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明朝初年,京师大营先后隶属于大都督府及五军都督府,在数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南征北战,立下无数功勋,乃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军队。

因为京营身负拱卫皇城的重任,其在西山脚下的营地前后延绵十余里不止,中间的校场更是号称可以容纳二十余万京营将士同时操练。

在英国公等人的陪同下,大明天子缓缓穿过戒备森严的箭楼哨位,终是行至周遭旌旗烈烈的校场。

相比较朱由校初次驾临豹房时,临时用碎石夯土搭建而成的高台,京营校场中的\"观武台\"虽然满是被岁月侵蚀的痕迹,但终究没有被废弃。

深吸一口气,简单打量了一下周遭环境之后,朱由校便在司礼监掌印的搀扶下,缓缓登上高台,将偌大的校场尽收眼底。

俗话说,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此时立于校场中,密密麻麻如蚁群般的士卒何止数万,虽然在阵中校尉的约束下默不作声,但朱由校仍觉得一股窒息感扑面而来。

见状,略微落后朱由校半个身位的英国公张维贤及泰宁侯陈良弼便是面露关切之色,而司礼监掌印早就眼疾手快的上前一步,轻轻搀住朱由校的腰背。

十余万人带来的冲击感,可不是短时间内能够适应的。

\"朕无碍。\"轻轻摆了摆手,呼吸趋近平稳的朱由校便在身后勋贵窸窸窣窣的私语中行至高台中央,居高临下的打量着脚下的军阵。

见状,人群中的抚宁侯朱国弼瞳孔不由得为之一缩,他本以为自幼养育深宫中的天子初次见识此等阵仗定然会手脚发软,却不曾这么快便恢复如常。

还好他早有准备。

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之后,抚宁侯朱国弼便是不动声色的朝着立于阶梯处的校尉们比划了一个手势。

对于抚宁侯手上的小动作,与其并肩而立的成国公朱纯臣自是瞧得一清二楚,其淡然的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讥讽的笑容。

\"杀!\"

\"杀!\"

\"杀!\"

不多时的功夫,就在年轻天子还在微眯着眼睛,仔细打量着场中军阵的时候,便听得校场中响起了地动山摇的喊杀声。

顷刻间,于空中盘旋的几只飞鸟便哀鸣一声,随即振臂远飞,而高台上的几名内侍也被突如其来的动静吓得扑通一声瘫软在地上,脸色苍白无比。

\"陛下!\"

反应过来的王安等人也是惊呼一声,赶忙搀住同样是明显吓了一跳的年轻天子。

至于英国公张维贤及泰宁侯陈良弼等老臣,则是将愤怒的眼神投向身后的勋贵们。

刚刚校场中的\"动静\",定然是这些勋贵的手笔。

\"朕无碍。\"受惊之后的朱由校脸色也是不太好看,但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继续打量着校场中的将士们。

目之所及处,除却立于校场左侧的数千士卒还算\"有模有样\",身材魁梧不说,兵刃甲胄也算齐整,余下的士卒要么衣衫褴褛,要么面黄肌瘦,一瞧便是被临时拉来,滥竽充数之用。

\"神机营呢?\"

\"朕为何没有瞧见?\"

半晌,朱由校将阴沉的目光自校场收回,转而问向身旁的英国公张维贤,声音不辨喜怒。

神机营,作为掌管火器的精锐之师,传说是在永乐年间,为了应付猖獗的蒙古骑兵,由成祖朱棣专门设置的。

但眼下,朱由校除却在军阵前列,发现了几门铁锈斑斑的\"火炮\"之外,竟是再没有瞧见半点火器的影子。

\"陛下有所不知,\"闻言,英国公张维贤的脸上便是露出些许古怪之色,但仍是拱手肃声道:\"神机营的驻地并不在此..\"

\"唔,开始操练吧。\"瞧张维贤欲言又止的模样,朱由校也没有多问,只是脸色愈发阴沉。

\"为陛下演武!\"

随着锦衣卫校尉及传讯兵层层传递,校场中的\"骚乱\"终是得以结束,并逐渐响起了稀稀落落的山呼声。

少许,在一阵凌乱的脚步声及周遭校尉的呼喝声中,校场中的士卒笨拙的变换着军阵,使其本就不算严谨的阵型愈发混乱,甚至险些出现踩踏。

一时间,喊杀声,唾骂声,脚步声,长鞭声不绝于耳,本应肃穆森严的校场,竟是如长安大街喧嚣的市集一般,混乱不堪。

\"今日京营士卒,实到几何。\"深吸了一口气,大失所望的朱由校将目光自校场中的士卒移开,转而投向身旁同样脸色阴沉的英国公张维贤及泰宁侯陈良弼。

朱由校虽是没有接触过太多的行伍军事,但眼下校场中如流民一般的\"士卒\"莫说与军中老卒相比,就连\"腾骧四卫\"刚刚招募的那些青壮都远远不如。

\"回禀陛下,\"舔了舔干涩的嘴唇,代掌京营的泰宁侯陈良弼先是与身旁张维贤交换了一个眼神,待得到其肯定回答之后,方才硬着头皮,小心翼翼的说道:\"今日京营士卒,除却各处戍卫外,实到十万有余...\"

京营满编四十万,虽说在\"土木堡之战\"过后,户部和兵部便渐渐以各种各样的由头拖欠军饷,至于按照兵册的半数发饷,但京营也当有士卒二十万。

只可惜在诸多勋贵及军中将校的\"运筹帷幄\"之下,京营士卒满打满算也不过五六万人。

此时校场中多出来的\"士卒\",自然是京中勋贵于市井或乡野间,临时招募的青皮无赖及庄户百姓。

\"呵,差了一半呐。\"闻声,朱由校也没有戳破校场中士卒的虚实,只是皮笑肉不笑的感慨道。

此话一出,窸窸窣窣私语声不断的勋贵们便是身形一滞,随即脸色便是有些隐晦不定,眼神也隐隐有些不满。

这京营积弊百余年,落得如今这般境地,早已是心照不宣的既定事实,但年轻天子却是直接点破问题关键所在,着实令人难堪。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呐。\"近乎于下意识的,便有勋贵出声辩解:\"兵部和户部克扣军饷,我等也是束手无策呐。\"

此时校场中的四五万\"士卒\"虽说是临时招募而来,但前后也花了几百两银子,这可是他们\"自掏腰包\"的。

但瞧天子这架势,好似仍不满意,甚至还出言讥讽他们。

\"陛下明鉴,户部不发饷,我等实在是无力为继。\"一石激起千层浪,本是心中有愧的勋贵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纷纷先后出声。

瞧其面红耳赤的模样,好似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诸位卿家所言甚是,是朕考虑不周。\"正当抚宁侯朱国弼心中暗喜,腹诽天子自讨苦吃的时候,便听得朱由校清冷的声音在其耳畔旁炸响。

旋即,不待周遭的勋贵们有所反应,年轻天子便摆了摆手,斩钉截铁的说道:\"朕会传旨兵部及御马监,重新对京营士卒登记造册,并核查营中士卒虚实。\"

\"凡老弱病残或劣迹斑斑者,一律清退,按照宫中禁军的标准发放路费。\"

\"京营所缺军饷,朕也会由内帑补齐。\"

\"十日之后,朕会再来。\"

言罢,身着甲胄的朱由校便是径自朝着后方的阶梯而去,再也没有多瞧一眼周遭呆若木鸡的勋贵。

京营萎靡至此,他实在没有心情与这些\"大明蛀虫们\"虚与委蛇。

乌云蔽日,大雨将至,留给他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古代当反派,只想躺平秦汉之召唤天下罗斯君王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疗汉大唐游侠儿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开局是奴隶,逆袭成帝王三国:开局沦囚,厚黑军师归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朕的皇后娘娘任意穿梭:我的两界休闲生活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北洋新军阀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大晋第一才子锦衣春秋明朝大贪官,我把朱元璋气炸了农家子的青云之路女尊穿书,家暴妻主转性了?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海贼之东海山贼王逆天狂妃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截胡刘备,收卧龙凤雏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汉末:帝国宏图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带山贼崛起,从运筹帷幄开始穿越,我在明朝开道医馆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漂泊两世,我朱雄英回来啦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要凉,我爹是太子!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