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元帝即位之后,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以外戚总领尚书事务,萧望之与周堪二人为副。萧望之前为太子太傅,周堪为少傅,二人都蒙元帝宠任,不时进见陈述治道。萧望之与周堪又选取宗室中学问道德兼备的刘更生荐为给事中,与侍中金敞并在左右,四人同心辅政,劝导元帝遵守古制,朝廷当时清平无事。

惟史高以外戚辅政,起初还自知材短甘心退让。后来有位无权,国柄在萧、周二人掌握,又得金、刘赞助,史高不过是随同画押,毫无实权,因此心中不悦,渐与二人结下嫌隙。于是也找到二人联络,以为抵制之法。

此二人都是宦官,一为沛郡人弘恭,一为济南人石显。二人因事受了宫刑,入宫为中黄门。其时霍山领尚书事。宣帝恐其专权,遇有外来文书便命弘恭、石显取入阅看。及霍氏被灭,宣帝便拜弘恭为中书令,石显为仆射,是为汉朝宦官干政之始。

但宣帝为人精明御下甚严,而且事必躬亲权不旁落,所以二人虽然久掌枢机,却也不敢作弊。

及元帝即位,开始信任儒生。每遇会议政事,萧望之多采用古制不依法令;而弘恭、石显但知援引成例,与望之等议论不合。元帝往往听从萧望之。弘恭、石显所议不用,自然怨恨萧望之。

却说有一个待诏名叫华龙,听说弘恭、石显正在想法排挤萧望之,于是连忙写成一书。书中说是萧望之与周堪、刘更生秘密计议,意欲罢免车骑将军史高,离间许、史诸人。书既写成,等到萧望之出外休沐之日便诣阙奏闻。

元帝看罢上书,发交弘恭、石显查问。两人奉命查讯,萧望之勃然道:“外戚在位骄奢不法,臣欲匡正国家不敢宽容,此外并无歹意。”弘恭、石显当即复报,备述萧望之言语。并劾奏道:“萧望之、周堪、刘更生结为朋党互相称举,屡次谗诉大臣毁离亲戚,为臣不忠诬上不道,意欲专擅权势,请即召致廷尉。”元帝不知召致廷尉即是下狱,以为是召到廷尉处对质,就答了一个可字,恭、显立即传旨,饬拿萧望之、周堪、刘更生下狱。

过了数日,元帝有事找周堪、刘更生,乃使内侍往召,内侍答称二人下狱,元帝大惊道:“何人敢使二人下狱?”弘恭、石显慌忙跪答道:“前日曾蒙陛下准奏,方敢遵行。”元帝作色道:“汝等但言召致廷尉,并未说及下狱,怎得妄拘?”元帝年已及壮,尚不知召致廷尉就是下狱,庸愚可知。弘恭、石显听了连忙俯伏在地,免冠叩头谢过,也不争辩一语。元帝见他二人赔个小心,又不忍责备,但说道:“放他三人出狱照旧视事。”弘恭、石显奉命唯唯退出。

二人退至外廷秘密议道:“我等用尽心机设下计策,方得将此辈下入狱中。今主上下令放出复其旧职,我等前功尽弃,而且此辈既出必然算计报复,难保将来不受其祸。但我等刚受主上诘责,未敢上言谏阻,须请车骑将军入见主上,如此如此进说一番,或可望主上依允。”二人计议已定,便请史高到来说了一遍。史高立即入见元帝道:“陛下即位未久,未有德化闻于天下,便将师傅及九卿大夫下狱考验;今又无故将其放出,赏罚不定惹人议论。臣意不如趁此将诸人免官,也可遮掩过失。”元帝听他所言不错,便下诏将萧望之、周堪、刘更生免为庶人。弘恭等见计得行,心中自然欢喜。

事有凑巧,萧望之等人既已免官,是年三月忽然地震,元帝心中恐惧。加上即位以来关东连年遇灾,人民穷困流亡入关,上书言事之人都说是大臣不称职所致。此时于定国为丞相,陈万年为御史大夫,被责恐惧便想告退。元帝又想召用萧望之。

萧望之见元帝复行召用,得知前次无故免官并非帝意,皆由弘恭、石显、许史等播弄而成,因此心中不甘,遂令其子萧汲上书请求昭雪。元帝见奏发交群臣会议,弘恭、石显奏道:“萧望之前与周堪、刘更生密谋除去许史,所犯之罪供认不讳,并非有人谗谮;今教子上书诉说无辜,有失大臣之礼,罪犯不敬,应请召致廷尉。”

元帝这次应该知道召致廷尉就是下狱,于是说道:“萧太傅素性刚强安肯下狱。”弘恭、石显齐声道:“萧望之自料不至有性命之优,岂肯自杀?”元帝听了方才批准。石显便将批文交与谒者,令其往召萧望之。

萧望之看了汉元帝的诏书就想自杀。萧夫人连忙阻住道:“此种举动必非出自主上之意,不妨稍为忍耐。”萧望之听后心中不决,便走到外边问其门生朱云。

朱云为人倜傥最讲气节,见望之来问便劝他自杀。萧望之听后仰天长叹道:“吾曾为将相年过六十,今年老入狱,贪求生活未免卑鄙。”说罢便呼朱云之字道:“游,速和药来,勿耽误我死。”朱云依言将鸩酒一杯进上。望之一饮而尽,不久毒发而死。

使者久候不出连声催促,忽报望之已死。使者入内验明回报元帝。时值正午,太官进上御膳,元帝方欲举箸,忽见使者回来神色慌张。元帝急问如何,使者备言萧望之已经自尽。

元帝听后大惊,他连连拍着手说:“萧老师肯定不肯进牢狱,现在果然被我害死了!”说罢失声痛哭,连饮食也不能进。左右见元帝如此伤心,也不免落下几点眼泪。

汉元帝赶紧把弘恭、石显叫过来责问。弘恭、石显虽然是汉元帝的心腹,可是他们级别很低,只有叩头认错。他们说是误会了皇帝的意思,但不是成心的。其实是汉元帝误会了他们的意思,而他们就是成心的。

弘恭、石显云山雾罩一说,汉元帝只能怪自己,到最后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萧望之是当时的名儒,作风上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政治上高瞻远瞩辅上治下,特别是外交方面卓有贡献。可他身为天子之师位高权重,竟然斗不过两个中书宦者,可见宦官的势力越来越大。

萧望之死后不久,弘恭也得病而死,元帝便以石显为中书令。

元帝有一郎官名叫京房,通经致用屡蒙召问。一日元帝又召京房入见。京房与元帝谈论良久,因见左右无人,于是设词问道:“周幽王、厉王身亡国危,不知任用者乃是何人?”元帝答道:“所用者都是奸佞之辈。”

京房又问道:“幽、厉何故好用奸佞?”元帝道:“他误以为奸佞是贤人,所以任用。”京房复道:“如何才能知他不贤?”元帝道:“若非不贤,何至危乱?”京房道:“照此看来,须危乱时才知贤与不贤,那时不是迟了吗?”元帝笑道:“惟有道之君方能察知往来,此外何能见及。”京房道:“齐桓公与秦二世也曾讥笑幽、厉,但一用竖刁,一用赵高,以致国家大乱,他们何不将幽、厉为戒及早觉悟呢?”元帝道:“齐桓公、秦二世原来算不得明君。”京房见元帝尚是泛谈未曾晓悟。当即免冠叩首道:“陛下觉得今日为治为乱呢?”元帝道:“今日也是乱极呢!”京房直说道:“后世视今也如今世视古,求陛下三思!”元帝沉吟半晌道:“今日何人足以致乱耶?”京房答道:“陛下圣明应该自晓。”元帝道:“我如果晓得还会复用吗?”这话其实也不错。京房欲说不敢,不说又不忍,只得说是陛下平日最亲信的近臣不可不察。元帝接口道:“我知道了!”京房起身退出,以为元帝从此省悟会驱逐石显诸人,哪知石显的地位毫不动摇。

谁知京房未能除去石显,反为石显所算。说起原因,却是京房自己找死。

原来淮阳王刘钦之舅张博的女儿嫁与京房。张博生性奢华浪费无度,虽不时得到刘钦赏赐,心中尚觉不足,便想设法骗取刘钦财物供其挥霍。当日元帝多病,下诏令诸王不必来朝。张博却寄书刘钦说:“方今朝无贤臣灾变屡见,天下人民皆仰望大王,大王为何不求入朝辅助主上”。刘钦见书不免意动。张博便哄他说京房已经面见中书令石显,托其为王求朝,并许送黄金五百斤给石显。刘钦不知是假,竟将黄金五百斤给于张博。张博骗到外甥黄金十分快乐。谁知石显探得此事。他没得到黄金事小,但十分妒忌京房受宠,便想设计害之。于是石显向元帝建议,试用京房为郡守。元帝即拜京房为魏郡太守。京房去后,石显便出头告发京房与张博通谋。元帝发交有司查办,京房去魏郡不到月余,竟与张博兄弟同处死刑,刘钦幸得免议。

却说元帝后宫除了王皇后外,要算冯、傅两婕妤最为宠幸。傅婕妤系河南温县人,早年丧父,母又改嫁,婕妤流离入都,得事上官太后,善伺意旨进为才人。上官太后赐给元帝,元帝即位拜为婕妤。傅婕妤凭着那柔颜丽质趋承左右,深得主欢,没几年生下一女一男,女为平都公主;男名刘康,永光三年封为济阳王,傅婕妤进号昭仪。元帝对她母子非常怜爱,甚至皇后太子都不及他们。傅昭仪以外便是冯婕妤最为得宠。

永光六年改元建昭。好容易到了冬令,元帝挈着后宫妃嫱亲至长杨宫校猎,文武百官一律从行。既至猎场,元帝在场外高坐,左有傅昭仪,右有冯婕妤,此外六宫美人不可胜述。文官远远站立,武官多去猎射,一时捕得许多飞禽走兽,都到御前报功。元帝大悦传谕嘉奖。到了午后余兴未尽,便到虎圈前面看视斗兽,傅昭仪冯婕妤等当然随着。那虎圈中养的都是狮象虎豹熊罴等各种猛兽,如今将它们合在一处,那猛兽遇见异类便张牙舞爪斗在一处,斗胜的自鸣得意,斗败的垂尾逃走。殿上殿下之人正看得高兴,忽有一只野熊跃出虎圈,竟向御座前奔来。御座外面有槛拦住,熊把前两爪攀住槛上,意欲纵身跳入。御座旁边的嫔妃吓得魂魄飞扬争相窜逸,傅昭仪也飞动金莲跑往它处。只有冯婕妤挺身向前当熊立住。元帝在御座上也觉惊慌,瞥见冯婕妤如此情形不禁诧异,心中十分替她担忧。这时殿下武士赶上前来,各持武器将熊打死,冯婕妤花容如旧徐步引退,元帝顾问道:“凡人见了猛兽无不惊避,你为何反而向前立住?”冯婕妤答道:“妾闻猛兽得人便止,妾恐野熊冒犯御座,所以情愿以身当之。”元帝听了赞叹不已。此时众嫔妃都已返身趋集,听到冯婕妤的答议多半惊服,只有傅昭仪不免怀惭。由愧生妒,遂与冯婕妤有嫌。妇女性情往往如此。元帝还宫之后,就拜冯婕妤为昭仪,封子刘兴为信都王。昭仪名位乃元帝新设,比皇后仅差一级,以前只有傅昭仪,如今复有冯昭仪,两人势均力敌。

中书令石显见冯昭仪得宠,冯奉世父子又并列公卿,便有心与之交结。一日石显在元帝前保荐冯昭仪之兄冯逡,元帝便召见冯逡,意欲命为侍中。冯逡生性正直,平日最恶石显,正想揭他罪恶,今蒙召见便请元帝屏退左右,极言石显专权自恣。元帝闻言大怒,便将冯逡罢为郎官。石显听说冯逡言语后十分愤恨,由此便与冯氏有隙。

石显知道自己专权的事情广为人知,担心别人离间自己与皇帝的关系,所以常常主动向皇帝坦白自己的过错。石显有次出宫到官署征用民力财物,担心宫门关闭后不能进来,事先请求皇帝降诏让门吏届时开门,皇帝答应了。石显故意迟至深夜才回来,称皇帝有诏让人开门。后来果然有人上书控告石显专权,伪造皇帝诏书私开宫门。事后皇帝笑着把上书拿给石显看。石显趁机哭泣着说:“陛下把政事交给我处理,大臣们无不嫉妒,他们老是想陷害我;像这样上书害我的事肯定不止一件,希望陛下能了解我的忠心。”皇帝认为他讲的都是实话,于是多次慰劳勉励他,别人在他面前说石显坏话也不相信了。

/135//.html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重生柯南当侦探江山战图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世子堂弟太凶猛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乱世攀鳞:寒门枭雄篡汉史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大齐:我正统皇子,你让我去和亲?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方剂杂论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沧澜琉璃录三国之冠军侯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至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历险记穿越五代末年争霸天下:从纨绔开始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我家床底通大明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历史直播:给老祖直播挖坟往返三国之一统天下彪悍世子穿成农家受气包,一朝科举变大佬穿越成王者回大秦,请叫我龙哥重生成为末代皇帝人在魔教,女帝竟教我造反逼宫?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穿越兽耳原始部落,开局被驱逐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乘坐热气球去三国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号外打猎:娶妻白虎命,狩猎蛟龙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被贬燕南,归来时,君临天下!贞观逆旅:归乡之途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开局获得冉闵武魂无敌三国穿越明末成饿殍异世界霸主,从无限金钱开始穿越后,守着漂亮老婆过幸福生活我为董卓之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