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秦朝官方的发动,咸阳城学府即将建成,现在正在招揽夫子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天下皆知。
然后赵耳就接到了山启的抱怨,前来咨询学府的人越来越多了,有游历至此恰巧好奇的,更多的还是那慕名而来的。
最让山启无奈的是,每个排的上号的学说都有派子弟前来。
可是这些来的人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派子弟居然一个考核都没过,
他想全部不留,又担心是否让世人误以为小姐有所偏向,可若招收又实在是觉得这个准字难写。
赵耳不屑的哼出声“你忘了,小姐早就说过,不论出身,不论资历,以才学为准。”
学府连明面上的探子都能接受,拒绝一个整个学说子弟又有什么?
若是他们真的重视小姐,又怎能派那不成器的前来参与考核。
看看墨家,再看看医家,甚至是一直在咸阳城的儒家,都派的是学派中的中梁砥柱,这才是对小姐的重视,对咸阳城学府的重视。
山启也觉得自己自从到了咸阳城就开始想的多了,可是想的不多也不行啊,
能说不愧为一国的政治首府吗?随便一个人不是官儿就是世家子。
虽然他们家小姐不惧,可是能少树立一个敌人多结份善缘,谁又傻傻的去走反路。
燕国太子丹,看着手上的告示仰天长叹,为何他大秦能出个瑞丰侯,他燕国却不没有。
倘若自己的身份不是一国之太子,他是真的很想去那座传说中的学府走一趟。
蜀地学府现在已经可以说是,赶上曾经那第一学府的名头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绝对是最贴切的写照。
而这咸阳城的想必在瑞丰侯的带领下,会是另一座百家乐园了。
想到秦国现在成了不少人才趋之若鹜的地方,而他所推荐的人却总是被父王因猜疑忌惮而弃之,只觉得苦闷异常。
赵王自从收到报告时就看着郭开格外的不顺眼了,当年因为白起坑杀,他们的青壮年折损大半,
现在本地成长起来的人才虽有,可是不足以支撑这偌大的国家。
而外来的人才却又近乎于无,全是郭开这丞相失职所致。
郭开可是非常懂得看眼色的,见状都不用王上开口,自己就已经伏地而跪。
“王上是臣无能,没有那瑞丰侯的号召力,不能为国招来如此多的人才”
赵王纵使诸多话语想要斥责,可心里也明白瑞丰侯这样的人百年一遇,也只能憋屈的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郭开眼珠子一转,就知道自己不会成为赵王的出气筒了,虽然头还是没有抬起,心却彻底的放下了。
“王上,您忘了之前那赵国人才引入那事儿了?”
眼看着赵王的怒气,因为这句话又要燃起来,郭开连忙说出下文。
他引出此事可不是为了要惹王上不开心的。
“吾赵国人才引入确实不如秦国近年来的多,可是人才贵精不贵多呀!”
郭开深刻的明白赵王真正在意的是哪个点,因此说的格外有恃无恐。
“吾派人查过了,除了有一位顺流而走前往他国,其他几个又跟着回秦国了”
郭开显然知道这段话只会火上浇油,因此语速都变快了,根本没给赵王插话的机会。
“这几位走了的人,可都是因为黄金而在咱这大闹过的,如此贪财之人又岂能是有大才者。
那些人之所以能顺利离开,不过是王上您不愿意要、看不上,亲自下令驱逐的罢了。
王上您看不上的人被秦王当人才又招待了回去,又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呢”
赵王一听,确实觉得郭开说的甚为有理,一群他看不上的废物,被嬴政当着黄金捧着,突然觉得心里的气儿顺了。
“你说的不错,吾国人才数量上确实不如那秦国,可吾国的皆可以一当十!”
赢溪看着自己身边的官员越来越多,看着派向各方的人越来越多,手上需要干的活却越来越少,一时悲喜交加。
所有的一切无不昭显着,嬴政当初做出的决定是多么正确,当初自己等人是多么的愚蠢。
虽然他当时确实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到了族中子弟的不足,可是面对如此鲜明的对比,他还是不愿就这么服气。
大秦发展至如今,是经过世代的努力才铸就了如此坚实的地基,这其中他们宗室所贡献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眼瞅着到了这一世,他们大秦要剑指天下,族中子弟们怎么可以拖后腿?
目光炯炯的看向了咸阳城学府的方向,再一次坚定了之前的想法,
一定要把所有子弟全都送进去,学不出个一二来,就不允许退学!
此刻无论是在家和好友喝酒谈天的,还是四处游历的,亦或是正在官府里认真当值的,突然都感觉一股冷意自心底升起。
不过由于时间太过短暂,基本没有被当一回事。
嬴政本打算搞个突袭,在没有任何人的通知之下到瑞丰侯府去找乐安,不料却被告知,他要找的人压根就没在府里待着,而是在咸阳城学府。
就在赵高以为嬴政会打道回府,派人去传召时,却发现王上是打算亲自去,顿时就将刚要脱口而出的训斥之言改成了劝诫之语
“王上学府还在建设中,人员现在参差不齐,您若去那里实在是危险了”
这要是万一,碰巧遇到了刺客,他赵高这小身板可护不住王上周全。
“无妨,有瑞丰侯在你所担心之事不会发生”嬴政对于自己的身手是非常自信的,
自从师父教他学武的那刻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有机会,他就从来不曾间断过。
再加上乐安身边他安排的,暗里的死侍明面的侍卫就更放心了。
赵高见王上意已决也就不再多言,可眉头却皱的紧紧的。
在他看来,乐安确实很有能力,可是再有能力也是一介女子,就算习得武艺又能有多好的身法。
真出了意外,谁护着谁可不一定了,就算他也知道乐安是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见过血的,也并不以为意,
毕竟在赵高看来,作为将军,再是冲锋上前,身边还能少得了护卫,就算真的杀了人,又能杀几人?
可赵高深刻的明白他的想法只是他的,王上的想法与他之所想截然不同,所以他不能表现出分毫。
偷偷给身边的小内侍使了个眼色,那人立马就消失在了队伍之中。
嬴政看见了却也默许了,只要不明面上反对他,就无所谓身边的人如何布置,毕竟也是出自于一片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