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德里红堡。
在那豪华奢靡的宫殿之中,气氛却异常凝重压抑。印度帝国皇帝威廉一世,正躺在奢华的龙床上,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床边,一众大臣和皇室成员皆屏气敛息,眼睛死死地盯着这位统治印度长达十三年之久的皇帝。
威廉一世缓缓睁开了那双浑浊的眼睛,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了首相的脸上,声音虚弱却又带着几分威严,问道:“如今国内局势如何?”
首相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国内总体还算平稳。只是近来有些民众对税收政策颇为不满,时有小规模的抗议发生。不过,我们已经派军队前去维持秩序,定能将这些小麻烦迅速解决。”
威廉一世微微皱了皱眉头,不悦地说道:“税收的事情,要谨慎处理。如今这印度帝国,可离不开税收来维持运转。但也不能把百姓逼得太紧,否则一旦激起民变,那可就麻烦了。告诉那些收税的官员,别太过分。”
这时,一旁的财政大臣赶忙上前一步,说道:“陛下放心,我们已经在调整税收策略了。会在保证帝国财政收入的同时,尽量减轻百姓的负担。”
威廉一世轻轻点了点头,又把目光转向了军事大臣,问道:“军队方面呢?边境可有异动?”
军事大臣挺直了腰杆,大声说道:“陛下,军队一切正常,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边境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我们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周边的局势。”
威廉一世听后,长出了一口气,说道:“这就好。这印度帝国,可是大英帝国极为重要的附属帝国,我们必须要保证它的稳定和安全。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
然而,威廉一世的话刚说完,就剧烈地咳嗽了起来。一旁的皇后连忙上前,轻轻为他拍着后背,眼中满是担忧。
等咳嗽稍缓,威廉一世看着众人,缓缓说道:“我这身体,怕是撑不了多久了。我走之后,你们一定要辅佐好下一任皇帝,继续维护好印度帝国的统治。绝不能让这帝国在我们手中衰败下去,更不能让联合帝国有机可乘。”
众人纷纷单膝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放心,我们定当竭尽全力,誓死效忠帝国。”
威廉一世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房间里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只有威廉一世那微弱的呼吸声,仿佛在诉说着他这辉煌却又即将落幕的一生 。
两天后的清晨,宫殿里弥漫着沉重的气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威廉一世的驾崩如同一场风暴,席卷了整个印度帝国,皇室上下和大臣们都沉浸在悲痛与不安之中。
皇室议事厅内,大臣们身着素服,面色凝重地站在两旁,低声议论着。
“威廉一世陛下在位的十三年,虽有波折,但好歹维持住了帝国的局面,如今他一走,新帝即位,真不知未来会怎样。”一位年迈的大臣忧心忡忡地开口。
“是啊,这局势本就复杂,百姓对税收不满,边境也得时刻提防,希望新帝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旁边的大臣附和道。
这时,大厅的门缓缓打开,新继位的威廉二世走了进来。他身着华丽的皇袍,神情严肃,但眼神中仍透露出一丝初登皇位的紧张。
“诸位大臣,从今日起,我便是印度帝国的皇帝。在我父亲的治下,帝国走过了十三个年头,如今这重担落在我肩上,我定当竭尽全力。”威廉二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
首相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老臣定会全力辅佐您。只是当下国内局势有些棘手,百姓因税收之事怨言颇多,军队维持秩序虽能解一时之急,但长此以往,恐生变故。”
威廉二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税收关乎帝国财政,却也不能不顾百姓死活。传令下去,暂停部分地区的增税计划,让各地官员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真实需求。”
财政大臣面露难色,上前说道:“陛下,这税收若有变动,帝国的财政支出恐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军事开支和皇室用度……”
威廉二世看向财政大臣,目光坚定道:“财政之事,你再仔细核算,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军事开支关乎帝国安危,不可轻易削减,但皇室用度可以适当缩减。我身为皇帝,不能只图享乐,却不顾百姓疾苦。”
军事大臣站出来,朗声道:“陛下圣明!军队已时刻待命,边境局势虽目前稳定,但我们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维持军队的物资供应,还需财政方面的支持。”
威廉二世点头道:“这是自然,军队的物资供应必须保障。但军费的使用,也要做到公开透明,每一笔开支都要落到实处,不可有贪污腐败之事。若有发现,严惩不贷!”
众人纷纷应和。随后,威廉二世又与大臣们商讨了许久,从民生问题到外交策略,事无巨细。
待议事结束,大臣们陆续离开。威廉二世独自站在大厅的窗前,望着窗外的皇宫庭院,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这皇位带来的不仅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未来的路还很长,而他必须要带领印度帝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继续前行 。
威廉二世继位大典结束后,议事厅内,大臣们围坐在一起,气氛却不如想象中那般轻松。
财政大臣率先打破沉默,眉头紧皱说道:“陛下,如今帝国财政有些吃紧,之前为了镇压民众抗议,军队开支增加不少,再加上税收计划受阻,后续资金缺口怕是不小。”
威廉二世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神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不能一味地依靠武力镇压民众,这不是长久之计。当下要重新审视税收政策,先安抚民心,只有百姓安稳,帝国才能稳固。”
一旁的军事大臣面露难色,说道:“陛下,可若是税收减少,军队的物资更新和士兵的军饷发放都会受到影响,边境防御也不能松懈,这可如何是好?”
威廉二世微微点头,表示理解,说道:“军事力量关乎帝国安危,绝对不能削弱。这样,我们先梳理一下军队的各项开支,看看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比如精简一些不必要的后勤流程,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
这时,外交大臣发言道:“陛下,还有外交方面,联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对我们的态度也在观望,我们需要明确立场,制定合适的外交策略。”
威廉二世目光坚定道:“我们印度帝国作为大英帝国的附属,外交上首先要紧跟大英帝国的步伐。但同时,我们也要与联合帝国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无端的冲突。主动派使者去联合帝国,表达我们友好合作的意愿。”
首相补充道:“陛下圣明,不过在与联合帝国交往时,也要警惕联合帝国的渗透,他们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
威廉二世神色严肃道:“联合帝国确实是个大威胁,我们必须加强情报收集,了解他们的动向。但我们不能盲目自大,主动挑起事端,一切行动都要谨慎。”
内政大臣接着说:“陛下,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在眉睫,百姓生活条件亟待改善,这也需要大量资金。”
威廉一世在位期间,在印度各地修了许多铁路、邮局等基础设施,然而和联合帝国相比,还是相差甚远,而且地方的宗教势力太大,修建基础设施的阻力也就大。
威廉二世思考片刻后说:“资金问题我们一步步解决。先从国内的贵族和富商入手,鼓励他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我们也可以向大英帝国申请一些援助,用于民生建设。”
“至于那些地方宗教势力,我不相信他们真的会把教义当宝,我们要给他们一些甜头,让他们大力支持我们修建基础设施。”威廉二世又说道。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议事厅内的气氛逐渐变得积极起来。威廉二世深知前路艰难,但他决心以谨慎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印度帝国走向稳定与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