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这么说,那飞机来了也没用啊,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在这里。”
“哎,坚持几天,等雨停了,雾散了,也许就能看到我们了!”
“哎,只能这样了,希望这雨能快点停下来来吧!等等,你们看,天上,是不是有东西飘下来。”
“你让让,让我看看,咦,还真有东西,这是军队在空投吗?我们运气这么好吗?东西就投到我们这附近?快,快安排人去看看,看看国家给我们送来什么东西了!”
一个多小时后,当赵安国带着一群青壮年将十几个包装严实的箱子摆在校长室的时候,青县临时党支部的三人面面相觑。
“这是吃的吗?但数量也太少了吧,我们这么多人,一人一口都没有了。”
廖凡有些迟疑的开口说道。
“看着包装不像是吃的,而且空投这么一点吃的,对于灾区没有任何帮助的意义,军队费了这么大的代价,绝对不会做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行了,别猜了,东西就在面前,直接拆开不就好了!”
性格最急的赵国安直接拿过一个箱子就开始拆了起来,而其他两人见状,也立刻加入进来。
“咦?我这个好像是对讲机,好大一个的对讲机。”
“我这个箱子里装的也是对讲机。”
“我这个里面都是方方正正的东西,上面写的是电池。”
“继续拆,看看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东西!”
没一会,六十台体型巨大的无线电对讲机,两箱电池,两台军用便携式中继站出现在大家眼前。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要这么多电台做什么?”
“这里还有一封信。天哪,我知道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只要我们将中继站组装好,我们就能用对讲机和外界联系了。”
“什么?真的?”
“信上是这么说的!”
“那还等什么,老赵你不是当过兵吗,你快来组装!”
“老廖啊,你是不是太看的起我了,我那时候就是一个步兵,这么高科技的玩意我哪里弄过,我不会!”
“靠,你这个老家伙,当兵的时候多学一点本事会死是不是,怎么这都不会,难道我们就要看着这堆东西却什么也做不了吗?”
“等等,老廖,我们学校的科学老师是近两年才分配过来的大学生,我看他平时没事就爱鼓捣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无线电他就自己造过,我现在就把他叫过来,他肯定有办法,这机器上不是有说明书吗。他看着装,肯定没有问题。”
“对对对,我怎么就把你们学校这群知识分子给忘记了,快,我们现在就去找老师去。”
一会时间,只见林校长领着一位年轻人走进校长室。
“小茂,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县城几千幸存者的命就在这东西上了,你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装起来。”
茂老师先是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中继站,又看了看对讲机,随后就拿起说明书仔细研究起来。
“林校长,这东西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无线电器材的原理其实都一样,无非是功率大小的区别,你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能在天黑前将东西组装调试好!”
茂老师一直到将说明书最后一个字看完,他这才坚定的抬起头向着林校长说道。
“好,好,有你这句话,我们青县,有救了!”
而就在无数收到空投的学校正在紧张组装设备的时候,军队前线指挥所内。
一整个排的通信兵此时也紧张的守在设备前。
“耿上校,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过来,距离近的地方,就连空投的直升机都已经返航了,会不会我们空投的地址不准确,或者说准备的器材太少了?”
“老颜,你能不能别急,那些设备对于社会上的人来说连见都没有见过,你总要给他们一个研究的时间,而且一架直升机只送一个地方,每个地方我们准备了一百台对讲机,四箱电池和三部中继站,这已经是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筹齐的全部物资了,如果这还不能收到,那只能说那个地方,可能已经不在了。”
“呸呸呸,你说的什么胡话,我宁愿相信是我兵没有将东西丢准,也不能允许一整个地方一个人都没有了!”
“哎,我又何尝想这样呢!但是,这次,哎,不说了,等吧,这么多地方,总会有能联系上的!”
就在两人默默抽着烟等待的时候,一直安安静静的无线电台突然有一台发出了嘶嘶嘶的杂音。
而这段刺耳的杂音在此刻,对于在指挥室中所有人来说却犹如天籁之音。
“这是几号机?”
“十七号!”一名年轻的战士顿时高声喊道。
“地图,快,地图,看看编号十七是哪里?”
“上校,是青县,青县地震后就一直失联,而且山体滑坡破坏了整段公路和桥梁,我们根本就找不到进去的路。”
“青县?”
耿上校拿出直尺一量:“直线距离超过八十公里了,这么远中继站都可以发出信号,这次,我们的计划很有可能成功。”
“喂喂喂,有人听到吗,这里是青县临时党支部,请问有人能听到我们说话吗?”
电台在发出杂音过后没多久,突然一道带着紧张的声音在指挥室中响起。
“这里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室,这里是抗震救灾前线指挥所,青县,青县,我们能听到你们的声音,我们能听到你们的声音!”
年轻的通信兵此时已经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他的说话的嗓音都带着哽咽,双腿和双手止不住的颤抖。
“天哪,我们真的听到了外面的声音,我们有救了,青县人民有救了!”
“指挥所,你好,我们是青县,现在大部分幸存者都聚集在学校,都聚集在学校,我们的食物和饮用水严重短缺,药品也没有,不少伤员都在生死边缘徘徊,我们急需支援,我们急需支援!”
“青县你好,请问我们今天投放电台的坐标准确吗?你们拿到了多少无线电。”
“地点准确,地点准确,直接就落在了我们头上,我们收到了六十多台对讲机,两台中继站,两箱电池,还有一部分物资掉在了危房上,所以我们没有捡去!”
耿上校闻言,手掌顿时用力握拳,80%的投送率,这准确率太高了,值得再大规模投放一次灾区急需的药品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