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通红吉祥巍峨雄伟的中国特大型极地科考船“鲲鹏三号”浩浩荡荡穿行在东西伯利亚海公海航线上。
科考队长兼科考总指挥长潜龙伫立在高高的了望台上,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巨轮四周海面上的浮冰状况,他的身边是安全巡视员陈飞,此时的陈飞正拿着航海望远镜密切察看着前方航道上的海面状况。
科考船甲板上,李旭阳带领的智能无人海洋科考设备小组的队员们一路航程上实行三班轮流值班操作着空中与海里的智能无人机与深潜无人科考船协同智能深潜机器人畅游在天空与碧海之间。
东西伯利亚海是北冰洋的一部分,位于东侧的弗兰格尔岛与西侧的新西伯利亚群岛之间,具体位于北冰洋的东南部,东临楚科奇海,西接拉普捷夫海,北部与北冰洋的门捷列夫海脊和马卡洛夫海盆相邻,南部紧依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陆。
东西伯利亚海的经纬度范围大约在东经140°至170°和北纬70°至75°之间。
东西伯利亚海的海底地形相对平坦,平均海水深度大约是52米,是北冰洋中最浅的海域之一。其西部通过德米特里-拉普捷夫海峡与拉普捷夫海相连。东西伯利亚海的沉积物主要由冰川沉积物和河流带来的泥沙组成,这些沉积物在地质历史中记录了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的信息。
该海域的海洋环流受到北极涛动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复杂的流动模式,对区域气候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在气候和环境变化方面,东西伯利亚海是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其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
东西伯利亚海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地生态系统:东西伯利亚海位于北纬70°以北,气候严寒,结冰期长达9个月。这种极地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极地生态系统,许多生物在此适应了极端的寒冷条件。
2.冻土层影响:该区域的冻土层(永冻层)对生态系统有深刻影响。冻土层限制了植物根系的生长,也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动,导致植物多为耐寒、低矮的苔原植物,如地衣、苔藓和小灌木。
3.丰富的海洋生物:东西伯利亚海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许多海豹和北极熊栖息。这些动物不仅是该地区的标志性物种,也是俄罗斯的国宝。
4.河流注入影响:印迪吉尔河、科累马河等河流注入东西伯利亚海,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支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繁荣。海域内的盐度在15%0-30%之间,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存。
5.季节性变化:由于气候严寒,东西伯利亚海的生态系统在冬季和夏季呈现出显着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大部分海域冰封,而夏季则生机勃勃,生物活动频繁。东西伯利亚海是研究北极气候变化的重要区域,其沉积物记录了第四纪以来的气候变化,包括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