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过了清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和,比付宁早回京城的大有上门来请他,说是庄子那边都准备好了,问什么时候过去看看。

那当然是越早越好,付宁又对着跟安晨冬一起制订的种植计划、面积、间隔等等,细细算了一遍,把种子又核对了一遍,两个人就坐着马车奔宣化了。

跟着他们两个一起去的除了一个赶车的车夫,还有安府的一个管事的,马车后面牵着付宁的小骡车,他把这个庄子的事情做完还得去赵家庄,没有个交通工具真是不方便。

不得不说,跟着人家出门就是比他自己单打独斗舒服多了,在哪儿打尖,在哪儿住店都是安排好的。

路上那个管事的还指着沿途的村镇、古迹给他们讲解,恍惚间付宁觉得自己像是报了个旅行团,一路都是游山玩水的放松感。

跟去赵家庄的路不同,出了居庸关他们便向着宣化府相对平缓的地带前进了,从起伏的群山里挣脱出来的时候,付宁真的是感到了天地宽广。

管事的姓王,三十多岁,家里几辈子都是在安老夫人的娘家干活,他是陪嫁到安府的,宣化这边的事情都是他在处理,这次是特地跟着他们出来的。

王哥用手虚虚一指,让付宁往远处看,“那边就是正在修的铁路,听说都开始铺那个铁轨了,据说等到明年咱们就不用赶着马车来了。”

付宁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隐隐约约只能看见不少人,具体工地的情况是看不清楚的,但他知道这条京张铁路修的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预算还有限,英国和德国的公司都盯着呢,但凡有一点儿不确定,他们就准备接手。

可是这条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铁路就在他们狼一样的目光底下,一点一点的修出来了,不仅在设计上无懈可击,还比预算的金额节省了不少银子,这块肥肉他们算是没有吃到。

离开铁路工地又走了半天,一条大河从付宁眼前汩汩流淌向东,王管事指着河上的桥说:“到了,过了这条河就是咱们家的庄子了。”

这座桥既不是石桥,也不是铁桥,它的桥墩是一个个用铁丝网围成的圆柱,里面填满了大石头,桥面上铺的是一条一条的木板,两边也没有栏杆,马车从桥上一过,付宁觉得整个桥面都在一起颤悠。

他忍不住回头看着自己的骡车,生怕那骡子一脚踏空了,再带着他的车掉到河里去。

王哥看着他,又回头看了看骡子,笑呵呵的说:“不用担心,那牲口都灵着呢,掉不下去。”

又指着脚下告诉付宁,这桥面上之所以铺木板不用石板,一个是防滑,再有就是这条河隔两年总要发一回水,桥面冲跑了能保住桥墩,木头也便宜。

付宁的注意力一下就从骡子身上转移了,等王哥说完了这座桥,他们也过了河了。

河边上是一条土路,两边都是大杨树,现在满树都是黄绿色的嫩叶,一股略带些苦涩的植物味道直往人鼻子里钻。

有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折着嫩枝,手一扭就把树皮跟木心分离开了。

他们把那短短一节树皮的小管拿在手里,用石片把一端的表皮一削,然后叼在嘴里使劲一吐气,“呜呜”的哨音在树林里回响,看得付宁也想上手做一个玩儿。

看见有马车过来了,他们都停下手里的动作,伸着头看着他们,有胆子大的迎着马车问:“你们找谁啊?”

王哥一指村子,“京城来的,叫老郭来。”

然后就有孩子撒腿往村子里跑,嘴里还喊着:“郭大爷,京城来人了,寻你嘞!”

马车放慢了速度,小跑着拐了个弯儿,眼前是一大片沙地,分着一垄一垄的地沟,有人正在把铺在地上的麦秸和干草扒开,露出里面一根一根的树藤。

看着付宁好奇的目光,王哥特别自豪的说:“没见过吧,这都是葡萄,咱们也种的是龙眼葡萄,虽然比不上沙营的贡品,品相也算是不差了。”

又用手对着村子的方向一划拉,“再往里是杏树,种的都是黄杏,还有后面山上,半山坡的金丝小枣。”

哇,这是个果园啊!

王哥说,这个庄子是专门为了给老夫人陪嫁建的,先是买下了这片荒地,然后从别的庄子上迁了二十来户侍弄果树的好把式过来,经营了快三十年了,这个村就叫果子园。

在江宁城里选庄子的时候,安老夫人特意把这个地方挑出来给他们细细说了,最后安晨冬和付宁也选定了这个地方。

“你们选这儿就算是选对了,老夫人特别满意。”

“为什么?”付宁好奇的问。

“嘿、嘿。”王哥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往四周看了看。

“这个庄子可是我们府上最挣钱的庄子了,每年就是收的这些葡萄、黄杏和小枣,除了送给府里一些,剩下的或是卖了鲜果,或是做了干果卖,然后再跟府里分账,日子过的是宽宽绰绰的。”

看付宁还是不明白,他才接着说:“我们大少爷研究的那个东西,我也多多少少知道些,是大好事,做成了是大功德。

但是要是得一年一年的试就得选这样的地方,他们不靠种粮食生活,这村里的三十亩地,平时就是种点儿鲜货、种点儿菜,要不然就靠三十亩地养活百十口人,那是做梦呢!”

哦,付宁真的是醍醐灌顶,他和安晨冬光想着做为试验田哪里合适,却没有考虑过当地人的生计。

这种种植试验可是随机性很强的,绝对不可能保证增产,开始的时候减产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一个村子的人都指着这些土地上出产的粮食生活,那不是害死人了嘛!

受教了,受教了!以后真的是要在这方面多注意,现在的经济链条又短又脆弱,绝对不能当那“何不食肉糜”的人!

他们一边闲聊,一边往前走,远远的就看见来接他们的人了。

领头的是一个黑黑的汉子,留着络腮胡子,身量不高,胳膊、大腿上都是鼓鼓囊囊的,不说他是庄头儿,付宁百分之百会认为他是土匪。

“王管事的,辛苦啊!”人还离得老远,打招呼的声音早早的就传过来了,听得出来是中气十足。

“老郭,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啊!”王哥从车上跳下去,几步迎过去,“前些日子跟你说的那个事儿,今天就是干这个来的。”

两个人见了面都是亲亲热热的一抱拳,然后王哥指了指付宁和大有,“大少爷的人,地怎么种听他们的。”

“没问题!地都是主家的,自然是老夫人说了算,而且还让了一成果子钱给庄里,大家都没话说,让干什么干什么!”

付宁这才知道,安老夫人为了能让安晨冬踏踏实实的做研究,改了跟果子园分账的比例,用一成租金换了他们的地,让两个科研菜鸟敞开了折腾。

这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

老郭身后跟着的都是庄子里说得上话的人,有葡萄地主事的、有卖果子的大拿、还有庄子里专门给果树看病的老爷子……

一行人都跟王管事的打了招呼,才上上下下的仔细端详付宁,大有他们见过,是安晨冬的长随,那这个面嫩的小年轻就是安大少爷的那个朋友了。

付宁也不怯场,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看,跟在王哥后面问庄子里这三十亩地都是怎么分布的。

老郭跟身后的人隐晦的交换了一下眼神,招呼着付宁他们三个往村子里走。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金色的阳光把他们的影子都拉得长长的。

果子园里就要有大改变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重生柯南当侦探江山战图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穿越清朝造反我是认真的锦书难托:乱世情殇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隋唐:项羽传承天生韩信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大晋俏公子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从军赋我四叔是朱元璋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系统:我周天子,天下一统啦哈哈明末人民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明末之天下霸业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救驾之饼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农家那小子古典白话合集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三国:我谋士mvp,刘备躺赢狗三国:穿越成典韦弟弟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