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瑶只能起身去给他开门。
傅怀义穿着一件军大衣,手里还提着一只箱子。
他裹挟着寒风进来,穿着单薄的林玉瑶冷得一哆嗦,赶紧缩回被子里。
“什么事啊?你提的什么?”
傅怀义把门关上,还反锁上。然后拉了张凳子坐在她床边,把那只箱子放在床头柜上就开始鼓捣。
“这什么呀?”
“我的家当。”
他的家当还真拿来了?
“这箱子好特别呀,怎么半天鼓捣不开?”
“军用保险箱,是复杂一些。”
听他这么说,林玉瑶也安静下来,聚精会神的看他鼓捣那只箱子。
鼓捣了好一会儿,终于咔哒一声开了。
箱子打开,里边放一些现金,存款票,粮票布票各种票……金条玉器古钱币……还有成套的纪念钞票,邮票等等。
别人的家当就是钱,他的家当还挺丰富。
他拿出存款票和现金道:“钱就这些,加上你的,估计勉强够买套大房子。”
说着,他又拿上那些纪念钞和邮票说:“这些东西也值些钱,但是卖出去容易,将来想要买回来可就难了。”
纵然林玉瑶上辈子没富有过,但她也知道这些东西将来是很值钱的。
“不卖,留着。”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然后他又拿起那两块金条说:“这个也不能卖,咱们结婚的时候给你打一套首饰。”
林玉瑶:“有多少?”
“不多,两百克,不做大件应该够了吧。”
天,两百克,当然够了。
“你为什么要存黄金啊?”
莫非这就是他存的老婆本?
“不是我存的,是我奶奶去世前给我的。本来挺多的,我卖了买了车,平时开销……咳咳,我平时开销有一点大,不过以后咱们的钱你管着,我就不不花了。”
她就对那个本来挺多感兴趣。
又问了句,“本来有多少?”
他比划了一下。
林玉瑶惊讶道:“十根啊?”
傅怀义点点头。
这可是一根一百克的呀,他本来有十根,然后现在只剩下两根?
他才多大啊。
工作后不问他爸妈给钱,那工作前他肯定是爸妈养着的。
也就是说,就这四五年间,他花掉了八根?
这还不算他的工资。
这开销哪里是有一点儿大,这是有亿点大好吧。
原本林玉瑶还有些自卑,觉得自己可能配不上他。
现在嘛……
等会儿,她算算账。
“你一月工资一百多?”
“今年涨了,二百。”
好吧,那一年就是二千多。
前面几年没这么多。
工作不到五年,就给他算五年吧,其实工资没多少的。
给算五年的工资,估摸着大几千块。
林玉瑶问:“你工作这几年,拿了七八千块的工资?”
她是按照陆江庭的工资来算的,估摸着他们差不多,
傅怀义算了一下说:“差不多,偶尔有点儿奖金。”
所以工作几年七八千,还不如她花几个月写一本书赚得多呢。
“那这里的两万多是……?”
“前些年我读书,爸妈补贴我不少。当时在学校管理严格,几乎没什么消费的机会。卖金条又剩了一些没花完,所以就这些了。”
奶奶给他的金条是这么花的吗?
也不知道奶奶当初咋说的。
所以他跟自己一对比,算是赚得少花得多。
这到底谁高攀谁呀。
想到这儿,一直压抑着林玉瑶的那股自卑感荡然无存,她突然就自信起来了。
“那挺好的,不过你这花销确实比较大哈。”
照这么个花法她根本养不起。
“你一个人就罢了, 要过日子可不能这么花的。”
傅怀义:“听你的,这保险箱也给你了。”
林玉瑶试着提了下,真沉,都提不动。
“放银行吧。”她记得银行是有私人保险柜的,交年费,
“这房子又不是我的,是租的房东的。潘毅能爬进来,换个人也能爬进来,没准儿房东还有钥匙呢。小心连着箱子都丢了,不安全。”
傅怀义有些心虚,应了下来。
“那你去存吧。”
“我去存?”
“嗯,你看我这手漏财,放我这里,没准儿等买房子的时候又花不少。”
他的手漏不漏财不知道,但他这人肯定是漏财的。
买啥都是好的,还总请人吃饭。
买了自行车又买摩托车,买了摩托车又买小汽车,一般家庭都经不起这么折腾。
林玉瑶盯着他的手看了几眼,看着那手指头就充满了力量感。
这钱就像沙子,握得紧了,可不就得漏么。
……
第二天一大早林玉瑶就去了书店,又来了印刷厂的车,趁着正式上班前把六百套书都装上车,拉着那批签好名的书回去售卖。
当天她又接到宋琴的电话。
“玉瑶,我听说你六百套书昨天全都签完了?”
“是的。”
宋琴就开心了,她手里另一位,每次签书就拖拖拉拉的。
林玉瑶能一天就签出来,说明昨天是加班了。
勤快是好事,勤快能致富。
她富我也富。
“宋姐,就这一批吗?还有吗?”
“先就这一批,咱第一批不能签太多,这样才有一种稀缺性。等这次成功了,以后签名售书的机会还很多,现场签售也得排起来,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林玉瑶想了想道:“还是等名气大些再说吧,要是以后写得不好了这事儿就算了。”
宋琴:“……”
“你这姑娘,不是我说你啊,我发现你总是很悲观。”
是吗?
“你说你年轻轻的,正是朝气蓬勃的样子,凡事应该多往好处想啊。”
林玉瑶笑了笑说:“您说得也对,倒是我自己想岔了。”
“你呀,应该是性格比较内向,害怕抛头露面。要实在不愿意露面也没关系的,保持神秘也是一种吸引方式。”
林玉瑶笑笑,“都听宋姐安排。”
“别说我安排呀,最终结果还得看你自己。其实这名气呀,就像是一把双刃剑。露面有助于炒作,炒作你听说过没有?”
“听说过的。”
在现在还算比较新的词,港味十足。
宋琴笑笑说:“可以啊,这词都知道,我还以为你比较古板呢。要是不露面,那咱们就炒神秘感,时不时的弄些朦胧的照片,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