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内阁之中,刘健大学士高居显赫之位,他不仅是百官之首,更是弘治皇帝最为信赖的栋梁之才。他如同宫墙与朝廷之间的一座沟通桥梁,其影响力几乎与宰相无异。

按常理,他不该在这等场合发表个人见解。然而,杨廷和那句“误入歧途”的言论,却像是轻轻一触,拨动了刘健眉宇间的琴弦,终究,他忍不住开口了。

弘治皇帝目光一转,落在刘健身上,当他听到刘健的辩白——说“误入歧途”过于严苛,弘治皇帝原本悬着的心,顿时找到了依托。尽管他对太子的成长有所期待,对太子的观点抱有认同,但内心深处,对这些建议的“离经叛道”之感始终挥之不去。而刘健的话语,仿佛一剂强心针,让他重新安心。

杨廷和未曾料到,刘公竟会跨界介入,他脸色瞬间剧变。身为翰林学士,他素以清流自居,甚至敢于直面皇帝,这便是他的“刚直不阿”。然而,刘公的身份非同小可,他是他尊敬的上司,更是百官心中的实际领袖。在刘公面前,杨廷和不过是一个在清流中游弋的小人物,与出身翰林、入阁拜相的文渊阁大学士相比,他的地位,恐怕连“泥巴玩耍的孩童”都不如。

刘健微笑着环顾四周,连一旁的谢迁和李东阳都对他突然发声感到惊讶。

刘健继续说道:“太子殿下的一番话,掷地有声,国家根基在于农业,太子殿下亲耕,实则是对天下军民百姓的最好示范。至于《劝农书》,虽然出自翰林学士周芳之手,却是老臣我当初挑选推荐入宫的。这……实在是老臣的失职,当年读此文时,也曾为之赞叹。作为首辅大学士,我推荐的文章竟有悖实际,真是罪该万死。”

“……”

弘治皇帝心中暗自点头,这或许正是他深信不疑刘健的原因所在。

认错即认,勇于担当,这样的态度,怎能不令人敬佩?

然而,刘健的这一认错,却让杨廷和感到措手不及。内阁首辅亲自揽过责任,将《劝农书》的过错归于自己,此时若再为文章争辩,无疑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

“错了便改,有何不可?”刘健微笑着补充:“《劝农书》虽有错,但太子殿下亲自践行,其效果岂不是胜过千言万语的教诲?”

弘治皇帝一愣,眼中闪过一丝亮光。理论之争,无论是理学还是新学,固然重要,但与国家根本相比,是否真的那么关键?这或许正是刘健高明之处。

且看这太子,竟有如此豪情壮志,不畏世俗眼光,毅然决然深入民间,亲身感受百姓疾苦,这不正是雄图伟业的起点吗?于皇宫深处,百姓们听闻太子殿下亲自踏足西山,亲身体验农耕生活,那岂不比任何劝农文书来得更有说服力?

刘健的目光如炬,洞察宫闱风云,他将这盘棋下的淋漓尽致,对宫廷的福祉贡献非凡,其他琐事,又何足挂齿?

弘治皇帝轻抚胡须,微笑点头:“刘卿此言,深得朕心。”

刘健语气平和却坚定:“然而,太子殿下此行,关乎龙体安危,老臣心中实是担忧。因此,老臣建议,加强西山的安保措施,以策万全。”

弘治皇帝沉思片刻,缓缓道:“调遣一支精锐至西山周边,以防万一?”

刘健点头应允。

弘治皇帝接着说:“拟一份详细章程,不仅要加强太子出行安全,更要……”

“父皇……”朱厚照忍不住开口,眼中却满是坚决:“儿臣以为,此举不妥。”

“……”

弘治皇帝微微蹙眉,这孩子,刚被夸奖,怎么又闹起了小脾气?

朱厚照却正色道:“儿臣随王先生学艺,身份是秀才朱寿。若大动干戈,西山岂不成了皇家禁地?儿臣此行,旨在磨砺,求真知,若如此张扬,王先生还敢传授真谛吗?其他文人墨客,又怎敢近身?即便矿工和农户,恐怕也会避之不及。”

朱厚照继续说道:“体会民间疾苦,正是儿臣此行的目的。若太过张扬,岂不是成了作秀?此事知者甚少,只要保密得当,厂卫暗中守护,西山的羽林千户所足以保障儿臣安全……”

朱厚照不喜这种大张旗鼓,若是真如父皇安排,那岂不是扫了游玩的兴?

说到此处,他心中一动,想起了林蒙曾问自己是否想改变形象,摆脱孩子气,林蒙说他有办法。

如今看来,林蒙果真高明。

朱厚照渐渐把握住了节奏,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体民之苦,享民之乐,这才是儿臣的初衷。若偏离此道,儿臣宁愿闭门苦读。父皇美意,儿臣心领,但儿臣以为,世上的乱贼并不多……父皇难道忘了,您曾带着儿臣夜游宫外,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

“……”

一时间,暖阁内气氛凝重,仿佛凝固了。

林蒙此刻,仿佛成了那守护秘密的“老狐狸”。

在幽深的夜色中,弘治皇帝与年幼的太子,悄然踏出了皇宫的森严大门,他们的身影在六科廊的灯火下若隐若现。太子突然止步,目光如炬,大声质问:“这究竟是什么地方?”弘治皇帝轻轻摇手,嘴角带笑:“若无喧嚣,此处便是六科之地。”太子却狡黠一笑:“六科,非是朝中重臣之所在乎?”弘治皇帝语重心长:“祖宗设立六科,正是为了纠察君王的德行缺失。若有所闻,弹劾之疏,即刻便会送达。”

这一幕,本是宫中禁语,由默默无闻的宦官笔录,却是私密至极。太子那时的年岁,尚显稚嫩,而如今,朱厚照将这段往事抖落出来,仿佛在质问:“父皇昔日带儿臣夜游,未见风波,儿臣今赴西山,又岂能掀波澜?”

弘治皇帝的脸色,如同风云变幻,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这儿子,似乎总有些顽皮,不顾朝廷颜面,竟将旧事重提。

刘健尴尬地笑了笑,不知该如何应对,是弹劾还是沉默?谢迁低头沉思,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李东阳呆若木鸡,仿佛完全未闻其事。杨廷和心中欲言又止,王华则哭笑不得,看着众人的表演,终是将话咽回腹中。

朱厚照言辞凿凿,他坚信自己的行为并无不妥:“父皇昔日在批阅奏折后,常带儿臣夜游,护卫何需众多?西山之行,又何须大张旗鼓?”

弘治皇帝无奈地挥了挥手:“罢了,罢了!既如此,便加派暗卫随行,你也不必再啰嗦。此事机密,切不可外传,否则,乱臣贼子趁机生事,你等便是同谋。”

他严肃地盯着朱厚照:“保守秘密,不仅太子行踪不可泄露,昔日的夜游之事,亦不可轻言。出了事,朕自会追究。”

“可是……”杨廷和带着不甘,可怜巴巴地望着弘治皇帝:“陛下,难道真要放下朝政,专事耕读了吗?”

“寓教于乐,岂非人生一大美事?”在刘健的力挺下,弘治皇帝宛若饮下了一剂强心针,脸上波澜不惊,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既然你身为詹事府的掌舵人,自当以培养太子为己任。若能助太子成长,又有何不可之有?”

杨廷和心头一震,如雷贯耳。

向来不轻易责备臣子的陛下,今日这话却是字字千钧,仿佛在责问他不尽心于太子的教育,竟让太子不得安宁,他惶恐地跪下:“臣罪该万死。”

弘治皇帝却并未追究,反而转而笑容可掬地望向王华:“王爱卿,你真是教子有方啊。”

王华哭笑不得,好一个“好儿子”,那小子如今已被自己扫地出门,若不是时下无报章可借,王华真想公开声明与那逆子断绝关系。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古代之败家儿子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至尊剑皇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吞天神王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追随曹总混三国三国之再兴汉室我在大宋当苟王皇后怀我孩子了,气炸李世民!痴傻五皇子发配儋州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带崽穿越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还未成为大汉兴武帝的我被盘点了烟火大唐上吊之前,崇祯掀桌末世从封王开始三国:系统骗我给曹操打工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庆余年红楼:从状元到皇帝隐世小侯爷:公主奉旨倒追可还行绿茵表演家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万朝穿越:开局李二穿刘禅穿越,从气死系统开始如意小郎君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一个人的抗日一碗火腿泡面,我竟黄袍加身!?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华夏风雨情大明1840镇国北凉王器焰嚣张兵锋王座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黑魔法三国传水源王烽火燃情山河虹重生逆袭:智谋登峰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穿越古代卷入皇室梦回春秋当大王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秦始皇荡平六国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我不叫谢石头穿越大明朱雄英班超传奇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成州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我教原始人搞建设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星落门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水浒英雄传说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穿越大明做女皇大盛风华:退婚后我成权相你哭啥大秦:金榜公布,躺平竟成最强大秦从陪伴幼年嬴政开始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