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将家里的事情安顿好了以后,便一路向东,出了潼关直奔洛阳而来,因为他已经打听到。
现在李靖的玄孙李浚正在洛阳与汴州之间的一个县城担任县令,而且对方的任期也即将到了。
是的,没错,就是开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大唐战神卫国公的玄孙,居然没落到了成为一名县令,让人不由得感叹时局变化之快。
虽然你心里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但是他还是想观察一下对方,如果对方真的走了文官之路,成为那种文弱书生那还是,让对方按照历史的轨迹继续发展吧。
如果他没有丢下自家的传承,走的的是文武全才的路子,那李雄还是决定帮对方一把。
毕竟堂堂的卫国公的后代,现在竟然落到这种地步,不由的让人感到惋惜。
尤其是对方很有可能存有李靖的兵法,就更值得让弟兄走一趟了,要知道,后世由于各种原因,李靖的兵法十不存一。
如果现在能够抢救一下,那华夏流传下来的兵法,必将更加丰富。
就这样,李雄离开了长安城整整二十多天的时间,并且李雄没有带任何的随从,而且是一路快马加鞭,基本上不停歇,直奔目的地而去。
所以当李雄离开长安城后,众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所以说李隆基要重建六校尉的事情在长安传开,并且让李雄全力督办此事的时候,也正如李雄所意料的那样,各方势力纷纷登门拜访,就是为自家人拿下一个校尉之职。
结果由于李雄的提前离开,这些人都扑了一个空,最终得到的消息就是这李雄离开了长安城,不知其向。
至于万春公主则是根本就不管事,自从她嫁给李雄后,便从来不过问李雄的事情,所以在得知李雄离开长安后,这些人就再也没有来过李雄的府邸。
毕竟正主都不在了,他们去了也没用,只能加派人马搜寻李雄的消息,希望先一步找到李雄抢的先机。
而李雄的离开,连身在皇宫之中的李隆基都有所耳闻。
“力士,你说李雄跑哪里去了?”
“回禀圣上,老奴得到的消息是李雄节度使出潼关,向着洛阳方向而去,至于最后去了哪里?
老奴正在加派人手收集消息,一旦有消息传来,必定第一时间禀报圣上。”
“算了,你们也不用过多的去关注李雄的动向,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离开长安城自然有他的道理,等他事情办完了,他自然会回来。”
“老奴领旨!”
同样,与李雄十分不对付的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内,当消息传到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也坐不住了。
“飞鸽传书发了没有?”
“回禀公子,已经给节度使大人发消息了,相信大人很快便能收到。”
“哎!”
“父亲要是此刻在长安,那该多好,以当今陛下对父亲的宠信,不一定能够为我争来一个六军校尉的职位。”
“而只要我能够成为六军校尉之一,必定能够为父亲,提供很大的帮助。”
“只要能成为六军校尉之一,成为陛下的直属将领,那杨国忠看在当今陛下的份上,肯定也不敢如此,步步相逼于我父子二人。
而当今陛下居然让李雄负责此事,李雄以我们素来有恩怨,想要走通他的路子,也是绝无可能,真是时不待我。”说到此处,安庆宗显得十分的不甘。
这是一名跟在安庆宗身旁的谋士,出列计道:“公子不是一直在担忧。杨国忠针对我们吗?”
“现在大家都在盯着六军校尉的职位,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正好公子现在也没有正妻,何不趁此机会向陛下求娶一位皇女。
而且以公子的身份迎娶皇女,也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公子迎娶到了皇女,成为了皇家的驸马,届时那杨国忠必定会有所收敛,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针对我等。”
安庆宗听了谋士之言,眼睛一亮也是十分的心动。
“此计甚好,只是不知陛下是否应允。”
谋士微微一笑,“公子莫急,如今陛下欲重建六校尉,心思多在军事之事上。
公子不妨先修书一封表明心意,再送上厚礼,同时派人进宫向贵妃娘娘求情,多方运作之下,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好!”
“就按此计行事,不过得先给父亲通知一声,我问问父亲的意见,如果父亲同意了,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等事成之后必定重重有赏。”
“属下遵命!”
另一边,李雄套装打扮一番后已接近那县城。
他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每日悄悄观察李浚,毕竟客栈的酒楼大堂,算是一个县城之中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只见李浚虽身为县令,处理政务之余还不忘练武,县衙中的差役们也被他训练得颇有纪律。
并且通过多方打听后得知,李浚的名声在当地非常的不错,十分是百姓们的爱的,李雄从这些打听的人处也能看出,这些人并没有说假话哄骗自己。
李雄心中暗喜,看来这李浚并未荒废家学,而且为官也十分的不错。
而安禄山接到安庆宗的书信后,回信表示赞同此计,但是同时再次警告安庆宗,在长安城,一定要小心谨慎别惹什么麻烦。
至于六军校尉的事情,安禄山则表示自己爱莫能助。
毕竟他离得实在太远了,也不可能为了此事,而千里迢迢的返回长安,就算他返回后也不一定能够促成此事。
而且说不定等他回来后,六军校尉的事情早已成为定局,让他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看到安禄山回信后,安庆宗于是着手准备他先是写好书信并备下厚礼,选派得力之人送入宫中,并将自己希望迎娶皇女的事情告知了杨贵妃,希望对方帮帮自己。
同时亲自进宫求见李隆基,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本来李隆基在听到高力士汇报,说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求见自己的时候,还以为对方也是为了六军校尉的位置而来。
毕竟这几日李隆基已经收到了太多人的求见,都是为了六军校尉的位置而来,李隆基都给拒绝了。
毕竟此事都已经交给李雄举办,那肯定要等李雄给自己一个答案后才能定夺。
结果,当安庆宗表明来意后,却是出乎了李隆基的意料,没想到对方却是为了求娶皇女而来。
看着下方的安庆宗,李隆基也一时拿不定主意,毕竟大唐的皇女们,风评一直都不是很好,李隆基多少还是有所耳闻的。
“爱卿所求之事,寡人知道了,容寡人思考几日再给你回复。”
“那微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