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宫的一处静谧角落,庭院被巍峨宫墙紧紧环抱,宛如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天地。几株古松如岁月的老者,静静伫立,枝叶繁茂,绿意盎然,树下的石桌石凳似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散发着古朴而沉静的气息。

在不远处的书房内,年仅十岁的李治端坐在书桌前,身姿挺拔,如同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松苗。他面前摊开着一本《孝经》,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世间万物皆化为虚无,唯有眼前这书中的文字能吸引他的目光。时而,他眉头轻皱,似在思索着经文中的深奥哲理;时而,又轻声诵读,那稚嫩的声音在静谧的书房内回荡,宛如一曲悠扬的古韵。

而此时,李世民刚刚结束了早朝。朝堂之上的种种事务并未让他放下对皇子们学业的牵挂。他深知,皇子们犹如大唐未来天空中璀璨的星辰,他们的品德修养与学识深浅,将直接关乎大唐的兴衰荣辱。尤其是李治,那纯善的性子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柔和,聪慧的天资恰似夜空中闪烁的星芒,耀眼而夺目,这一切都让李世民对他的教育倾注了格外多的心血。

李世民迈着稳健而有力的步伐,朝着李治读书的书房缓缓走去。他的每一步都仿佛带着对皇子教育的深切期望,那脚步声踏在石板路上,发出轻微却又清晰的回响,恰似他内心深处对皇子们成才渴望的声声叩问。

当李世民走进书房时,李治正沉浸在《孝经》的世界里,竟全然未察觉父皇的到来。李世民看着儿子那专注的背影,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欣慰,嘴角微微上扬,轻咳了一声,似是提醒,又似是赞赏。

李治这才如梦初醒,急忙站起身来,行礼道:“父皇,儿臣不知父皇驾临,实在是有失远迎,还望父皇恕罪。”

李世民轻轻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示意他坐下,而后径直走到桌前。他的目光落在那本《孝经》上,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与期待,缓缓开口问道:“治儿,你研习这《孝经》已然有一段时日了,朕今日且来考考你,此书中何言为要啊?”

李治心中微微一紧,他明白这是父皇对自己的一次重要考验。然而,在这段时间里,萧德言老师的悉心教导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在《孝经》学习之路上的迷茫。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朗声道:“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双亲开始,中间阶段体现在侍奉君主上,最终则是成就自身的德行与事业。君子在侍奉君主时,在朝堂之上就要思考如何竭尽忠诚,退朝之后则要思索如何弥补自身的过错,对于君主的美德善政要顺势促成并加以发扬,对于君主的过失恶行要予以纠正补救。”

李世民原本严肃的面容瞬间如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笑意。那笑容明亮而温暖,仿若春日里最灿烂的暖阳,瞬间驱散了他脸上平日的阴霾。他满心欢喜地说道:“做到这些,就足够用来侍奉父亲兄长,担当臣子的职责了。”

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这小小年纪的孩子,竟能如此精准而深刻地把握《孝经》的核心要义,且这回答正契合自己一直秉持的“以孝治天下”的理念。他凝视着李治,仿佛透过眼前的少年,看到了大唐未来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一位恪守孝道的孝子,一位能稳稳守护大唐江山的皇室栋梁。

李治望着父皇那大悦的神情,心中的紧张顿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油然而生的自豪。他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深知孝乃为人立身之根本,亦是君民相处之纲常。儿臣在这宫廷之中,每日目睹父皇日夜操劳,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费尽心血,殚精竭虑。儿臣便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努力学习,如此一来,日后既能悉心侍奉父皇,尽孝道之责,又能如父皇一般心怀天下,以天下百姓为念,做一个对大唐真正有用之人。”

李世民缓缓坐到椅子上,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期许,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治儿,你能有此心意,实在是甚好。这《孝经》虽篇幅短小,看似寥寥数语,却犹如一座蕴含无尽智慧的宝藏。朕期望你不仅仅是将其熟读背诵,如同鹦鹉学舌般流于表面,更要将其中的深刻道理铭刻于心,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切实付诸行动。你且看看那古往今来的历史长河,多少朝代因孝道昌盛兴隆而走向繁荣兴盛,又有多少朝代因孝道崩坏沦丧而陷入衰败灭亡。”

李治连连点头,应道:“父皇,儿臣明白。儿臣也曾听闻,在民间,百姓们皆以孝为先,家庭之中父慈子孝,和睦相处,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亲如一家。儿臣心想,若我大唐上下皆能尊崇孝道,将孝道之风盛行于每一寸土地,那必定会呈现出一片盛世繁华之象,大唐的江山社稷也将固若金汤。”

李世民微微点头,心中对李治的回答颇为满意。他站起身来,踱步走到窗前,目光透过窗户,望向窗外那庭院中的景色。庭院中,花朵娇艳欲滴,绿草如茵,微风拂过,花枝轻摇,绿草摇曳,一片生机盎然。李世民若有所思地说道:“治儿,你身为皇子,日后所要承担的责任重如泰山。如今你能领悟《孝经》要义,朕深感欣慰。但你需知晓,这仅仅是你学习之路的开端。你还需广泛涉猎更多的经史子集,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透彻了解治国理政的精髓与门道。朕衷心期望你能成长为一个既有高尚德行,又具非凡智慧的皇子,将来无论是辅佐兄长治理国家,还是就藩后为大唐的黎民百姓谋求福祉,都能够不辱使命,不负朕望。”

李治亦走到窗前,静静地站在父皇身旁。他学着父皇的样子,目光随着李世民的视线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而明亮,掷地有声地说:“父皇,儿臣定当竭尽全力,努力学习,绝不辜负父皇的殷切期望。儿臣在学习之余,亦常常悉心观察宫中诸事。儿臣见父皇处理政务之时公正严明,赏罚分明,令儿臣深感钦佩。儿臣亦渴望学习如何才能做一个明辨是非、洞察善恶的人,如何巧妙运用大唐的律法,使其如同坚固的盾牌,更好地保障百姓的安居乐业,护佑大唐的太平盛世。”

李世民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笑着伸出手,轻轻拍了拍李治的肩膀,打趣道:“你这孩子,年纪尚小,考虑之事竟如此周全。这宫中之事犹如一团乱麻,复杂多变,暗藏玄机,你能有此敏锐的观察力,着实很不错。不过此刻,你的首要且紧要的任务依旧是好好读书,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与学识。朕自会为你精心安排更多的良师益友,助你在学海中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李治心中满是对父皇的感激之情,他真诚地说道:“多谢父皇关爱。儿臣尚有一事,心中疑惑不解,想请教父皇。这《孝经》中所讲的孝道,在面对国家大义之时,又该如何抉择呢?比如,倘若有外敌入侵,儿臣是应当先尽孝于父母,陪伴在他们身边,还是应当先尽忠于国家,奔赴战场奋勇杀敌呢?”

李世民微微一愣,他未曾料到李治会提出如此深刻且尖锐的问题。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之后,神色严肃地说道:“治儿,在朕看来,国家大义与孝道实则并非相互矛盾、水火不容。当外敌悍然入侵,为君者理应挺身而出,带领万千臣民奋起抵抗,浴血奋战。此乃为了守护大唐的锦绣山河,保护无数家庭的安宁与幸福。而每一位大唐的臣民,自然也包括你,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将国家的安危置于首位。因为唯有国家太平昌盛,百姓方能安居乐业,父母才能真正安享晚年。从这个层面而言,这亦是一种更为广义、更为深沉的孝,是对天下所有父母的大孝。”

李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缓缓说道:“儿臣明白了,父皇。就如同古时的那些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和平与安宁,毅然决然地舍小家为大家,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行为,实则也是在以一种独特而伟大的方式践行孝道,只不过这种孝的境界更为宏大,胸怀更为宽广。”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称赞:“正是如此。治儿,你能如此深入地思考问题,这足以表明你对学问并非囫囵吞枣,而是真正用心去领悟,去探究其中的深刻内涵与精髓。”

这时,一旁侍奉的太监轻声说道:“陛下,萧德言大人求见,说是前来向陛下汇报晋王殿下的学业情况。”

李世民微微抬头,说道:“宣他进来。”

萧德言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书房,行礼之后,李世民微笑着说道:“萧爱卿,朕刚刚考问了治儿关于《孝经》的要义,他的回答让朕颇为满意。这可都离不开你的悉心教导啊。”

萧德言恭敬地回应道:“陛下,晋王殿下聪慧过人,且学习态度极为刻苦认真,对书中道理的领悟更是深刻透彻。这亦是殿下自身不懈努力的成果。”

李治转身面向萧德言,感激地说道:“先生,若不是您的耐心讲解与精心教诲,儿臣恐难以对《孝经》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先生的每一句教诲,儿臣都铭记于心,不敢忘怀。”

萧德言看着李治,眼中满是赞许与期待,笑着说:“殿下谦逊好学,才思敏捷,日后必成大器。陛下,臣以为,可在今后的课业安排中,逐渐引入一些历史典故,让殿下能更好地从古人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智慧的养分,为日后治理国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李世民点头称是:“萧爱卿所言极是。朕亦期望治儿能多了解些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之理,明得失之道。”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治在萧德言的悉心教导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经典着作。他常常在书房中与萧德言深入探讨学问,话题从优美的诗词歌赋到深邃的经史子集,从宏观的治国方略到具体的民生疾苦,无所不及。

有一次,萧德言讲述到古代的赋税制度,李治眨着眼睛,好奇地问道:“先生,那古时的赋税制度对百姓的生活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或兴或衰,皆与之息息相关。如今大唐的赋税又该如何巧妙调整,方能既确保国家拥有充足的财政收入,以维持各项事务的正常运转,又能让百姓富足安乐,尽享太平呢?”

萧德言看着李治,眼中的赞许之意更浓,他说道:“殿下,这赋税之事,需权衡各方利益,更要慎之又慎。轻徭薄赋固然可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但亦不可忽视国家的各项必要开支,诸如水利工程的兴修建设、军事防御的巩固加强等。殿下日后若参与朝政,可与朝中大臣们共同商议,集思广益,方可制定出更为妥善的赋税政策。”

李治认真地点头,说道:“先生,学生明白了。这赋税就如同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便能如春风化雨,促进国家繁荣昌盛;若运用失当,则会如洪水猛兽,让百姓陷入困苦艰难之中。”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李治的学识如春笋拔节般日益增长,他的思维也愈发成熟稳重。李世民目睹着李治的成长与蜕变,心中对他的期望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发生着变化。原本只期望他能在未来做一个安稳守成的臣子,如今却在他身上看到了更多熠熠生辉的潜力与可能。

而李治,始终怀揣着一颗谦逊孝顺的心,在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坚定而稳步地前行。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大唐的未来与希望,无论是为了回应父皇的殷切期望,还是为了天下百姓的幸福安康,他都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方可成为一个能担当起大唐江山社稷重任的人。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特工赘婿,皇上求我娶公主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抗日之血色獠牙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明末获得系统,开局暴兵二十万小子,快给爷科考去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长刀在手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讨逆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穿越三国做将军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红楼:玩主天下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三国:家父潘凤笑傲天下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穿越白虎之洪荒弃婿崛起之路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伏羲夫妻我打罗马?真的假的?大周九皇子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大汉兵王日月悬空江山百美图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三国大军湿家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三国:重生黄巾,我开局杀了刘备男扮女装为祸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