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农业改革的成功让朱雄英声望大涨,但他心里清楚,这远远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这天,他正在查看各地送来的报告,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蓝玉,你看这个。\"他指着地图说道,\"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但是商品粮的比例却在下降。\"

蓝玉凑过来看:\"咦,还真是。按理说产量上去了,卖粮食的应该更多才对。\"

\"而且你再看这个。\"朱雄英又拿出一份报告,\"有些地方的商人开始囤积粮食,价格波动得厉害。\"

正说着,黄珀匆匆赶来:\"殿下,出事了!江南有些农民不愿意卖粮食,说是要等价格再涨涨。\"

朱雄英眉头紧锁。农业改革是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现在产量是上去了,但如果粮食流通出了问题,那麻烦就大了。

\"召集众臣商议。\"

很快,朝中重臣齐聚春和宫。朱雄英开门见山:\"诸位,农业改革是成功了,但现在又出现了新问题。\"

大家听完汇报,都感到事态严重。粮食流通不畅,不仅会影响百姓生活,还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这事说到底,还是商人在搞鬼。\"蓝玉愤愤道,\"他们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不,问题不在商人。\"朱雄英摇头,\"或者说,不全在商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殿下有何高见?\"

\"首先,要建立粮食储备系统。\"朱雄英说,\"各地都要建仓库,丰收时收购粮食,荒年时平抑物价。\"

\"其次,要改善运输条件。水路、陆路都要整修,保证粮食能快速流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建立市场体系。不能光靠官府管理,要让商人有利可图,但又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众人听完,都觉得有道理。但具体该怎么做,还需要仔细规划。

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东瀛那边,朱允熥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允熥说,\"朱雄英看着信件,\"东瀛的农民会把多余的粮食加工成酒和酱油,不仅保质期更长,价值也更高。\"

\"这倒是个好主意!\"黄珀眼前一亮,\"我们也可以鼓励农民这么干。这样既解决了储存问题,又能增加收入。\"

朱雄英点头:\"对,但还要配套措施。比如要教农民怎么加工,怎么包装,怎么运输。这些都需要专门的人才。\"

正说着,又一个消息传来。西域那边,朱棡朱慡发现当地农民有个特殊的交易方式。他们会预先约定价格和数量,等收获后再交割。

\"这个办法好!\"朱雄英眼前一亮,\"可以在全国推广。让商人和农民提前签约,这样双方都有保障。\"

但新问题又来了。有些地方的地主开始强迫佃农签不平等契约,还有人借机放高利贷。

\"这帮狗东西!\"蓝玉怒道,\"又想钻空子!\"

朱雄英却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他才开口:\"看来光有政策还不够,还得有法律保障。\"

\"什么意思?\"

\"要制定新的法律,专门规范农业生产和交易。\"朱雄英说,\"比如土地契约要有统一格式,利息要有上限,交易要有见证人。\"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陛下驾到!\"

朱元璋走进来,看见众人愁眉不展的样子,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朱雄英把情况说了一遍,朱元璋听完,沉默片刻,突然笑了:\"你们想得太复杂了。\"

\"皇爷此言何意?\"

\"农业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朱元璋反问,\"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产量上去了,但如果粮食都被商人和地主控制了,那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朱雄英恍然大悟:\"皇爷的意思是......\"

\"对!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朱元璋说,\"该土地改革了。\"

这句话让所有人都惊住了。土地改革可不是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朱元璋显然已经想好了:\"趁着农业改革的机会,正好把土地问题也解决了。先从藩王的封地开始,然后是各地大户的兼并土地,最后推广到全国。\"

朱雄英心中一动。难怪朱棡朱慡主动请求削藩,原来皇爷早就有这个打算了。

\"不过,\"朱元璋话锋一转,\"这事不能急。要先把商品粮的问题解决了,稳定了物价,再徐徐图之。\"

朱雄英点头:\"孙儿明白。那眼下......\"

\"眼下先从三个方面入手。\"朱元璋说,\"第一,在各地建粮仓,收购储备粮食。\"

\"第二,整顿河道,修筑驿道,保证粮食运输通畅。\"

\"第三,鼓励农民发展副业,不能光靠种地。比如东瀛那种酿酒的法子就不错。\"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消息。南京农学堂的学生发明了一种新的碾米机,效率比人工高出好几倍。

\"好啊!\"朱元璋大喜,\"让他们赶紧把图纸送来。这种实用的东西,才是真本事。\"

朱雄英看着喜笑颜开的老爷子,心中却在思考更深远的问题。农业改革带来的变化,远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但这恰恰证明改革走对了路。只有真正触动了利益关系,才会引发这么多连锁反应。

\"对了,\"朱元璋突然问,\"听说你让人编了本《农政全书》?\"

\"是的。\"朱雄英说,\"已经快完成了。\"

\"好,等编完了,朕要亲自过目。\"朱元璋说,\"这是件大事,要当做祖宗家法传下去。\"

朱雄英听出了老爷子话中的深意。这哪里是在说一本书,分明是在说整个改革的方向。

就在这时,蓝玉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殿下,东海那边渔民送来个奇怪的东西。\"

\"什么东西?\"

\"是一种红薯,说是从海外飘来的。渔民们试着种了种,产量特别高,而且特别抗旱。\"

朱雄英眼前一亮:\"有样品吗?\"

\"有,已经送到农学堂了。太医院的人正在研究。\"

朱雄英立即下令:\"让农学堂好好研究这个红薯。如果真像渔民说的那么好,就要大力推广。\"

正说着,朱允熥又来了信。说是在东瀛发现了一种玉米,也是产量很高的粮食作物。

\"好机会啊!\"朱雄英激动地说,\"这些新作物如果都能推广开,我大明的粮食就更有保障了。\"

但朱元璋提醒道:\"新东西固然好,但要注意安全。让太医院好好检查,确保无害才能推广。\"

朱雄英点头:\"孙儿明白。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借鉴。\"

\"什么点?\"

\"这些作物都是从海外来的,说明海路很重要。我们要加强海上贸易,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好东西。\"

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朱元璋的支持。于是一场新的变革,又悄悄拉开了序幕。

朱雄英正在农学堂查看新作物的生长情况,突然收到一个意外的消息。

\"殿下,大事不好!\"黄珀匆忙赶来,\"江南发现有人在私下贩卖假种子!\"

\"假种子?\"

\"是的。有些奸商趁着我们推广新品种的机会,把普通种子冒充良种高价卖给农民。而且......\"黄珀压低声音,\"有些地方官员似乎也参与其中。\"

朱雄英眉头紧锁。这不仅是欺诈问题,更可能影响整个农业改革的推进。

\"传我命令,\"他沉声道,\"立即派人彻查此事。从种子来源查起,一直查到销售环节。任何参与造假的人,都要严惩不贷!\"

正说着,蓝玉也带来了新消息:\"殿下,太医院对那个红薯的检验结果出来了。\"

\"如何?\"

\"确实是好东西。不仅产量高,营养价值也不错。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作物特别好种,就算在贫瘠的山地也能生长。\"

朱雄英眼前一亮:\"这可是个救命的东西。让农学堂立即着手培育,明年就要在山区试种。\"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东瀛传来消息,说是他们那边种植玉米时发现了一个问题。玉米虽然产量高,但消耗土地肥力也特别大。如果不注意轮作和施肥,土地很快就会贫瘠。

\"这倒是个教训。\"朱雄英说,\"看来推广新作物也要讲究科学。来人,把这个经验写入《农政全书》,要专门加一章讲轮作和养地的方法。\"

就在这时,朱元璋派人来传话,说是要商议重要事情。

朱雄英赶到奉天殿,发现老爷子正在看一份奏折。

\"雄英,你看看这个。\"朱元璋递过奏折。

原来是西域那边的报告。朱棡朱慡在推广棉花种植时,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当地不少农民宁愿放弃种粮食,改种棉花,因为棉花的收益更高。

\"这可不是好事。\"朱元璋说,\"粮食才是根本啊。\"

朱雄英却看到了其中的机遇:\"皇爷,我倒觉得这未尝不是件好事。\"

\"哦?说说看。\"

\"您想啊,西域气候干燥,本来就不适合种粮食。与其勉强种粮,不如因地制宜,发展棉花这样的经济作物。他们用卖棉花的钱去买粮食,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元璋捋着胡须思考:\"有道理。不过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全都改种经济作物。\"

\"是。\"朱雄英说,\"我已经让农学堂研究了各地的土壤和气候,准备制定一个种植指导图。哪里适合种粮食,哪里适合种棉花,哪里适合种茶叶,都要有明确的规划。\"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急报。原来南京那边的粮仓建好了,但马上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仓储技术跟不上。

\"怎么回事?\"朱元璋问。

\"回皇爷的话,就是粮食容易受潮发霉。\"来人解释道,\"尤其是江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普通的仓库根本存不住粮食。\"

朱雄英沉思片刻:\"这事倒是要请教朱允熥了。东瀛那边也是多雨潮湿,他们怎么储存粮食的?\"

立即派人去东瀛询问。很快,朱允熥就送来了详细的仓储方案。原来东瀛人在建粮仓时,特别注意通风和防潮,还发明了一种特殊的地板,能让空气在粮食下面流通。

\"好东西!\"朱元璋看完图纸,大为赞赏,\"立即在江南试用。要是效果好,全国的粮仓都要这么改。\"

朱雄英趁机说道:\"皇爷,既然说到仓储,孙儿还有个想法。\"

\"说来听听。\"

\"现在各地都在建粮仓,为什么不趁机建立一个完整的粮食调运体系呢?比如北方丰收的时候,可以把多余的粮食运到南方;南方收成好的时候,也可以运到北方。这样就能平抑物价,保证粮食供应。\"

朱元璋眼前一亮:\"好主意!不过要注意两点:一是运输路线要畅通,二是要有统一的调度。\"

\"孙儿已经想过了。\"朱雄英说,\"可以把全国分成几个区,每个区设立一个总仓,负责调配本区的粮食。各区之间再建立联系,互通有无。\"

就在这时,黄珀匆匆赶来:\"殿下,新消息!东海的渔民又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作物!\"

\"什么作物?\"

\"好像是一种豆子,但结的果实特别大,而且可以榨油。\"

朱雄英和朱元璋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惊喜。这种新作物如果真像说的那样好,那就太重要了。

\"立即派人去查证!\"朱元璋下令,\"如果属实,就要立刻收集种子。\"

朱雄英补充道:\"还要派农学堂的人去登记渔民发现的具体位置。看来真要好好发展海上贸易了,说不定还有更多好东西等着我们发现。\"

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各地农学堂送来报告,说是新作物的推广遇到了阻力。有些地方的农民不愿意尝试新东西,宁愿种传统的粮食。

\"这也难怪。\"蓝玉说,\"农民种了一辈子水稻麦子,突然让他们改种新东西,心里肯定没底。\"

朱雄英点头:\"所以要因势利导。先在每个村子找几户试种,让其他人看到效果。另外,官府要给一些补贴,减轻农民的风险。\"

正说着,又一个重要情报传来。有商人报告说,西洋那边似乎也有不少新奇的作物,而且他们的农具和耕作方法也很特别。

\"这倒是个机会。\"朱雄英说,\"不如派人去西洋看看。正好可以开辟新的贸易航线。\"

朱元璋却提醒道:\"此事要慎重。海路危险,而且西洋那边情况不明。不如先从东瀛和琉球开始,慢慢往外拓展。\"

就在这时,南京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在地里挖出了一种奇怪的农具,看样式似乎是宋朝时期的。最特别的是,这农具的设计非常巧妙,比现在用的还要先进。

\"有意思。\"朱雄英说,\"看来我们老祖宗的智慧也不能忽视啊。让工部的人好好研究研究,说不定能从中得到启发。\"

朱元璋若有所思:\"是啊,新的不一定就是好的,老的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关键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番话让朱雄英陷入了沉思。是啊,农业改革不能一味追求新奇,而是要把传统和创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想到这里,他提笔给朱允熥写了封信,详细询问东瀛的农业传统。毕竟东瀛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他们是如何把传统和创新结合的,值得借鉴。

\"对了,\"朱元璋突然说,\"土地改革的事要开始准备了。\"

朱雄英一愣:\"现在就开始?\"

\"对。\"朱元璋说,\"农业改革进展这么顺利,正是开展土地改革的好时机。不过要循序渐进,先从藩王封地开始。\"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海贼之东海山贼王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穿越遇到原版战神无渊大地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寒门帝师秦汉之召唤天下我要做门阀初唐小卒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刘循:从杀刘备开始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什么!越娶妻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