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坐好后,蔷薇给乔老和郭涛都倒了杯茶,然后关上门出去了。
这时候乔老说到:“说吧,年轻人,说说你的想法?”
郭涛愣了一愣,然后问道:“乔老,什么都可以说吗?”
乔老说到:“当然,什么也可以聊”
郭涛笑了笑,然后说:“那我可就说了”
随后,郭涛把自己看到的说了出来
“目前我们的经济有些问题,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但是我觉得时间长了一定会出问题。
首先,农村有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农村没人种粮食了,因为我们华夏大量的进口粮食,而进口的粮食价格非常低,导致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卖不上价格,收益越来越低,很多时候甚至一斤粮食的价格比最便宜的一瓶矿泉水都要低,我们有句古语,叫做“谷贱伤农”,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未来一旦华夏和国外其他国家产生矛盾,发生战争或者经济摩擦,粮食不能进口,会出现很严重的粮食问题。
其次,农村人口大量的进入城市,导致很多地方成为空心村,这种现象并不是什么好现象,原因有多种,可以说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离不开人为的因素。
现在农村撤销了学校。逼迫留守家庭为了孩子的学习举家迁往城市,可是这些人在城市一来没有工作,二来没有技能,只能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
导致现在的农村,除了老人,在什么也没有。即便是想发展一些农村经济,也因为没有人而举步维艰,这个问题,我希望上面可以认真的考察一下。”
郭涛说完,静静的等待乔老说话。乔老听完郭涛的话,心中泛起层层波澜。他深知郭涛所说句句属实,这些问题犹如隐藏在暗处的礁石,随时可能让国家这艘大船触礁搁浅。
他心里想着,进口粮食压低粮价确实损害了农民利益,长此以往,粮食安全堪忧。而农村人口流失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是像一把双刃剑,既影响农村发展,也给城市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那些空心村就像是一个个伤疤,提醒着人们政策在某些方面存在缺失。关于农村教育资源撤并引发的举家迁徙,看似只是局部问题,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得重视起来,改变现状刻不容缓。
乔老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郭涛说道:“年轻人,你看得很透彻,这些问题我们确实疏忽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乔老接着说:“那依你看,该怎么着手解决呢?”
郭涛喝了口茶润润喉,说道:“对于粮食价格问题,我们可以适当提高收购价,并且给予种植补贴。同时加大宣传国产粮食的优势,鼓励民众优先购买国货。至于农村人口流失的事,咱们可以在农村建立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之类的。而且,重新规划农村教育资源,保留必要的学校,不必强行撤并。”
乔老听后频频点头,“嗯,不错,不过实施起来怕是不容易,需要协调多方关系。但再难也要尝试。”
郭涛笑道:“是啊,乔老,只要有心去做,总会慢慢改善的。”
乔老站起身来,踱步思考着,最后停下来说:“年轻人,你愿意参与进来吗?凭借你的眼光和见解,定能助一臂之力。”
郭涛毫不犹豫地回答:“乔老,我求之不得,这也是我的心愿。”乔老满意地笑了,仿佛看到了解决这些难题的曙光。
随后,乔老安排郭涛和自己一起吃晚饭
饭菜很简单,都是家常菜,是四菜一汤,但是味道非常的不错,而且食材看得出来都非常的优质。郭涛吃了两口赞不绝口。
乔老笑着说:“这些食材啊,都是附近村子里送来的,纯天然无污染。”郭涛眼睛一亮,“这才是真正健康的食物,如果能将这样高品质的农产品推广开就好了。”乔老点头表示赞同,“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啊。”
饭后,乔老将一份计划书递给郭涛。“这是初步拟定的方案,你看看还有什么补充修改的地方。”郭涛仔细阅读,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一直讨论到深夜。
第二天清晨,郭涛便跟着乔老深入乡村调研。他们走访了许多农户,发现不少村民其实也渴望在家乡有所作为,但缺乏支持和引导。郭涛积极向村民们讲述发展计划,村民们的眼中渐渐燃起希望之火。
接下来的日子里,郭涛和乔老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村落。他们详细记录每个村庄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现有农作物种类以及村民数量等基础数据。
遇到丰收季,他们亲自下地帮忙收割,借此观察产量和收获成本。同时,还深入调查农产品滞销的具体原因,原来是运输不便和缺乏销售渠道所致。
在调研农村教育时,他们统计失学儿童数量,并访谈家长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期望。
随着调研不断深入,他们发现部分地区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却未得到开发利用。针对这些情况,郭涛和乔老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各种应对策略。
半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他们手中积累了厚厚的资料。这些资料详尽地反映了农村的现状与困境。此刻,两人望着彼此疲惫却充满决心的面容,知道他们即将开启一场改变农村命运的变革之旅,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基于这些资料,郭涛和乔老开始四处奔走。他们联系了多个部门,争取到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建设。首先,按照预定计划提高粮食收购价,并发放种植补贴。消息传开后,一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开始犹豫是否回乡种地。
接着,他们邀请专家指导特色农业项目。村里种起了有机蔬菜、水果,还养殖特种家禽。同时,建立小型加工厂,延长产业链。
在教育方面,政府投入资金修缮旧校舍,聘请优秀教师支教。孩子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接受良好教育。
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他们搭建电商平台,打通运输线路。曾经无人问津的农产品通过网络畅销各地。
对于民俗文化,打造民俗旅游村。游客纷至沓来,村民们搞农家乐、售卖手工艺品,收入大幅增加。
随着时间推移,农村逐渐恢复生机,粮食生产稳定,人口回流,教育提升,产业蓬勃发展,郭涛和乔老站在田野间,欣慰地看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大地。
随着时间推移,在郭涛和乔老的推动下,一些试点地区开始有了变化。粮食收购价合理提升吸引了部分外出人员回乡种地,特色农业项目也逐渐开展起来。农村学校的重新规划建设也提上日程,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