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公说要马上跟华夏广播电台联系。
在12月底这几天尽快把这首歌录出来,然后交由台播部,还有他们的文艺部,争取在明年的1月1日,对外对内同时播出这首歌。
廖书记说,他回去后马上就通知闽省的广播电台和鹭岛市的广播电台,也要同步播出这首歌。”
“廖书记原来就一直是在部队里,他原来也在总政待过,所以跟你贺叔特别熟。
他们好像以前在西北的时候,关系就特别好。”
正说着,老娘和朱琳把菜端上桌了。
今天朱琳掌勺,做的是白萝卜丝汆羊里脊片,这个菜是季宇宁教的。
这几天正是雪化的时候,天气特别冷,今天感觉气温更低了。所以今天是他们家特地做了这道驱寒的菜。
朱琳这个菜做的很不错,可以说是颇得季宇宁季大厨的真传。这菜博得了饭桌上其他三个人的一致称赞。
大家正吃着,6:30到了。
季宇宁第一时间拧开了收音机。
广播里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开始了。
在这个节目中,全文播出了昨天结束的这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通过的会议公告。
饭桌上的一家四口,停止了交谈,也停止了嘴里的咀嚼,安静的听着广播里那播音员的声音。
季宇宁感觉他又再次亲身经历了一个历史时刻。
他前世是70年代的人,当年这个报告出来的时候他才上小学,所以没什么印象。
但是后来,他在整个学生生涯中,好多次政治,或者时事,或者政治经济学等科目的考试中,都考过这次会议。
他还记得那些考试的要点对这次会议的评价:是宣言书,是最大的一次转折,是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创造了新理论等等。
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改革开放”这4个字,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但他现在从广播中听了这个会议公告的全文,他发现会议公告的全文中,没有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甚至他就没听到“开放”这两个字,只听到“改革”这两个字。
实际上从今年开始,无论是“改革”,还是“开放”,这两个词,前前后后在不同的场合不断的出现。
但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前世是在80年代初的时候。好像是老人家在一个外事场合把这两个词说在一起,后来基本上也就这样提了,把这两个词4个字变成了一个词。
其后,这个词的肇始,就一直推演到1978年的12月份,这次会议的会议公告了。
12月24日,周日。
当天发行的人民日报全文刊载了这次会议的会议公告内容。
上午季宇宁在家,他又把《人民日报》上的会议公告内容全文,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只有重新回到这个年代,他对于这篇重要的文章的体会才会是更加的深刻和真切。
下午,季宇宁正在家整理那一摞一摞的明年准备发表的文学作品,明年2月份开始准备发表的,他的那些“干粮”的时候,广播电台的马大姐来电话了。
马大姐现在已经是华夏广播电台文艺部的负责人了。
“季宇宁,你那首歌《鼓浪屿之波》我已经看到了,今天我们任台和戴台把我叫去,还专门进行了谈话,说要做好这首歌的录音工作以及录制以后的节目播出工作。
节目播出,还有我们台的台播部,他们负责对外播出。
你这首歌交给我们文艺部,这是政治任务,这首歌把我们广电局里张局长也惊动了,他还兼着中宣部的副部长呢。
我听说,你这首歌是国务院侨办,还有国务院港澳办,另外还有闽省,再加上我们国家广电局这4个单位,4个口,布置的任务。
所以啊,这两周星期天我们都要加班的。
我们台里已经商量了,这首歌的演唱,小季,就交给你了。你的声音不错,男高音男中音都可以,嗯,而且这首歌还是你自己创作的。
从今天开始,我们文艺部必须在两天内完成这首歌的配乐编曲等工作,现在中央音乐学院的王老师正在做编曲和配乐。
另外,我们还联系了中央乐团的金老师。到时候,他会在你来录音的时候,做一些专业的声乐指导。
嗯,初步定,就是下周三或者下周四来录这首歌,然后是下下礼拜一也就是明年的1月1日正式在电台播出。
小季,你看看这周三周四这两天,哪天比较合适来我们录音棚录制这首歌?”
季宇宁没想到他今年还摊上了一个政治任务。
听马大姐的意思,这首歌的录制上面很重视,居然是4个口都在同时关注这件事情。
可见这首歌在明年1月1日的播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这个年代,这种政治任务是必须保质按时完成的。
他感觉自己心里也一下子郑重起来。
这个年代他经历过的,虽然平常机关办事效率很慢,拖拖拉拉,人浮于事,感觉也没人负责,但是真到了这种节骨眼上,这种政治任务布置下来的时候,那是一点儿都不能含糊的。
“行啊,马大姐,那就赶早吧,就是下周三。咱们初步先定这个时间。
如果有什么变化,我们再互相通知,比如你那边编曲还要再延迟啊,或者我这边有什么问题。
我这边应该没什么问题,我明天周一去学校,就跟系里面说一下,周三或者周四有什么事情,都要首先保证咱们这边。”
12月25日,周一。
季宇宁一早到学校的时候,就跟他们西语系李主任说了一下这个政治任务。
李主任那儿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季宇宁是想跟李老师先说一下,别到时候周三或者周四学校里真有什么事情,他临时再说就不好了。
上午,季宇宁在图书馆期刊阅览室看报纸的时候,他注意到今天《人民日报》的第3版有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这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6个字,“勿谓言之不预”。
这6个字,那可是分量很重的。如果在《人民日报》这样的国报上登出来,那实际上就是最后通牒了。
季宇宁知道,如果按前世的发展,再过不到两个月,就要开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