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温梨便醒来了。
她心里记着事儿,就会醒得比较早。
萧行严圈着她的肚子,想让她再睡会儿。
温梨推推他,“我睡不着了,你再睡会儿,我先起来。”
“昨晚睡得迟,不急,卿卿再陪夫君睡会儿。”
温梨捏开他的手,拍拍他手背,打算自己撑起来,
身后之人叹口气,还是坐起身来扶她起床。
“大不了再逗留一日,你何必这么操心。”
温梨朝他笑笑,“早点帮他们解决,百姓心里踏实,我们走得也安心些。”
“叫雅琴进来帮我吧,九郎再睡会儿。”
萧行严快速穿戴整齐。
弯下腰去够她的鞋子,蹲下身来替她穿好,这才拉开房门传丫鬟婆子入内。
雅琴端了洗漱水进来,笑着打趣道:
“王妃您起得也忒早了些,奴婢们也才刚起身呢。”
“您起那么早,去地里晨露重,还是等开了日头再去吧。”
“奴婢再给您披一件轻纱外裳,晨间有些凉意的。”
“你看着安排。”
昨晚还剩一点细节没写进去,温梨洗漱完,便坐到桌前提笔。
清雾一边给她梳发,一边笑着感慨:
“您这忙起来也跟王爷一样,废寝忘食的。”
“您肚子里还怀着小主子呢,您可悠着点。”
“知道知道,怀了他又不影响我干活,啰唆丫头一个。”
“快帮我梳好,简单点就行,簪子插一两根就够了,不要太多。”
“奴婢知道了,您喜欢素雅。”
清雾无奈,手脚麻利地帮她盘好发式。
后厨已经得了王妃和王爷起身的消息。
钱满仓连忙生火,让另两个手脚麻利些,他开始揉起面来。
早食他给大家做点汤面,再烫些肉饼子。
昨夜王妃娘娘吃了说挺喜欢,今日他便再做一次。
等温梨写完最后一点内容,他们下楼时,何县令和几位大人已经等着了。
瞧他们眼底乌黑,脸色疲倦,想来昨晚被磋磨得有些惨。
温梨斜一眼身旁的男人,无声笑了笑。
看来他们走到哪儿,哪儿就得脱层皮。
估计以后这些官员看到他们,都得倒抽一口凉气。
看到王爷搀扶着肚子高隆的王妃下楼,几位大人瞪大双眸。
昨夜看的那些土地改良之法就是出自这位王妃之手?
不能吧?且不说她身怀六甲,大着个肚子。
就她这娇柔尊贵的模样,看着根本不像是个会农活的人呀。
等他们走近,何县令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与她见礼。
“下官拜见王妃。”
温梨也认真打量起他来,“你就是何县令?”
“正是下官。”
“免礼。”
“多谢王妃。”
与几人打了招呼,影从拉开太师椅。
温梨却没有落座,她掐着腰朝门口走去。
“王妃?”影从不解。
温梨笑着解释道:“我出去看一眼周围的地貌,不下地,先望一眼。”
萧行严讶然,轻笑一声,示意影从跟上去。
娶了个认真做事的夫人,他都有点自愧不如了,比他还专注认真。
看来他也要抓紧点时间,多给她安排点人。
他可不希望她以后一直这么忧心操劳忙碌。
他还是喜欢她在水光村时那无忧无虑的样子。
她不该因为嫁他,便也担起这沉重的担子。
接过何县令呈上来的县志,萧行严认真翻阅起来。
温梨走到驿站大门口放眼眺望,果然与昨日傍晚看到的情况一样。
扫一圈,周围看不到几户人家,土地倒是不少,反而是水田不多。
回头望一眼屋内,何县令正在弯腰答话,温梨便让影从将方驿丞叫到跟前来说话。
“这附近似乎没看到河流或者沟渠一类的,没有其他水源吗?”
方驿丞连忙回她:“禀王妃,我们这一带比较缺水,附近几个村落大多都是这个情况。”
“方圆几里的路,只有两口井水,一口在驿站后厨,一口便在对面小村当中。”
“山脚那连着废弃池塘的地方倒是有一点小水源,就是很小。”
“这里日常用水都有些紧缺,浇灌庄稼的话,全靠天意。”
“不过翻过山头另一面有一条河,杏花村大多数的村民都安置在那里。”
“那进入那边村子的路大吗?可方便?”温梨又问。
方驿丞却摇头,“不大,路是泥子路,雨天不太好走。”
“且进村的路比较陡,所以修建难度有些大。”
温梨微沉了眸光,瞥一眼里面的县令:
“乐安县的富坤有多少?这梁州紧挨临州,地势应该也不算太差。”
“修个路引几条水渠照理没有什么大难度吧,这些地方官员就没想到过吗?”
方驿丞瞬间低下头,没敢再接话。
他就一个小小驿丞,可没那个资格和能耐去谈论这些地方要务。
而且修路和建造水渠这样的大事,光是何县令一个人也做不了主。
上头不批,他也是有心无力。
其实在他之前有一任县令,上过折子请批的。
不过后来都无疾而终,上头没批,也不给答复,直接杳无音信。
温梨没得到想要的答复,心中已然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转身进屋内,桑婆婆正好端出早食。
萧行严替她把冒着热气的汤面吹凉。
温梨便趁机把她刚才观察所得的想法委婉说与他听。
她没提及地方官员,但是从侧面提出了修路和引沟渠才能帮助这里的村民提高耕种产量。
候在一旁的何县令听得满头大汗,心下再次震惊。
这摄政王妃不仅插手百姓农耕,怎么还干预起政事来了?
这修路和造渠可是涉及到地方庶务了的。
摄政王难道不训斥她一介妇人干预地方政务吗?
这王妃竟这般得宠?
温梨不知道自己此举已经逾越,她也没想那么多。
既然看到了问题所在,她便提一提。
至于他们官场上那些弯弯绕绕的事情,她不懂,也没兴趣参与其中。
若是萧行严觉得她说得言之有理,能帮这里的百姓做些惠民之事。
于百姓而言,粮食能丰收,家中有余粮,交起赋税来才不会那么窘迫。
最主要的是,她的那些耕作之法,如果没有水源灌溉。
哪怕把土壤改善过来,光靠老天爷下的那点雨,产量也的确是提不上来的。
她在水光村之所以能成功,那是因为水光村气候宜人,水源充沛。
不似这里,连用点水都比较紧缺,如此还怎么种植庄稼?何谈提高产量?
这附近的土地其实不差,土壤松软,透气性好,特别适合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和棉花一类。
若是管理得当,这些作物也是不容小觑的。
萧行严安静听她说完,眉头渐渐收紧。
这几年忙着抵抗外敌、整顿朝堂,倒是忽略了地方庶务。
看来下面这批不作为的蛀虫,也该好好清理清理。
“瞬风,取笔墨纸砚下来,把王妃刚才所说的一字不漏写下来。”
“再将今年殿试选拔出来的名册誊一份给本王。”
瞬风领命而去。
一旁安静候着的方驿丞和何县令咕咚一声,紧张地抿紧双唇,深深望着那抹娇弱身影。
摄政王竟然听进去了?这位王妃看来很是不简单。
几位大人悄悄低下头,心中翻起惊涛骇浪。
吁一声,外头一阵骏马急停,马背上摔下来两道身影,跌跌撞撞朝大堂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