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
让人意外的是,李季泽竟然是语重心长地来了句,“本王实在想不明白,那帮乱贼到底是给了你什么好处?让你如此的执意要袒护他们?”
这话是一语双关啊!
第一重意思,你不要把我当成白痴,你狡辩的这些话我都能看得出来好吗?
第二重意思,你也知道你是秦王妃?难道你跟秦王不应该是一家人吗?你老仗着这个身份去偏袒乱贼的人,是不是有点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
王元雅先是一愣,如此近距离之下看着李季泽那张“帅脸”,她还真是有点脸红不好意思。
不过很快她便反应了过来,一下挣脱了李季泽的双手,冷声便是一句道:“作为义军的使者,我自然要分清楚自己的身份!”
她这表态也非常的彻底了。
我就是代表着义军来的,我当然要站在义军这边!
不知道为什么,在妹子说出这番话后,李季泽竟然感觉心头一紧,有点难受啊。
靠北了我!
我拿你当自己人,你拿我当成小鬼子!
你行啊!王元雅你是真的行。
“既如此……”
李季泽一摆手拂袖,冷着个脸走到了一边去,语气冰冷的道:“说吧,你找我干什么?”
王元雅:“……”
完了完了!回旋镖一下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刚才为了救下张小兰,如此疯狂的示爱,现在李季泽反问了她一句,“到底干什么?”
总不能还用这一套吧?
想你了,来看你!大晚上两夫妻肉麻兮兮的,能干什么?
万一李季泽这个老色p真就顺着她的话头走,真这么做了怎么办呢?
所以,王元雅眼珠子一转,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呢?
恶人先告状!
“昔日在王府内,看到了三位年轻貌美的女子,怎的?我作为秦王妃,想要来问一问秦王殿下,是否有纳妾的想法不可以吗?”
“噗!”
本来端起了桌子上的茶水,刚刚抿了一口的李季泽,差点没有被茶水呛死。
他一脸不敢相信的看着王元雅,一击戳中了肺管子上,不咳才怪呢。
王元雅却像是没有任何的反应,面对被水呛得难受的李季泽,她竟然不心疼不说还趁机落井下石道:“怎么了?心虚了?是不是说中了?”
李季泽咳嗽了两声之后,白了王元雅一眼,而后顺了顺胸口没好气的道:“怎么?作为乱贼潜伏在本王身边的密探,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秦王妃不成?莫说你这个秦王妃是假的,纵然是真的又如何?本王真要纳妾,你又因何能阻拦?”
对!没错!
按照这个封建时代的三妻四妾制度,他李季泽纵然是真要多找几个小妾,你一个冒牌的“秦王妃”拿什么阻拦?
王元雅闻言可不爽了,整个人先是愣了愣,而后嘟着嘴,穹鼻直接拧巴在了一块儿。
“再怎么说,我也是你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抬回来的正牌妻子!!怎么?纳妾之事,难道都不应该和我商量一下?若是我不同意,这秦王府能安宁吗?”
皇后娘娘要不同意,后宫能安宁吗?
李季泽:“……”
还真别说,如果他李季泽的志向是夺取天下的话,将来他就是皇帝。
自然而然地,王元雅是明媒正娶的正妻,人家真就皇后啊。
白了她一眼,李季泽没好气地摆了摆手,随意开口道:“本王并非是个好色之徒!世人皆误会吾也!”
这话说的,颇有吕奉先那句,“本人生平不好斗”之神威。
看看王元雅那副鄙视的眼神就知道了,他到底是在说真话,还是在说假话。
王元雅这一会儿的内心里面无比鄙视的!
她认为李季泽不是不好色,而是他好“天下第一色”。
何谓天下第一色?
有人说,女帝是天下第一美女。
为何?
因为她父辈的职业历代都是皇帝呗!
大齐可不像是其他皇帝那般“政治联姻”,为了防止后宫干政,便要求皇后必须出身无权无势的家庭。
所以,她们多为民间女子,也意味着说……
人家是真正一路选美选上来的!
试想一下,哪怕大齐太祖是个丑陋无比的粗汉、糙汉,他选了一个漂亮的皇后经过了第一代的基因改造,如此一代代传承下来。
每一代的大齐皇帝都在挑选民间貌美皇后,如此代代相传下来,到了女帝!她能不成为大齐惊天伟业的第一美人吗?
另一个“天下第一”,在这片土地上开天辟地的头一遭,女人当皇帝!
皇帝当然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人?
正因为李季泽喜欢的色,是这天下第一之色,寻常人怎能入他眼睛呢?
所以……
王元雅认为自己的夫君这句,“本王非是好色之徒”,简直是个笑话。
正好!想到了“天下第一色”的女帝,王元雅顺着这个由头便开始了“公事”吧。
“之前听闻秦王说,女帝在此,你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代行北伐事。但事至此,女帝在南,君在北!却又效南而连义,何以故?”
她这话是暗刺刺地嘲讽李季泽,之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搞笑行为。
最逗比的是,他手中压根也没有天子啊,最后天子跑到南边去了,你在北方丢不丢人啊!
可天下人已经看出了你之前的德行,但现在你一方面联合我们义军,一面又表示向南边效忠。是什么意思?
把我们义军当成什么?是不是当猴儿耍?亦或者说,干脆就是将来用来献给女帝邀功的垫脚石啊?
李季泽:“……”
“吾忠忠于国,而非忠于人!”
这是李季泽真真正正的真心话!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叫魏征,李二干掉了太子之后,听说了这老哥有才华于是召他入自己的团队。
没想到的是,这老哥真就厚着脸皮加入了!
李二不解问他,建成不是你主子吗?你不是对他很忠心吗?为什么不殉葬啊?
结果魏征不仅不脸红,还举了一个齐桓公被管仲射了一箭,后来齐桓公不仅没记仇,还重用了管仲。
因为什么?
齐桓公知道管仲的才华,也知道当初他射自己这一箭,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事实后面也证明,魏征他是忠心的!但绝对不忠于他的主子,也不忠于皇帝,他只忠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