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孙皓的横插一脚。
李骧和司马遂他们自然也没有了继续找事的可能。
这里再怎么说也是吴国朝堂,双方都是来参加孙休的葬礼。
多少还是要卖吴国几分面子的。
于是从葬礼正式开始到结束,汉魏使者都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当然,这也少不了孙皓站在中间,一直盯着双方人马的缘故。
这让原本提心吊胆的张布等人不由自主的长出一口气的同时。
也越发的觉得孙皓此人能力不错。
葬礼结束之后,紧接着便是确定新君的人选。
所以无论是汉使还是魏使,都没有立刻离开建业,省得到时候还得再跑一趟。
原本按照正常的流程,当然是大吴太子孙酦继承大位。
但是在新君的继承问题上,朝中大臣却起了分歧。
以张布和濮阳兴等人为首的一派认为孙酦的年纪太小了,不适合继承大统。
虽说魏国使者这次来吴国还带着诚意来的,想要和吴国罢兵言和。
可是以司马家的口碑,谁敢把自己的安危全都寄托到对方的身上?
万一司马家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吴国可吃不消!
到时候一个弱小的君主,如何领导大吴对抗北方强大的魏国?
一旦魏国入侵,很难说能不能保全得住吴国江山。
另一半则以吴郡朱氏等世家为首,因为朱皇后出身吴郡朱氏。
所以孙酦登基才能最大程度上的保证朱家等世家的利益。
而且大家觉得现在魏国已经实际意义上的分裂了,根本就没有能力继续南下。
压根就不用担心魏国入侵。
双方一个觉得自己在为国家考虑,挑选一个年富力强的国君正是眼下吴国最需要做的事情。
一个觉得自己要站在正统这一边,明明已经有太子了,为何还要另挑人选?
两边谁也说服不了谁,并且还为这件事闹到了朱皇后面前。
“娘娘,陛下驾崩,原本当以太子继承大统。”
“然北有强魏对大吴虎视眈眈,西有蜀汉意欲恢复河山。”
“我大吴虽有长江之险,却也难挡两面之敌!”
“且交趾多有叛乱,实在是多事之秋。”
“故臣等以为,可否效仿当年长沙桓王之事,于宗室中另择一贤能主持大局。”
“好保全江东半壁江山!”
张布说的是当年孙策遇刺后,将江东托付给孙权的事。
同样是雄主英年早逝留下幼子,同样也是国中人心惶惶。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朱宣在张布话音落下之后,冷哼一声说道:
“姑母,太子虽然年幼,但却是陛下正统。国本岂能轻动?”
“况且外有陆抗,丁奉等将,内有臣等辅佐,何愁不能保住大吴江山!”
“臣决不同意左将军之言!”
朱皇后在听到张布的话之后,脸上顿时闪过一丝慌乱之色。
但到底是出身吴郡朱氏,还是强作镇定的说道:
“国家大事,本应顺承天意,怎么能随意更改。”
“太子本就是国家储君,虽有些年幼,但有尔等辅佐,将来也必成明主。”
言外之意,不愿意让儿子放弃皇位。
张布和濮阳兴见状,也不好过于逼迫。
况且这件事本就是一个提议罢了。
再说了,陛下临走前也托孤于自己,让自己好生辅佐太子。
于是在一番思索后,这件事只能暂且搁置再议。
而在另一边,返回了驿馆的李骧和寿良两人,却把门窗紧闭,悄悄地在房间里说起悄悄话来。
“文舒,我怎么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儿啊?”
“伪朝那个司马遂是不是来和吴国谈判媾和的?”
其实根本不用李骧说,寿良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葬礼结束后,魏国使者就已经出入张布和濮阳兴两人的府邸多次。
虽然不知道他们具体交谈了什么。
但也大概能够推算出来,双方八成是要媾和。
汉中之战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让魏国在实际分裂的同时,也失去了对汉吴两国压倒性的优势。
虽然魏国现在在合肥屯兵巨万,随时都有南下的可能。
但是事分轻重缓急。
眼下和魏国是生死仇敌的是大汉,而非吴国。
而且吴国不像矢志北伐的大汉,他们压根就没有北上的想法和能力。
更不要说现在刚刚死了皇帝,就更不可能主动对魏国用兵。
魏国估计就是抓住这一点,准备给吴国一点好处,好安抚住吴国,腾出手来专心对付大汉以及内部的分裂。
在听到李骧的话之后,寿良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这可不行,真要是让吴国和伪朝议和。”
“咱们的压力可就大了!”
“眼下刚刚经历汉中之战,别看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国中早已空虚,真要是让魏国喘过来这口气,并在短时间内灭了钟会他们。”
“对咱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骧听到寿良的话后,同样面露凝重之色的点了点头。
作为曾经参加过汉中之战的人,李骧比寿良更加清楚现在大汉的处境。
说白了就是一个纸扎的老虎,看着是挟大胜之势,扬威于天下。
但实际上根本经不起一点折腾,于是长叹一口气:
“谁说不是呢!”
说罢,两人又陷入一阵漫长的沉默。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骧再次开口道:
“不行,咱们绝对不能让吴国和伪朝这么轻易的就议和。”
“必须要想办法给他们使点绊子!”
“临行前,陛下可是交待过你我,决不能让吴国轻易的倒向伪朝!”
寿良同样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两人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忽然,李骧豁然起身,打开房门左右查看一番,确认没有人能听到两人的话之后。
李骧猛地关上房门,来到寿良身边,把声音压的极低后说道:
“文淑,我有一计,可解此局!”
寿良闻言大喜:
“元龙请讲!”
李骧眼里闪过一丝狠辣:
“你我身为汉使。”
“又于他国见仇敌。”
“此情此景,如当年定远侯无二。”
“你我何不效仿定远侯故事,斩杀伪使,为国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