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颖一边格挡敌人的进攻,一边提醒道。
沈玉书会意,长剑反手一刺,正中身后偷袭者的胸膛。
\"多谢提醒!\"
\"围住他们!不能让他们突围!\"
辽金士兵蜂拥而上。
沈玉书剑法愈发凌厉,剑气纵横,所过之处,无人能挡。
他一边战斗,一边指挥:
\"第三队,火攻东面营帐!第二队,准备接应!\"
\"末将遵命!\"
众人齐声应和。
朱颖双刀交错,在月光下划出道道寒芒,一名辽金士兵刚举起长矛,就被她一刀封喉。
\"这些人比我想象的还要弱。\"
她轻蔑一笑。
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火光映照之下,到处都是厮杀的身影。
其他囚犯也各司其职,有的投掷火把,有的搬运物资。
密切配合着沈玉书和朱颖的突围行动。
\"撤!按计划撤退!\"
沈玉书一剑劈开最后一名拦路者,高声下令。
众人闻令,迅速向预定方向撤离,留下一片火海和混乱的辽金军营。
铁骑踏碎夜色的宁静,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沈玉书一行人借着夜幕的掩护,向着西北方向疾驰。
冷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但没有人抱怨。
逃出生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未知,让他们绷紧了每一根神经。
“将军,辽狗追上来了!
”负责断后的士兵惊慌失措地来报。
沈玉书勒住缰绳,回首望去,远处火把点点,正快速逼近。
“多少人?”
他沉声问道。
“约五百骑兵,将军!”
“五百……”
沈玉书眯起眼睛,迅速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五百骑兵,对他们这支疲惫之师来说,依旧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硬拼,只会白白牺牲,必须智取。
“朱颖!”
他高声喊道。
朱颖策马奔到他身旁。
“将军有何吩咐?”
沈玉书在众人面前隐藏了自己大华皇帝的真实身份。
他以一名大华将军的身份指挥作战。
和朱颖的互动也保持着将军与部下的分寸,没有表现出任何特殊的关系。
在整个突围过程中,他始终保持着一个军事指挥官的形象。
让其他囚犯和士兵都心服口服地追随他的指挥。
“你带五十人,正面佯攻,吸引敌军主力。”
“记住,只需虚张声势,不可恋战,待我侧翼突围成功后,立刻撤离!”
“明白!”
朱颖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她性格泼辣,却并非莽夫,深知此时佯攻的重要性。
沈玉书目送朱颖离去,转身对其余人说道:
“诸位,随我从左侧山谷突围!记住,保持安静,不得发出任何声响!”
众人紧随其后,借着夜色和山势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向山谷潜行。
远处,朱颖的佯攻显然已经奏效,成功吸引了辽金追兵的注意力。
沈玉书一行人则趁机绕过敌军主力,顺利进入山谷。
山谷中,怪石嶙峋,树木丛生,崎岖难行。
众人在夜色中摸索前进,不时有人被绊倒,发出痛苦的呻吟。
“都小心点!”
沈玉书低声提醒,心中却暗暗叫苦。
这山谷地形复杂,易守难攻,若被辽军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发现了一处废弃的猎人营地。
几间破败的木屋,半掩在杂草丛中,虽然简陋,但总算有个落脚之处。
“今晚就在此休整!”
沈玉书下令,众人如释重负,纷纷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大家先休息一下,我来处理伤员。\"
沈玉书环顾四周说道。
\"李虎、王铁,你们去附近打探情况,注意安全。\"
\"是!\"
两名士兵领命而去。
沈玉书走到一名腿部受伤的士兵身边蹲下,轻声道:
\"我先帮你止血包扎。\"
\"多谢将军。\"
士兵咬牙忍痛。
\"忍着点。\"
沈玉书手法娴熟地为他清理伤口。
\"伤口不深,养几天就好。\"
\"将军不愧是神医。\"
旁边有伤兵感叹道。
沈玉书正要说话,突然听到脚步声急促传来。
\"将军!\"
李虎和王铁匆匆跑回,脸色凝重。
\"辽金已经调集大军,在四周搜索,封锁了所有出路!\"
营地内顿时一片哗然。
\"都别慌!\"
沈玉书沉声喝道,目光如炬扫过众人。
\"有我在,定能杀出一条血路!\"
“沈玉书,我有个主意!”
朱颖凑了过来,脸上带着狡黠的笑容。
“什么主意?”
“我们去偷袭辽军的粮草!一来可以补充给养,二来可以扰乱敌军,为我们突围创造机会!”
沈玉书沉吟片刻,觉得此计虽然冒险,但也并非不可行。
“好,就依你所言!不过,此行凶险,你必须听我指挥!”
“那是自然!”
朱颖爽快地答应。
夜深了,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声虫鸣偶尔打破寂静。
沈玉书和朱颖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悄地离开了营地。
朝着探子打探到的辽军粮草方向摸去。
……
就在此时,辽金主营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什么?耶律将军被杀了?\"
一名将领惊得站起身来,茶盏跌落在地,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营帐内,萧思温端坐在主位,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在座的几位心腹将领。
烛火摇曳,在他瘦削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阴影。
\"不错。耶律将军确实已经遇害,现在全军上下人心惶惶。\"
\"那还等什么?赶紧撤军吧!\"
一名年轻将领急切地说道。
\"沈玉书此人诡计多端,连耶律将军都死在他手上,我们...\"
\"住口!\"
另一名满脸横肉的将领拍案而起。
\"撤军?那我们这些日子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必须死守!\"
\"死守?你是想让我们全军覆没吗?\"
营帐内顿时吵成一片,有人主张立即撤军,有人坚持死守。
更有人小声提出向沈玉书投诚。
争执声此起彼伏,谁也说服不了谁。
萧思温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他等的就是这个时机。
“诸位!”
萧思温突然开口,营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我建议加强戒备,严防死守,同时派人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