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平日里虽然表现的与世无争,但他知道他现在唯一的倚靠就只有那位被称为“黑衣宰相”的道衍和尚了。
所以他出了燕王府后,第一时间就去了道衍和尚所在的天界寺。
“师父,燕王世子求见。”
正在禅房里打坐的道衍和尚突然被门外小和尚的喊声惊醒。
他停下了拨弄佛珠的手,脸上露出了一丝诧异。
道衍和尚也很了解朱高炽的为人。
但正是因为他了解朱高炽,所以才对朱高炽突然到访感到了诧异。
虽然现在朝廷的局势对朱高炽很不利,但按照他对朱高炽的了解,朱高炽就算是知道自己要被废黜,他也不会出来求救的。
可现在他却水灵灵地来了。
“快让世子进来。”
道衍和尚朝外喊了一声。
朱高炽在小和尚的带领下,一脸焦灼地走进了道衍和尚的禅房。
“道衍师傅,请你帮帮我。”
朱高炽见到道衍和尚后,立马非常恭敬地请求道。
这是朱高炽第一次亲自来求道衍和尚。
这让道衍和尚心里更加诧异。
“世子。”
“金忠和杨溥犯了不可饶恕的死罪。”
“我也没有办法救他们。”
道衍和尚以为朱高炽是来让他救金忠和杨溥的,轻轻地摇了摇头。
“道衍师傅,你误会了。”
“我这次前来,不是让你救他们的。”
“我这次前来是想让你帮帮我,稳固我继承人的位置。”
朱高炽诚恳地说道。
他此话一出,让一向荣辱不惊,表情淡然的道衍和尚都不由地愣了一下。
他好奇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朱高炽。
心里还有纳闷:“这与世无争的胖小子,今天怎么就开窍呢?”
朱高炽见道衍和尚在打量自己,便主动解释道:
“道衍师傅,我原来以为只要我足够的谦卑,就能换来父慈子孝,兄弟和睦。”
“可现在我却发现,我的谦卑非但没有换来父慈子孝,兄弟和睦。”
“反而换来的是父亲的鄙夷,兄弟的蔑视,手下人的不甘。”
“现在甚至连家人朋友的性命都保护不了。”
“我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了。”
“所以我今日前来求求道衍师傅,帮帮我,让我稳固这继承人的位置。”
“让我有能力保护我的家人和臣子。”
朱高炽说着又向道衍和尚抱拳鞠躬。
“世子,既然你有如此大志。”
“那我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你。”
道衍和尚听到朱高炽的话,脸上瞬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多谢道衍师傅。”
朱高炽又一次向道衍和尚鞠躬致谢。
“道衍师傅,现在老三借着父王的命令,几乎把朝堂上支持我的大臣都给抓了。”
“估计等到老二练兵结束,就会有大臣向父王进谏,废黜我的继承人之位,改立老二。”
“请问道衍师傅,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朱高炽很清楚现在自身的处境,但以他一己之力,他是无法和朝堂上庞大的汉王党势力做斗争的。
“世子,现在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如果我们现在贸然出手,恐怕更会引起燕王殿下的猜忌。”
“所以我认为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道衍和尚一边给朱高炽倒茶,一边淡然地说道。
“以不变,应万变?”
道衍和尚的这句话,让朱高炽觉得跟“坐以待毙”没有任何区别。
“世子,你相信我。”
“我保证让你能安然渡过这次危机。”
道衍和尚见朱高炽对自己的办法有所怀疑,他还特意保证了一番。
朱高炽见道衍和尚如此自信,他也没有其他好办法,只有试试看看了。
于是他起身给道衍和尚再次道谢后,便离开了天界寺。
.......
浙江台州。
一处庞大的校场内,两万名精壮的士兵整齐地排列成多个方阵。
一名教头走到兵阵前面,高声问道:“你们吃的是谁的饭?”
士兵们异口同声地高呼:“吃的是汉王爷的饭!”
教头又问:“你们穿的谁的衣?”
士兵们又异口同声地高呼:“穿的是汉王爷的衣!”
教头再问:“你们领的谁的军饷?”
士兵们再异口同声地高呼:“领的是汉王爷的军饷!”
教头最后再问:“那你们听谁的命令?”
士兵们最后振臂高呼:“听汉王爷的命令!”
“好!”
“甚好!”
坐在校场高台上的朱高煦看着台下的这两万属于他的精兵,高兴的合不拢嘴。
“借着远征倭国的名义,用朝廷的钱,养自己的兵。”
“不得不说,皇兄是真的很厉害呀。”
“也不知道老三在皇兄的指导下,现在把京城搞成什么样了?”
朱高煦又情不自禁地夸赞起了朱允炆,同时又有点好奇现在京城内的情况。
“王爷!”
就在朱高煦对京城情况好奇的时候,两名军士把一名平民打扮的人带了过来。
“汉王爷。”
这个平民打扮的人一看到朱高煦,就热情地上前点头哈腰。
“你怎么来这里了?”
朱高煦转头一看,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平民打扮的人。
他是朱高燧的亲信,时常跟随在朱高燧身旁,是一名锦衣卫千户。
“回禀汉王爷。”
“小的是奉我们家王爷的命令,来给您报喜的。”
这名锦衣卫千户笑嘻嘻地给朱高煦说道。
“哼!”
“老三有什么喜给本王报?”
“难不成他趁着本王不在京城这段时间,又给本王生了个侄子?”
朱高煦斜眼看了锦衣卫千户一眼,揶揄道。
“那倒不是。”
“我们家王爷近日来帮汉王爷肃清了世子一派几乎所有大臣。”
“这是我们家王爷给您的亲笔信,请您过目。”
锦衣卫千户恭敬地从怀里拿出一份朱高燧的亲笔信双手呈给了朱高煦。
“嗯?”
朱高煦听到朱高燧帮他把朱高炽麾下的大臣都肃清了,脸上顿时就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一把将锦衣卫千户手里的亲笔信抢了过来,迫不及待地撕开了。
朱高燧在信上详细地说明了太祖通过朱允炆指导他通过杨溥,撬动整个世子党的过程。
当然,在信上他还是突出地表现了自己的功劳,并不止一次地强调他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朱高煦。
朱高煦看完朱高燧的亲笔信后,哑然失笑。
他在心里暗道:
“老三呀老三,亏你还自称小诸葛,哪里有什么太祖显灵?”
“这一切都是皇兄的功劳。”
“不过,见你这次这么用心,等我登基了,会好好奖赏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