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沈知意还没有放过他。
【哈哈哈,户部尚书那幼子虽然无法无天得很,但有一说一,画画的天赋还是不错的。】
【所以昨晚看到自己老爹那光屁股的模样后,被爱的教育一番后就回去把老爹的样子画了下来。】
沈知意捂着肚子,无声的笑着。
【系统,你快把那画调出来我看看,话说,你可以把这画打印下来不?】
【宿主,完全没有问题。】
户部尚书急了。
有问题,问题可大了。
不就是户籍嘛,不就是自立女户嘛,多大的事儿。
“圣上,臣有本启奏。”
再不奏,他这老脸就真的不只是圈内丢尽了。
他完全相信,沈知意肯定会拿着他光屁股的画像满大街的洒,她做得出来!
老皇帝正乐呵笑着,听到户部尚书的声音后,连忙捏了捏自己有些笑僵的脸,正色道:“说吧。”
“圣上,臣想说说户籍一事。”
户部尚书没有一开始直接说女户,而是表明了一下在过去的一年里,大邺的人口增长了多少,一共有多少户人家怎么怎么样。
随后又扯到了江南那一带。
因为江南发生了灾害,死了不少人,拿这个为契机最为合适。
“圣上,江南那边显示绝户的人家其实还有女人活着,却依旧 被草率的判定为绝户。”
老皇帝顺着话道:“朕不是说过,家里只剩一位女人的,便可以自立女户嘛。”
“回圣上,老臣指的是带着独子生活的寡妇,儿子不过还在襁褓之中,如何立户?”
【让婴儿成为一户之主,确实挺搞笑的。】
【而且江南因为闹饥荒,有不少想把家里的女儿卖了,或者直接先吃女的,但因为太子过去后,有不少家庭只是刚说了个想法,但还没有执行,可是这样女儿和父母,妻子和夫家的感情都破裂了,哪怕想脱离家中也是无法,唉,可怜啊。】
一听到沈知意在那唉声叹气,满朝文武就一哆嗦。
不少朝臣站出来开始纷纷说出现在自立女户会遇到什么难处。
一时之间,朝中的这些大臣跟转了性子似的。
老皇帝也不想沈知意成天在那为了一个副将的夫人在那念叨,于是道。
“这样吧,传朕指令,只要夫家或者父家同意,女子可以自立门户。”
这给受到束缚的女子稍微多了一条路,但这条路不好走,但总归是条路。
“户部尚书,这个事情交给你处理。”
户部尚书知道老皇帝说的是什么事儿,领旨退下。
他先是来到威虎将军副将的府上,三言两语的让两人和离。
后面又跑到那女人的娘家,三言两语的签下了同意女儿自立门户的契约,就这样,主仆两人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没想到峰回路转。
女人抬眸看着户部尚书便要跪下。
户部尚书往旁边挪了挪,沉声道:“你该感谢的不是老夫,至于你该感谢谁老夫也不能说,总之,你日后好好生活便是对她最大的感谢。”
“民妇知晓了。”
在权利面前,很多烦恼的事情都称不上烦恼。
沈知意知道这事儿后,心情大好。
除了她之外,也有其他人心情大好。
皇后破天荒的来到延英殿送吃食,这可把老皇帝高兴坏了。
结果看着端来的东西全是沈知意爱吃的后,老皇帝心碎了。
但整体上还是高兴的。
“沈知意,过来。”
正在记录这餐饭的沈知意没想到皇后居然会叫她。
她忐忑的过来,被皇后娘娘直接按着坐下。
“一天天的站那多累啊,快坐着吃。”
“圣上也真是的,一点都不知道体恤臣子。”
【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了,自打搬了家,老皇帝那是愈发的压榨我的剩余价值啊。】
老皇帝直接给沈知意碗里丢了个大鸡腿,面无表情道:“吃。”
他就不信,吃还堵不上她那张嘴了。
皇后娘娘看着沈知意越看越喜欢。
“皇后,下月你可想出去玩玩?”
皇后头也没转的道:“不去,一把年纪了折腾不动了。”
【老皇帝还是精力旺盛的。】
这话老皇帝喜欢听。
“那朕早去早回。”
“爹,我也要去!”
太子跟闻着味过来,直接坐在了沈知意对面,抓起一个大鸡腿就是一口。
老皇帝看着太子这不文雅的吃像,皱着眉道:“我去,你也去,开什么玩笑,你留着监国。”
太子一瞬间感觉天塌了。
“爹,你让二弟……”
太子把话憋回去了,他那二弟沉迷男色。
“那就让三弟……”
太子又把话憋回去了,已经没有三弟了。
他最后无语的抿唇。
“爹,你都生的些什么啊。”
“怎么,你不高兴?”
看看他这么多儿子都歪瓜裂枣的,就太子看得过去,一点竞争力都没有,皇帝这位置他屁股可是坐的稳稳的,换谁都得高兴死。
太子愁啊,他也想继续去南边溜达溜达。
【太子真是傻,老皇帝一走,这不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嘛,不洗澡也没人敢说什么。】
太子眼睛亮了一下又一下。
他就说了,沈知意是他的知音。
“爹,您老就慢慢玩去吧,最好三年五载都别回来了。”
“嘿,你个臭小子找打啊。”
太子已经确定留下监国。
千吾卫也不能带去,但龙鳞卫要带着。
至于大臣。
老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一个两个在那毛遂自荐,说自己才是最适合跟着老皇帝南巡视察运河工作的。
工部尚书仰着脑袋道:“圣上,运河臣可是全程监工,没有比臣跟了解的了。”
“行,你一道儿。”
工部尚书高兴的退下。
户部尚书眼睛一亮,也来毛遂自荐,被老皇帝嫌弃的留下想法子赚钱。
户部尚书郁闷的退下。
……
【阿西,怎么都是老家伙跟着去啊,整几个年轻帅气的路上看着都养眼啊。】
视觉享受,不能亏待自己。
老皇帝觉得很有道理,就把新新任吏部尚书给喊上了。
因为老皇帝打算是一个不一样的南巡方式,阵仗不需要太大,所以最后敲定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