日军的投降。
第七受降区为沪宁地区,以第3方面军司令官汤恩伯为受降主官,负责接收上海、南京地区。日军在上海的投降代表为松井太久郎,日军投降部队为l3军、27师团、60师团、61师团、69师团、89独立旅团、90独立旅团,集中地点在上海,办理投降地点在上海。在南京附近的日军,由侵华日军十川次郎为代表向中国部队投降。日军部队为第6军、第3师团、34师团、40师团、161师团、13飞行师团,集中地点在南京,办理投降地点在南京。20军并没有随3方面军司令汤恩伯赴沪宁地区接受鬼子投降,杨干才军长奉命先在长衡地区驻扎。
抗战结束后,杨志的特战团被杨师调往贵州驻扎,供卫黔贵地方。而杨汉烈早在1945年初,在杨帅担任贵州省主席时,就全然不顾其极力反对,强行把他调至贵州省保安司令部担任教导团上校团长,后任贵州省保安第2总队少将总队长,在11月的时候又改编为整编第79旅(即后来的79师),杨汉烈又成了少将旅长,1947年任贵州省直辖区保安司令。同年秋,任重庆市保警总队总队长。
此期间杨志的特战团也扩编为独立师,对于独立师,杨帅不惜花费重金,全部购置美制装备,打造了一支机械化部队,有三个配备野战炮连的步兵团、一个榴炮团(含两个105榴炮营和一个155重榴炮营)和一个配有卡车、摩托车的机械化辎重团(负责全师的兵员运输和后勤运输),还有师部的警卫团、侦察营、通讯营及师部医院等,人数接近两万人,人数和装备相当中央军军级部队,甚称奢侈之极。杨帅毫不犹豫任命杨志担任中将师长(职务军衔)。杨帅私下对杨志说:“杨娃儿,我算是对得起你抢来的金子啰。”杨志为此只好拼命训练部队,给手下灌输大兵团、机械化作战模式和战略战术,提升官兵们的作战素养,赋予独立师相匹配的战斗力。
其实杨志心里清楚,杨帅是要让杨汉烈继承20军这个传家宝的,为了补偿杨志,才不惜重金为其打造一支劲旅,同时也是为日后杨汉烈担任20军军长提供支持和保护,毕竟杨汉烈过于年轻,威望不足,恐镇不住那些军中老人。
1946年6月?,蒋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从而发动了全面内战,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爆发?。
内战爆发后,许多国军将士不愿参与内战,对加入前线战事都阳奉阴违。但这时任20军军长的杨干才却是个“反共”分子,早在1935年,杨干才任20军第1混成旅第3团团长,就率部“追剿”红军,因功升任副旅长兼第3团团长。川军改编后,杨干才升任第20军134师402旅旅长。
虽然,杨干才随20军参加过武汉会战、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湘鄂桂会战、桂柳会战等诸役,颇有斩获,升任第20军军长。但是,在1946年秋,杨干才还是接受了老蒋命令,20军133师和134师被整编为整编20师。同年10月,他就率整编20师赴山东临城“剿共”。
1948年6月,因反共有功,杨干才兼任第10兵团司令官,驻襄樊。兵团创办未就,即被白崇禧、宋希濂剥夺兵团司令一职,8月,以第10兵团为基础,组建第14兵团,杨干才兼任副司令官。9月,杨干才晋陆军中将衔。
淮海战役爆发徐蚌会战时,就在黄维兵团被围,邱清泉、孙元良兵团向符离集攻击受阻的同时,蝴蝶的翅膀再次扇动起来,驻守襄樊的20军军长杨干才,同时接到了三封同样内容的电报,分别是国防部、华中“剿总”白崇禧和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的,内容是要抽调他的第20军经汉口、浦口,运蚌埠,加入徐蚌会战。
此时第20军隶属华中“剿总”司令部(总司令白崇禧)和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其编制是:军长杨干才,副军长伍仲严,参谋长胡显荣、任敬修。下辖:
第134师,师长李介立,副师长朱泰安,参谋长叫吴文光,下辖第400团,团长陈志远;第401团,团长蒋国钦;第402团,团长杨德儒(军长杨干才的儿子)。
第135师,师长景嘉谟,副师长肖传伦,参谋长席应信。下辖第397团,团长陈德邵,第398团,团长熊幕岳,第399团,团长何学植。
杨干才接到电报之后,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急忙召集主要军官,分析得失利弊。
副军长伍仲严叹了口气,说道:“总统命令,恐怕徐蚌是火炕,我们也得跳啊。自从刘总司令(指刘湘)去世之后,我们川军,一盘散沙,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根本扭不成一股绳,在老蒋那里,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了。”
参谋长胡显荣也摇了摇头,说道:“德公(指孙震)都没有办法,两个军都开过去了,还有一个余锦源。嘿,还有老廖(廖敬安)那个师,王泽浚那个军,早完了,有什么办法啊。再看看,黄百韬的人马,可全是美国人的装备啊,不也照样完了。老蒋要完蛋,我们跟着完蛋就是了。”
第134师师长李介立却笑了起来,说道:“两位是不是太悲观了些,我看事情还没有到你们说的那种地步。首先,蒋要调我们,是要经过健公(白崇禧)和宋长官(宋希濂)同意的,这一点,肯定不会错,要不然的话,蒋也不会同时给他们发电报了。如此说来,便有了回旋的余地。对白健公而言,他早已料到徐蚌必败,再投入三五个军,照样翻不了盘。而他们桂系,要搞什么备战求和,那就意味着,要抓军队、搞资本,我们第20军,虽说资本不大,那也是一个完整的军,战斗力不比宋希濂新组建的那几个军差。其次,襄樊为武汉之门户,把我们调走了,谁来接替我们?白健公此时手中的兵力,也不多嘛。再次,我们跟着他们桂系,在桂柳反攻战中合作很好,那也是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公用起来十分放心。因而,我敢断定,健公不会放我们走。因此,对于调动,我们暂时不表态,同时又向健公表忠心,此事或可扭转矣。”
杨干才笑了,说道:“行,就这样干,立即给白长官发电报。”
李介立又笑了,说道:“杨军长,我看,你还是亲自去一趟武汉的好,有些话,电报上是不能说的啊。”
众人笑了起来,看来,第20军这场危机即将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