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皇宫,立政殿。

“这个……二郎,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从太史局急匆匆赶过来的袁天罡看着躺在凤榻之上,已经有了微弱呼吸的长孙皇后,心头泛起了惊涛骇浪!

他将房俊拉到了一边,小声问道。

自己手上有没有所谓的假死药和复活丸,他作为当事人自然是一清二楚。

当初长孙皇后下葬之时,他就在场。

他无比确定,长孙皇后已经魂飞九泉!

那防腐药水确实是他炼制的,不过也就只能保持长孙皇后的凤体不腐罢了。

“师父,那复活丸是曾经那个游方道士给徒儿的!”房俊无奈,只能再次将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游方道士搬出来顶缸。

“我道家当真有如此大神通之人?!看来我道家先祖所说的白日飞升,长生不老,不是虚言呐!”袁天罡闻言,一脸震撼。

完了!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把便宜师傅给带歪了!

想到袁天罡经此一事之后,怕是会对炼丹更加狂热!房俊就感觉脑仁疼。

“阿娘!”就在这时,一道娇俏的瘦削身影小跑着奔进了寝殿,当看到躺在凤榻之上的长孙皇后时,呆愣了片刻,接着扑到了床榻边,急声唤道。

“阿耶,阿娘她怎么还不醒?”见阿娘毫无反应,李明达扭头看向坐在一旁的阿耶,一脸急切。

李明达住在千秋殿,紧挨太极宫,离得最近,所以她来的也是最快的一个。

“兕子莫急!你阿娘她气血两虚,需要好好调理一番,方能醒转过来!”李世民摸着小闺女的脑袋,满眼宠溺。

“太好了!阿耶,以后兕子有阿娘了!兕子有阿娘了!”李明达一张小脸,因为太过激动涨得通红,手舞足蹈。

“新城,快过来!这是阿娘!快叫阿娘!”李明达将站在一旁踌躇不前的小新城拉了过来。

“姐姐,她是阿娘吗?”小新城一脸茫然。

长孙皇后去世时她不过才四岁,所以她脑海中关于长孙皇后的记忆并不多。

之前之所以吵着要阿娘,是因为大家都有阿娘,而她没有。

她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杨妃并不是自己的阿娘。

“是!这就是我们的阿娘!”李明达重重点头。

“阿娘……”小新城犹豫了片刻,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句。

“哈哈哈……小新城真乖!”

“咯咯……”

李世民见状,哈哈大笑,兴奋的将幼女抱了起来,转了个圈,逗的小新城是咯咯直笑。

“阿娘!”就在这时,一道窈窕的倩影快步走了进来,当看到凤榻之上那张熟悉的脸时,不由娇躯一颤。

“长乐来了!快来见过你阿娘!”李世民微笑道。

“阿耶,阿娘她真的还活着?”李丽质满脸不可置信的问道。

“长乐,你不是看到了吗?”李世民微笑着指了指床榻之上的长孙皇后。

“阿娘!呜呜呜……”李丽质看着自家阿娘那饱满酥胸上下起伏,再也压抑不住心头的翻涌情绪,娇唤一声,快步扑到了床榻边,喜极而泣。

随即不到片刻,一名十二、三岁的俏丽少女快步走了进来,看着床榻之上的长孙皇后,娇声疾呼:“阿娘,城阳来看你了!”

言罢,也扑到了床榻边,与李丽质一左一右拉着长孙皇后的手。

这就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嫡次女城阳公主?!嗯,确实俏丽无双,温婉可人!

房俊看着不过才十二、三岁便出落的亭亭玉立,初发芙蓉的小妮子,心中暗赞了一声。

不得不说,杜荷那小子艳福还真不浅!城阳嫁给他简直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母后!”不多时,李承乾和李泰还有李治三兄弟也相继进入了寝殿中,当看到躺在凤榻之上的长孙皇后时,三人也是惊喜不已。

因为长孙皇后还未苏醒,不宜太多人打扰,所以李世民只让李承乾几兄妹进来探视,至于其他人则全部挡在了殿外,禁止入内。

“陛下,赵国公和长孙驸马不愿退去,说是要进来探视皇后娘娘!”

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喜极而泣之时,一名侍女急匆匆地走了进来,朝李世民躬身道。

“罢了!让他们进来吧!”李世民点了点头。

侍女领命而去。

长孙无忌毕竟是自己的大舅哥,观音婢一奶同胞的亲大哥,长孙冲乃是观音婢最疼爱的大侄子。

这兄长要见妹妹,侄子要见姑姑,乃人之常情,合情合理,纵然他是一国之皇帝,也不能无视。

不多时,长孙无忌和长孙冲父子俩进入了寝殿中,当见到长孙皇后时,父子俩都惊呆了。

“阿妹……”

“姑姑……”

父子俩来到床榻前,喜极而泣,不停的抹着眼泪。

老登,你长孙家的大靠山又回来了,瞧把你给得瑟的!房俊见状,撇了撇嘴。

狗贼!等我姑姑苏醒之后,我必将你的所作所为告诉姑姑!看姑姑怎么收拾你!

长孙冲看了一眼角落中的房俊,眼底深处闪过了一丝浓浓的怨毒之色。

很快,孙思邈和甄权两位大唐医学泰斗也来到了寝殿中。

当看到凤榻之上的长孙皇后,两人的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

尤其是孙思邈,他走南闯北,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大唐,如今他已八旬有余,可以说是见多识广,也就是所谓的活久见。

可死了一年多的人再一次活生生的躺在自己面前,饶是他这般神仙人物,此刻也是震惊的头皮发麻。

他与袁天罡都出自道家,所以他很清楚,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假死药和复活丸。

至少他们修道这么多年,是炼制不出来的。

“甄太医,如何?观音婢何时能苏醒?”见甄权把脉完毕,李世民急声问道。

众人的目光也齐齐向他投了过来。

“这个……”甄权斟酌了片刻,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这……

众人见状,都不由面面相觑,一脸茫然。

“孙神医您老来瞧瞧!”李丽质看向了孙思邈,清冷绝丽的俏脸之上满是哀求之色。

“是啊,孙神医您来看看母后她到底情况如何?”李承乾点头附和。

其余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孙思邈微微颔首,来到床榻前,将手搭在长孙皇后的皓腕之上。

“唉!贫道行医数十载,皇后娘娘这般脉象……”半晌之后,孙思邈唉声一叹,欲言又止。

“脉相如何?”李世民心头一紧。

“这种时有时无的脉相只会出现在将死之人的身上!”孙思邈沉声说道。

众人闻言,都不由浑身一震。

难道终究是空欢喜一场吗?阿娘她……

李丽质一张俏脸瞬间煞白,看着凤榻之上,脸色苍白,奄奄一息的阿娘,抬手死死的捂住了樱桃小嘴,生怕自己忍不住会哭出来。

“小子,你怎么说?”李世民看向了站在角落中的房俊。

众人的目光也齐刷刷的朝他投了过去。

他们这才反应过来,论医术,这位才是医道大家呀!

毕竟秦琼当初都被孙思邈判了死刑,就是他硬生生的将秦琼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姐夫,你救救阿娘好不好?阿娘好不容易回来,兕子不想再失去阿娘了!”李明达疾步扑到了他的怀中,秀眸含泪,一脸哀求。

“姐夫,救阿娘!”小新城见状,也迈着小短腿,来到房俊身前,伸出小手死死的抓着他的衣袖,奶声奶气道。

李丽质和李丽华姐妹俩也是美目灼灼的看着他。

丽华是城阳公主的闺名,与姐姐李丽质只有一字之差。

李承乾和李泰还有李治看着房俊的眼神也满是期待。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鹰视狼顾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明:爷爷,我不想当皇上啊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