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天际刚刚泛起鱼肚白,寂静的街道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锦衣卫快马加鞭,穿梭在大街小巷,将一则消息迅速传递到每一位官员的府邸。
明日,陛下将在太极殿召开朝会,此次朝会不仅要处理常规政务,还将着重梳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消息传开,所有官员感叹了起来。
陛下终于出现了。
尤其是在提及“天下为公”这一理念后,官员们更是陷入了热议之中。
这一理念实在是不好说,也说不好。
“天下为公”,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让百官们忐忑不安。
他们迫切地想要弄清楚,陛下提出这一理念,究竟是一种更为高明的统治策略,只是换了一种说辞来巩固皇权。
还是陛下真的决心改变延续千年的统治格局,要将天下的利益置于首位,践行真正的“天下为公”。
若是前者,官员们心中虽有些无奈,但也能勉强接受。
毕竟,在他们看来,官场的本质或许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他们依旧能够在既定的规则下,维持自己的地位与利益。
但若陛下真的是要推行后者,那对于这些习惯了传统官场生态的官员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风暴。
一旦“天下为公”的理念真正落地实施,自己手中的权力、财富以及各种特权,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些咸阳的年轻的官员们同样被这一消息搅得心神不宁。
他们才踏入仕途没几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渴望在官场中崭露头角,实现自己的抱负。
可“天下为公”嘴上说说还行,真的出来了,让他们对自己的仕途前景充满了担忧。
他们私下里聚在一起,忧心忡忡地讨论着这一理念对自己的影响。
有人担心,随着“天下为公”的推行,官场的晋升规则将会发生改变,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可能会变得一文不值。
有人则害怕,新的政策会大幅削减官员的福利待遇,使自己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第二日,天色尚早,长安的街道上便已出现了许多身着官服的身影。
他们朝着皇宫的方向走去,神色各异,有的眉头紧锁,满脸忧虑。
有的眼神闪烁,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陈浮生与赵福生并肩走在其中,他们的步伐沉稳,与周围官员们的焦虑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陈浮生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敏锐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当他看到那些官员们脸上的忧虑神情时,不禁轻轻笑了起来,对身旁的赵福生说道:“田老弟,你看看我们的这些同窗,他们到底在怕什么呢?”
“不过就是一个官身罢了,如今改革方案还未出台,他们就已经吓得六神无主。”
“要是到时候真的出台了对他们不利的政策,那还不得像被割肉一样痛苦啊!”
赵福生是个老实人,平日里只醉心于农作物的研究,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和权力纷争毫无兴趣。
即便如今已经进入内阁,身居要职,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质朴与纯真,对很多官场之事后知后觉。
他听到陈浮生的话后,微微皱了皱眉头,有些担心地说道:“嘴哥,算了吧,还是不要胡咧咧了。到时候要是被他们听到,在背后说你闲话,那可就不好了。”
陈浮生的外号叫“嘴哥”,这源于他天生就拥有一条能言善辩的三寸不烂之舌。
在众人眼中,他是一个辩论高手,无论面对何种复杂的话题,都能迅速理清思路,用犀利而又巧妙的言辞进行反驳或论证。
他坚信,只要自己不断地学习,积累足够丰富的知识,就能够凭借一个“理”字走遍天下。
听到赵福生的劝告,陈浮生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好怕的,大家都是同窗。”
“他们要是真的在背地里说闲话,那就随他们去吧,无非就是同窗情谊到此为止罢了。”
“而且老田啊,你以为我们两个人就没被人嫉妒吗?”
“咱们好歹也是小阁老,做出了一些成绩,被人嫉妒是难免的事情。”
“这人活着啊,不要太过于计较,反正大家最后都难逃一死,不如过得开心些,随性些就好。”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
只见一个传令兵身着轻甲,身后背着一个醒目的信筒,正策马扬鞭朝着皇宫飞驰而来。
传令兵的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陈浮生远远地看到这一幕,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又是多事的一年啊,有加急军报送来了,看来前线不太平啊。”
此时,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念头:周边的势力都已经被大唐收拾完了,如今能和大唐掰掰手腕的,也就只剩下一个阿拉伯帝国了。
可是,陛下还没有下令进攻阿拉伯帝国,怎么就有军报出现了呢?难道是这阿拉伯帝国不怕死,竟敢主动来进犯大唐吗?
陈浮生又想到,现在守着新疆的可不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将,而是年轻气盛的薛仁贵。
年轻人大多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脾气冲。
薛仁贵面对敌人的挑衅,肯定不会轻易退缩,必定会奋起反击。
这一来一往,局势恐怕会变得愈发复杂和棘手。
陈浮生与赵福生加快了脚步,走进了太极殿。此时,殿内已经聚集了众多官员,他们三五成群地小声议论着,脸上的忧虑之色愈发浓重。
不一会儿,李承乾缓缓步入太极殿,朝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恭敬地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