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街头
“号外号外,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师航空旅敖汉大捷…”
此刻在金陵城的大街上,仿佛连卖报的报童都有了力气,敖汉大捷的消息传到金陵,各界人民欢欣鼓舞,很多地方都开始放炮庆祝,不是过年胜似过年,大家脸上都乐呵呵的。
关东军发表演说之后,很多人都为李绍义和他的手下捏着一把汗,毕竟日本军队的厉害,咱们这些人以前也是知道的,刚刚组建的第七十二旅,怎么可能是这些虎狼之人的对手呢?
可没想到半个月没消息,当有消息传过来的时候,却是日本军队打败,一天之内被干掉了数千人,而且还有几十架飞机被打下来,当然我们说话可不是信口开河的,基本上都有多张照片为证。
以前的时候人们购买报纸,买一张就够了,但是现在一张报纸上只有一张照片,不同的报社采用的都是不同的照片,所以很多有条件的人都要把当天的报纸都给买了,就是为了看看前线的实地照片。
针对于这场战争,社会各界人士也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咱们终于站起来了,在对外战争当中,一直都没有取得多少胜利,可是现在第七十二师取得了胜利,这可是让我们扬眉吐气了,以往几十年积压的怨气,仿佛这一刻都吐出来了。
但也有些认为这样不妥,这会让日本军队投入更多的人来进行这场战争,一旦要是提前开始全面开战的话,北方所取得的胜利跟全国战争比起来,简直就不值得一提。
所以他们认为现在应该激流勇退,从中央派遣军事大员前往北方,劝说李绍义接受中央的调解协议,跟日本人订立和平协议。
这些人嘴里有一个共同的词儿,那就是见好就收,日本人是不好惹的,在他们的眼里,日本人现在没有使出全力,如果要是日本人使出一半的力,恐怕第七十二师就应付不了了,所以趁着自己现在占据上风,应该快速跟日本人缔结协议。
这样还能够拿到比较好的条件,如果要是等着战场上战败的话,以日本人的贪婪,恐怕现有的成果全部都被吞掉,我们还得从自己的身上割块肉给他们。
第七十二师驻金陵办事处
李思贝的办公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罐头,这个年代对他们上流社会的人来说,想吃到一些热带水果不是难事,但有些种类这个年代是没有的。
比方说此刻李思贝吃的大樱桃,这玩意儿只有在欧洲的贵族庄园里才有,是最顶级的人才能享受的。
现在浦江市场上也有了,就拿这么铁盒包装的一小罐来说,要卖到十一块大洋,几口就吃没了,属于极其昂贵的玩意儿。
但是对于李思贝来说,这玩意儿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谁让咱是第七十二师驻金陵办事处呢,李思贝出去送礼的时候,那也是成箱成箱的送人。
“你怎么就一点不着急呢?你不知道我上午军政部召开的会议,是关于咱们在北方的战局吗?前一阵子还有不少人支援我们,现在军方的人都闭上嘴了。”
吴振奎推门进来的时候,李思贝吃的满嘴红红的,纯纯的吃货。
“着什么急啊?军政部的会议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就算他们让我们停战,难道我们就停战吗?支援我们,我们要打,不支援我们,我们也要打。”
李思贝擦了擦自己的手,赶紧的去梳洗了一下,的确是有点不好看。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是在我们北方的军队当中,至少得有一万多人是南方各路军阀支援过去的,万一这些人一纸命令,让他们全回来,咱们刚刚整编完毕的军队,可会有很大的麻烦。”
吴振奎有些担心的说道,根据不完全的统计,各路军阀总共支援了一万六千多名官兵,这些人都是各路军阀当中的精锐,除少部分进入保安团之外,大部分都进入了正规军,而且将近三分之一都当了基层军官。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李绍义那边扩编的太快,手里又没有合适的人,各路军阀支援过去的人,总比自己从农民手里征召上来的士兵强的多,所以要任命班长的话,你也得认命这样的。
“这个你大可以放心,在北方的军队里当了班长,一个月七八块大洋的军饷,动不动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待遇,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一个月能拿几块大洋?你贪一点儿,我贪一点儿,就拿一个步兵班长来说,一个月能到手四块大洋,他就赢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国军班长了。”
李思贝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更何况,在七十二师的日子里,他们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军队的自豪,不自然的把自己当成第七十二师的一份子。
就算他们原来的长官让他们回来的话,一句抗战为重,国家为重,难道原来的长官还敢下死命令吗?
只要是他敢下,各界学者就能胡乱的猜测,比方说你是不是和日本人私通呀?北方打的正狠呢,你要把人给调回来,你之前不是真正的抗日支持李师长,你这纯粹是政治投机啊。
各路军阀也都是要脸的人,如果要是真的被各界学者这么骂,估计连大门都打不开了,民国政坛上的这些人,还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声的。
一旦要是名声不好了,连你手下跟着你的这些人都会反对你。
所以他们就算是使坏,那也只能是暗中说两句,不敢光明正大的要人。
本来吴振奎还有一些慌张,听李思贝说完了之后,整个人倒是没有一点儿的紧张了,看来咱还是不如这丫头看得远,现在让这丫头当主任,吴振奎服气的很。
“那有没有可能把咱们师长调离呢?”
吴振奎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事儿。
当年十九路军在浦江抗战,打完了之后后来不还是被调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