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娟牵着女儿的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小柳,你学的咋么样?你要好好学习,知道吗?”
“妈妈,放心吧,我学的挺好的,我会好好学习的。”
“嗯嗯,那就好。”
看着聪明又乖巧的女儿,马小娟心里开心不已。
回到家的覃小柳,又被章慧芝一阵学习“关心”。
章慧芝听着小孙女,讲着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说的那是一个头头是道,脸上止不住的满意。
最近她也“被迫”跟着小孙女学了不少知识,听着小孙女说着在课堂上学的内容。
居然有不少是自己知道的!
她的心里新奇又满足,好像是自己也跟着上了学似的!
她心里慢慢琢磨着。
以后可以经常问问孙女学堂上的事,自己也可以慢慢多学点东西。
一份钱学两个人,划算!
覃小柳得学习生涯进入正轨,覃凯的木匠生涯依旧不紧不慢的学着。
春耕慢慢结束,夏天的炙热一晃而过,又一年秋收来临。
“放假喽~放假喽~”
“终于放假了!可以好好的玩了,哈哈哈~”
……
“我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希望大家有个愉快的暑假~
好了,大家收拾好书包就可以回家了。作业记得写!开学了我要检查!”
杨文远对着兴奋的众人嘱咐完,又对着覃小柳说,
“小柳,你跟我来一下宿舍。”
覃小柳整理好自己的课本,背着斜挎包,跟着杨文远来到宿舍。
经过半年的生活,这个简陋的宿舍已经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杨文远从书桌上拿出来几本书,还有两个笔记本,交给覃小柳。
“来,小柳,这个笔记本是老师整理的三年级的知识点,你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
这个是一些的课外书,有作文书,还有故事书,你也可以多看看。”
“暑假放两个月,老师也要回家了,我知道你很聪明,也很愿意学习,多看些书对你有好处。”
覃小柳惊讶的看着杨文远,看到杨文远眼含深意的望着自己,她愣了一下,转脸笑了笑。
“哇~谢谢杨老师,我会看完的。”
覃小柳开心的接过杨文远递过来的书,不管杨文远什么意思,这些书对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反正,不会害了自己!
这几个月来,她作为一年级中途的插班生,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安安稳稳的学着一年级的知识。
她不想太冒尖儿。
但私底下一至五年级的知识她也没落下。
由于学生都在一个教室,她也不用费心遮掩,直接光明正大跟着学习。
也许杨文远察觉到了什么?!
这一年级的下册书刚学完,按理来说,就算要给她开小灶,也应该是给她准备二年级的知识吧!
居然给她整理了三年级的知识!
不过,
这样也好!
自己不说,杨文远不拆穿,自己依旧可以安稳的在小学稳稳上升。
有杨文远开小灶,自己还可以私下使劲儿卷!
棒!
回到了家,再赖在奶奶跟前,继续复习上学的内容。
这很不错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文远深知这个道理。
这半年来,杨文远一直关注着覃小柳得学习。
他知道这个孩子是非常聪明的,明明二年级的知识学起来不在话下。
可当他让她跳级的时候,她却不愿意!
她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句话在一个两岁的小女娃口中说出来,听在自己的耳朵里,是多么的振聋发聩!
自此,他不再说让覃小柳跳级的话,只是认认真真的辅导着她的功课。
只要自己会的,他都可以教!
章慧芝的学习进度完全由覃小柳掌握。
半年的时间,章慧芝对一年级的知识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
二年级的乘法表,在覃小柳的洗脑攻势下,也初步熟练。
家里正慢慢的变好,覃凯依旧在学木匠,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一些简单家具的的制作。
前段时间刚接了一些小活,随着秋收的到来,他的私活也结束了。
覃凯坐在水龙头旁边,打磨着镰刀。
过几天就要收麦子了,他得抓紧时间,把镰刀都打磨好。
收完自家的麦子,还得给丈母娘家收,这一两个月是闲不下来了。
他这几个月学木匠学的还不错。
刚开始学徒的工资有120元,他学了三个月后工资涨了30元,现在每个月都有150元。
虽然不多,但好歹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他这个月接了几个活,手里的钱还了一些账,还剩二百多块钱。
这两年他妈和他爸也拼命地挣钱,五千多的账也靠种地,还了近三千块钱。
他们争取今年年底把外账还完。
正在整理绳子的章慧芝,早早就看到背着书包回来的小孙女。
“呦~小柳回来啦,你手上拿的什么呀?”
“奶奶,你看,这是杨老师借我的课外书,杨老师说让我好好看看。”
“哎呀!杨老师给你的书?这什么书啊?......这得多少钱啊?”
“奶奶~这是杨老师借~给我暂时看的书,开学了要还给杨老师的。
这是作文书,这个是故事书,还有一些老师写的笔记呢!”
“哦~这样啊,哈哈哈,这个杨老师真好啊,那你可得好好看,把书保护好,别弄脏了啊。”
哎呀,我家孙女就是厉害,你看看,老师还专门给孩子开了“小灶”!
肯定是自己孙女学习很好,你看看,还有什么,课,课外书啥的,自己还没听过什么叫作文书呢!
哈哈哈!
今年可真是个好年啊!
越干越有劲的章慧芝,恨不得现在就去收麦子。
覃凯看到高兴的祖孙俩,脸上也控制不住的笑。
女儿学习好,自己也跟着受益。
杨文远经常给女儿开小灶,时不时的私下教学,还不用多余的费用。
村里人也被杨文远对覃小柳得重视态度,转化到对覃家人的热情上。
他们家借个什么东西,或者有个什么事,在求助村里人时都比原来顺畅的多。
自家的由以前的,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到现在一个星期也不见得会吵架!
感觉做什么事都顺风顺水。
他可从来没有觉得学习好是一件这么好的事!
总觉得不真实的,可这半年家里的变化确实是真实的。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章慧芝暴躁的脾气变成现在,爱笑又温柔可亲的和蔼老太太!
女儿有了老师之后,他也很少再辅导女儿的功课。
突然看到女儿拿的课外书,他又想到之前想给女儿买一些书来着,这么久都忘了。
现在杨老师给女儿的书,又让他想起来了。
他决定,这段期间忙完,可以带女儿去城里挑一些课外书看看。
秋收是农民们最忙的时刻!各种庄稼齐成熟,人民开心又劳累!
从六月初开始,为了碾谷场,村里唯一的一辆蹦蹦车,在宋保全的掌控下,拉着石磙,挨家挨户不停歇的响着。
谷场碾的光滑之后,麦子也到了收割的时候。
大部分都是一大家子齐上阵,大人手持镰刀,不停的弯腰割麦子,小孩跟在后面捡漏掉的。
也有两家一起合作的,收的比较快。
等麦子割好后,就可以叫宋保全开着蹦蹦车来装车,运回谷场晾晒。
等秋收完,每家再给宋保全一些钱就可以了。
“妈,走吧,今天是个大太阳,你找个帽子带上,不然待会到地里晒得不行。”
“哦,对,珍啊,你到抽屉里给我拿个帽子,我再装一些水。
小汐就不去了吧,你跟小柳在家玩?”
“不行,奶,我也要去地里,我可以帮你们拿水啊。”
“行行行,那就一起走,你去叫你舅舅和舅妈,看他们弄好了吗?”
“好的。”
好不容易放假的晏汐儿,刚放假就被覃珍带回外婆家。
她这次有点儿不想来!
这两个月,覃小柳得大名不知怎么的都传到了她们村!
她们村和外婆的村子相差不近啊,她总是时不时听到,福贾村有个两岁就上学的娃娃!
是个“文曲星”!
聪明的不得了!
有不少人听说是覃家的,还“串门”到她们家各种温婉打听。
自己一年级的同学,也不停的在自己耳边说着覃小柳得事。
晏汐儿总觉得是别扭,比自己小那么多的妹妹,和自己一样,都是一年级!
真是怪怪的!
好不容易放假,自己在家可以躲个清静。
第二天就被她妈拽起来,迷迷糊糊的被她妈骑着自行车,带到了外婆家。
自从她家有了自行车,她妈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会了!
有时候放个短假,她妈自己骑着车就能到外婆家!
但由于之前覃珍还不敢带人,晏汐儿这半年都没开过。
覃珍也练了好久,这次趁着暑假,一路上心惊胆战的把晏汐儿带了过来。
今天刚到就赶上去地里收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