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乱清》更多支持!和御姐同桌而食,倒不是第一次,在“冠军号”上就来过一次。不过,那是因为舱室空间狭窄,摆两张桌子太过逼仄,还有,那毕竟是军舰,不是行宫,出门在外,不能事事过于讲究,“礼,有经、有变、有权”嘛。

现在呢?

先是夜宿行宫、大榻同眠,接着又同桌而食,呃,新鲜事物来得未免太多、太快了吧?

关卓凡请过了安,还在犹豫,慈禧指了指那张空椅子,微笑说道:“坐吧,别磨蹭了,你看看,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不饿,我可饿了。”

关卓凡心一横,管他呢,床都“同”了,“同”个桌又算什么?谢了恩,坦然就坐。不过,坐下来后,却是双手抚膝,腰背挺直,摆出一副正襟危坐、戒慎恐惧的架势。

御姐轻轻一笑,也不来纠正他的坐姿,说道:“这儿有两份东西。”说完,将自己面前的物事推给了关卓凡。

关卓凡看时,却是一封黄绫封的奏折,和一件轩军特制的装电文的封套,只是封套上的火碱已经破裂,里面的电文,御姐应该已经看过了。

“这是?”

“奏折是左宗棠发来的,没什么太大的事体,可以等一会儿再说。这个电报,是‘东边儿的’发过来的,是某个人的奏折——你倒猜猜,此人是谁啊?”

母后皇太后学会发电报了?孺子……呃,孺女可教。

“回太后,臣想……大约是宝鋆。”

慈禧“格格”一笑。说道:“你竟是神仙!这个奏折,和你昨儿说的……嗯,今儿早上说的。竟是分毫不差!你瞅瞅吧。”

关卓凡抽出电文,看了一遍。果然,是“以自劾求自清”。文字铺陈,摇曳生姿,声情并茂,一副掏心窝子的架势——嗯,简直差不多算是“声泪俱下”了。

关卓凡抬起头来,御姐一双妙目,正看着他。浅浅一笑:“你怎么看啊?”

关卓凡晓得,慈禧问的,不是他“怎么看”宝鋆,而是“怎么看”母后皇太后“怎么看”宝鋆?

呃,有点儿拗口。

他微微犹豫了一下,说道:“臣请问太后,这个电报,小站那儿,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大约是刚交午初的时候吧。”

“这么说,母后皇太后一下早朝。就叫人发了这封电报过来,一点儿都没有耽搁——臣以为,这……已经大致可以看出母后皇太后对此事的取态了。”

慈禧点点头。说道:“我觉得也是。看来,你说的没错,这个事儿,还真要先听一听你的母后皇太后的意思。”

关卓凡微窘,正想说两句叫御姐安心的话,御姐接着说道:“你可别忘了,你是说过‘尽力而为’的喽?”

尽力而为——赶宝鋆出军机。

“是,臣……断乎不能叫太后……失望的。”

慈禧一笑:“好,我等着——行了。先吃点东西吧。”

慈禧在宫中传膳,边进膳。边看奏折,是常有的事儿。因此,关卓凡一边吃饭,一边打开了左宗棠的折子。

是关于董志原地区如何善后恢复的。

回匪入据董志原,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杀戮残破,极人间之惨。

折子上说,“远近城邑寨堡惨遭杀掠,民靡孑遗。平、庆、泾、固之间,千里荒芜,弥望白骨黄茅,炊烟断绝,被祸之惨,实为天下所无。”

又说,“师行所至,井邑具荒,水涸草枯,贼因此多所死亡,官军亦因此而艰于追逐。”

关卓凡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心里边好像压进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

继续看,官军进入庆阳城,“郡城一带杳无人迹,城内荒草成林,骨骸堆积,奇禽猛兽相聚为薮。”

“先令勇丁斩荆披棘,掇拾骨胔掩埋,城中方可驻扎。”

“兵士仔细搜寻,城内原三千余户,现百十人不存矣!”

上边说的是城内,下边说到了城外,“时有一二遗民,居住岩穴,采食草籽,形类鬼魅。忽见有人踪,以为贼至,望即狂奔,追及询问,不但不知贼耗,亦不辨年月。”

关卓凡想,这说的还是庆阳府周围的情形,那里地势较为复杂,有山峰,有沟壑,百姓还可以藏匿,董志原平坦空旷,百姓又该逃去哪里?大约是回匪占据一村,这一村便是“绝户村”了!

山珍海味,吃在嘴里,已全然不辨滋味。

想起一句诗来:千村薜荔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

偷觑慈禧,坦然进食,优雅如常,心里面不由长长叹息了一声。

接下来,就是如何善后、恢复了。

左宗棠认为,“兵事方始,必先陕西接壤之平、庆、泾、固一带,布置大兴屯政,然后进可战,退可守。”

为此,左宗棠“一面派拨官军扼守董志原各要隘,一面办理兵屯、民屯,庆阳、合水、宁州,次第经理。”

具体的善后恢复办法,左宗棠提出了五款十条,大致是:

第一,遴选官吏。

左宗棠请求朝廷,“破除文法,遴访甘肃人员,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召辑流亡,计口散粮,以延喘息,以规久远。”

第二,招徕难民。

庆阳府已成空城,必须充实人口。人口从哪里来呢?左宗棠决定,将流亡在外的平、庆籍难民招回原籍。

这些难民,大多流入陕北,不少已经沦为土匪。招回原籍,既充实了庆阳府的人口,又解决了陕北的治安问题。

还有,“陕北延安、绥德地方。民人可免逼处之嫌,不起主客之衅。”

第三,大兴屯垦。

左宗棠规划的屯垦。分“兵屯”、“民屯”。

“择险隘为兵屯,统领、营官主之;就堡寨为民屯。府、州、县主之,均因其地之所宜。”

现在是冬季,规划妥当,来年一开春,即可“播种粟、糜、荞、麦诸种,督课军民,日事锄垦。”

第四,增设县丞。

左宗棠批评朝廷。过往对甘肃的行政建置,太过忽略,并指出,这是造成回乱暴起之初,应对无力的重要原因。

这是事实。朝廷收服了天山南北路、拓土新疆之后,对于西北地区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新疆和陕西的,二者之间的甘肃,确实被严重忽略了。当然,经略新拓之地。需要占用大量资源,此多难免彼少,平衡不易保持。也是原因之一。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左宗棠指出,董志原“地居秦陇要膂,形势之重,自古已然”,可是,行政上,董志原却长期由安化、宁州、镇原三州县分辖,不但事权不一。而且因为同时处于三州县的边缘地带,自然而然。同为三州县所忽视。事实上,变成了一个“三不管”地带。

左宗棠说。董志原“向未设官吏,钱粮词讼,一切经理乏人,民多不便,政教不行,奸宄藏匿,关系非小。”

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安化县的建制内,增设县丞一名,名“董志县丞”,并定位“繁要之缺”,专门负责管理董志原。

同时,请在董志原增设乡学训导一名,并将安化县原设学额十五名增至十八名,新增的三名,明文规定,归董志原所有,“俾资教化”。

第五,禁罂粟,倡棉桑。

关陇一带土地贫瘠,为补生计,民众素有种植罂粟的陋习。而既种罂粟,就不会不吸食鸦片。种植罂粟、吸食鸦片,既是关陇贫困之因,又是致衰、致乱之源。

左宗棠到了西北后不久,写信给关卓凡,痛陈鸦片之害,“长毛、捻、回之劫,皆此毒酿成”,说一俟回乱靖定,他便要厉禁鸦片。

关卓凡回信说:“关陇治法,必以禁断鸦片为第一要义。季翁谋国老成,洞悉根窍,弟感叹赞服!唯有刍荛之见,陈于君子之前:鸦片源于罂粟,欲禁断鸦片,必禁种罂粟。欲禁种罂粟,必先思一种可夺其利,然后民知非种罂粟始能得利者。”

这个“可夺其利”的,就是棉、桑。

关卓凡说,“劝种草棉、蚕桑,以其一年之计,胜于罂粟,民则因其而明取舍矣!若用峻法求速效,季翁军务倥偬,难免左右失机,以致滞碍不行。弟愚区区,季翁高明,当能鉴及!”

关卓凡的建议,左宗棠几乎全部接受下来。只是桑蚕一项,虽然陇东自古就有养蚕的记录,但几千年水土变迁,已经不大找得到适合喂蚕的树种,新植的话,又缓不济急,就先放了下来,主力推广种棉。

折子上面,另有办赈、凿井、植树,等等。

洋洋洒洒数千言,关卓凡看完了,心中不由赞叹:左季高能打仗、通经济、知权变,体民瘼,果真是胸中大有丘壑的人物!

左宗棠的这些条陈,招抚流亡、屯垦、禁种罂粟、倡棉、办赈等事体,他自己就可以做主,但是,遴选官吏和增设县丞两项,却是要先请朝廷允准的。

左宗棠作为统兵大帅,收复失地之后,有权利自行委派州县官,事后向朝廷补个手续就是了,朝廷没有不准的。不过,这一次,左宗棠有特殊的要求——“破除文法,遴访甘肃人员,署理庆阳府州县各篆”。

本地人不做本地官,这是基本的规矩。左宗棠这个要求,算是破例,所以,他必须事先申请。

左宗棠的理由是,当地空缺的州县官太多,他夹袋中没那么多候选人——手下各级将领都得留着打仗。

如果由户部一一从外地选调,一来缓不济急,二来,西北贫瘠,许多人未必愿意过来,愿意过来的,大都是刁恶无行之人——这种人,肯冒险,能吃苦,但做官的唯一目的,就是刮地皮,把他们放到大乱过后的甘肃,绝对是重新激起民变的不二人选。

所以,左宗棠要求“破除文法”,特事特办。再说,本地人做本地官,也有熟悉情况、上手快的好处。

至于增设县丞,原先体例所无,是一定要先请旨的。

这也是慈安为什么会把这个折子发过来——左一个破例,右一个破例,事儿太大了,她自己决定不了。

慈禧见关卓凡看完了折子,问道:“左宗棠的这个折子,你怎么看?”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左宗棠老成谋国,所奏皆为正办。事有经,亦有权,左某所请之以本地人署理州县,不为逾格;增设‘董志县丞’,更是深谋远虑,请太后嘉納。”

慈禧点点头,说道:“行,就照你说的办。”

“左宗棠这个折子,虽然不直接涉及军事,但西北路途遥远,准奏的廷寄,臣请以‘六百里加紧’驿递,一为节省时光,二来,也可示朝廷鼎力支持之意。”

“好,都依你。”

关卓凡说道:“谢太后。”

顿了一顿,又说道:“臣有一个想头,自觉于西北之长治久安,颇为紧要,要奏知太后。”

*

(嘿嘿,三千六百字,不晓得算不算“大章”?)

*(小说《乱清》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未完待续)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带着仓库到大明神圣罗马帝国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从李元芳开始大唐之开局娶了武则天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我的大唐我的农场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神医狂妻:邪帝,好闷骚汉末天子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食王传吞天神王明末:造反自封镇北王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回到远古建华夏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张逸风姜凤小说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