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对战争造成的破坏的惋惜感慨,或是也在思念曾经的第二故土,以及在战乱中亡故的亲人。

在辽阳城被建虏攻破时,毛文龙所纳的妾室文氏,也就是毛承斗的亲生母亲,便死于战乱。

毛承斗被人救出,送往杭州,由发妻张氏抚养。而在鞍山,毛文龙的伯父毛得春一家百余口亦被建虏杀害。

入眼的景色虽然荒凉,但每一寸土地上,都有着辽人的血,都记录着建虏欠下的血债。

此时,毛文龙更加地体会到了郭大靖的执念。那是复仇的怒火,不是光复辽东便能够冷却并熄灭的。

血债血偿,天道好还。郭大靖要用杀戮来震慑余敌,要用尸山血海带给辽东长治久安。

车辆行过了难行的路段,又恢复了正常速度。毛文龙却有些迫切起来,希望早点赶到辽阳城下,亲自指挥攻城之战,也是复仇之战。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皇太极被郭大靖率部于遵化擒杀,他的儿子豪格就在辽阳城内。奴酋都该死,毛文龙要让皇太极断子绝孙。嗯,还有老奴,早晚也是这个下场。

………………

东江军发动平辽大战,克复鞍山堡,兵围辽阳城。消息象长了翅膀,在朝廷的有意宣传下,已经传遍京师,并向全国各地扩散。

三年平辽的口号,早已经为百姓所知。不同于袁崇焕的大言不惭,东江军用胜利,用压制建虏,让百姓们相信这不是吹嘘。

这才是第一年,东江军就大举进攻,再次把平辽的时间提前,令百姓震惊的同时,也感到了非常的振奋和激动。

与数年前事不关己的心理不同,经历过建虏入寇烧杀抢掠,京畿百姓很多都遭受荼毒,对建虏恨之入骨。

“先有遵化大胜,为大明挽回了颜面,也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百姓。如今又发动平辽之战,东江镇不愧是大明第一强镇,第一强军,第一勐帅……”

看着同伴微醺的脸庞,瘦削脸的酒客呵呵笑着,调侃道:“东江镇可是有两位大帅,第一勐帅说的是谁呀?”

微胖的酒客眼睛翻了一下,说道:“那还有谁,自然是郭大靖郭帅啦!毛帅虽然是东江镇的开创者,但论武功,却还是比不上百战百胜的郭帅。”

“这话不假。”旁桌的酒客也兴奋地插话,脸上的大胡子好象都更加硬挺,大声说道:“郭帅领军打仗,还真的是战则必胜,从无败绩。这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的擎天名将,挽狂澜于既倒。”

“要说勐将,郭帅当之无愧。”瘦削脸先是点头赞同,话风一转,接着说道:“可这平辽之战说好是三年,一年未过便发动,是不是显得有些仓促?”

胖酒客不同意同伴的说法,摆手道:“一年也在三年之内,既然敢发动,那定然是准备好了。郭帅嘛,用兵谨慎,从不冒险。”

“或许是朝廷施压,郭帅也不得不提前发动。”瘦削脸垂下眼帘,沉声说着自己的猜测,“没准朝廷还需要调东江军入关,平定民乱呢!”

大胡子眨巴眨巴眼睛,叹了口气,说道:“民乱是越来越厉害,从陕西到山西,听说又蔓延到了河南。朝廷着急,也不意外。”

停顿了一下,他的神情又变得笃定,说道:“今年就算不能平定全辽,已经围住了辽阳,打下来也算是大胜。”

“听说奴酋皇太极的儿子豪格,就在辽阳城。”胖酒客又兴奋起来,说道:“老子已经千刀万剐,儿子也逃不掉。等郭帅将其活捉,送到京师零割,又能看一回热闹。”

“上一回没抢到奴酋的肉,这回可不能落下。”大胡子挟了一快子菜,在嘴里大嚼着,好象正在吃奴酋的肉解恨。

只有切身体会,才知道建虏的残暴,才有刻骨的恨,才会明白到东江镇僻处海外,与建虏厮杀多年的艰辛和不易。

所以,平辽灭虏不仅是东江镇军民的希望,还是因战乱而流落在国内的辽民的心愿,也是大明百姓的期望。

尽管现在的民乱呈蔓延之势,但还没到河南,直隶也没受影响。准确地说,只是多了很多逃难的灾民,社会秩序还是稳定的。

而在大多数百姓心里,造反的饥民成不了大事,辽东的建虏才是心腹大患。只要辽东平定,朝廷腾出手来,民乱很快就能解决。

雅间内,几名文士模样的人,也在饮酒谈天。

听着外面平头百姓的议论,天启年状元、现经延侍讲官的文震盂摇头道:“毛文龙和郭大靖连朝廷都敢欺瞒,实在是胆大之至。虽说兵不厌诈,可这也不是为臣之道。”

与文震盂同科的进士倪元路,现为翰林院编修,听得文震盂此言,却是笑道:“文兄此言差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既时机成熟,提前发动也在情理之中。”

关键是毛文龙和郭大靖并未说明是借朝廷来麻痹建虏,虽然明眼人都看出来了,但谁没事儿找事儿,非要在这上面找毛病。

若说是拖延平辽之期,自然为人所诟病。人家提前平辽,难道还有错啦?

翰林院庶吉士冯元飙笑着说道:“万岁龙颜大悦,都不以为意,文兄就不要纠结此事了。”

皇帝不急太监急,崇祯都高兴得不行,只有文震盂这个古板的家伙还看不惯毛文龙和郭大靖。

文震盂端起酒杯,闷闷地喝了一口,说道:“现在满朝上下,都没有言说毛文龙跋扈擅专,东江镇僻处海外,有听调不听宣的迹象。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文官对于武将的敌意和鄙视是根深蒂固的,哪怕毛文龙和郭大靖战功卓着,依然不受文官所喜。只是形势使然,不再敢公然发难而已。

“既然已经平定辽东,就该由朝中派官治理,毛文龙依然要保持军卫制,是何居心?”文震盂喝着闷酒,继续说着自己的不满。

倪元路苦笑了一下,劝慰道:“辽东原本就是军卫制,继续保持,也是为了力求平稳,尽快重建恢复。”

“不对。”文震盂摇头,说道:“毛文龙保持的并不是原来的军卫制,而是东江镇自行制定的政策。”

“要与建虏抗衡,又要养活几十万军民,灵活地施行政策,也无可厚菲。”冯元飙微笑着说道:“正因为有优惠政策,东江镇才招揽了大量流民,也算是为朝廷分忧解难了。”

文震盂叹了口气,说道:“有人有地,东江镇再发展下去,只怕会脱离朝廷管理,成为军阀。”

倪元路和冯元飙对视了一眼,都不以为意,觉得是文震盂多虑了。

何况,眼前解决建虏是最重要的大事。辽东平定,外患解除,朝廷就能缓口气,专心对付内部的民乱。

否则,内外交困,大明的形势真的堪忧。为此,在平辽之前,对东江镇的此许纵容,也是能够理解的。

冯元飙笑了笑,岔开话题,说道:“郭大靖倒是能征惯战的勐将,攻克鞍山堡,围攻辽阳城,今年平辽,倒是大有希望。”

倪元路连连点头,说道:“既年轻,又有勇略,锋芒已盖过毛文龙。如果能平定辽东,接掌东江镇应是顺理成章。”

文震盂勉强笑了笑,说道:“这个郭大靖倒是年轻有为,若是忠心不贰,却能够成为我大明柱石,保四方平安。只是,他还不到三十,终是太年轻了。”

“年轻不好嘛?”倪元路笑道:“难道朝廷怕他屡立战功,以后封无可封,赏无可赏?”

“倒是有这种忧虑。”文震盂对好友倒不隐瞒,缓缓说道:“平辽之后,郭大靖要晋爵吧,万岁说过,不吝封侯之赏。即便不封侯,一个伯爵也要给的……”

不到三十岁的伯爵,远比五十多才封侯的毛文龙更可怕。因为年轻,因为发展空间大,十年一升的话,到毛文龙这个年纪,怕是要做到国公啦!

当然,这也要取决于战功。打败了建虏,还有蒙古诸部,主要是虎墩兔的察哈尔部。如果民乱难以剿灭,说不定还要调东江军入关平乱。

总之,正常话,郭大靖还有二三十年的晋升时间,凭他的能力,令人难以想象会到达什么高度。

“除非朝廷加以限制,不给他太多立功的机会。”文震盂无奈地苦笑,说道:“连带着,东江军也不宜调动。可其他军镇的战力,实在是难以恭维,难以令人放心。”

倪元路想了想,说道:“限制嘛,倒不必太过勉强。毕竟,如建虏般凶悍的敌人,也是不多。比如国内的民乱,由官军剿灭即可。”

冯元飙却摇头,说道:“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管是郭大靖,还是东江军,闲适太久,难免将惰兵娇。”

对于东江军的强大,皇帝和官员们是喜忧参半。这是一把双刃剑,就看如何使用啦!

用得好,东江军便是大明的柱石,能够抵御外侮,保国靖边;用得不好,就可能成为皇权和官僚的威胁,令人寝食难安。

“关键还在毛文龙的去留。”文震盂思索着说道:“尽管这个问题,我等都无法插手,只当是闲聊罢了。”

“平定辽东后,总要缓上一两年再说去留的事情吧?”冯元飙微皱眉头,说道:“操之过急,岂不让朝廷的担忧表面化,令毛文龙和郭大靖有戒惧之心?”

倪元路对此比较赞同,说道:“毛文龙还不到六十,他不主动告老还乡,朝廷确实不宜令其赋闲。若是调回京师,任何官职,也很难办。”

按照大明的规矩,象兵部尚书这样的重职,向来由文官担任。毛文龙即便功绩够,资历够,文官集团也不会轻易让一个武夫成为六部之一。

但除了这个官职,就只能是以勋臣的身份,在京荣养,无所事事。

恐怕,毛文龙不会满意这样的安排。强行降旨的话,朝廷未必敢这么做。一旦毛文龙不遵旨而行,岂不是朝廷自己打脸?

“终归是件难办的事情。”文震盂叹了口气,说道:“咱们随便说说,就让朝堂诸公去伤脑筋吧!”

倪元路倒挺豁达,哈哈笑着举杯,说道:“在其位谋其政,还未平定辽东,就为乱七八糟的事情烦恼,实在划不来。来,两位仁兄,为圣天子贺,为平辽贺!”

文震盂和冯元飙也收起其它情绪,举杯同饮,又聊起了闲话。

相比于普通百姓单纯的高兴喜悦,以及为即将平辽的振奋,朝堂上文官集团的心思却要复杂得多。

极力推动早日平辽,甚至有意忽略平辽之后的种种问题,那是崇祯的决策。经历过建虏入寇、围攻京师的耻辱,崇祯的心理起了巨大的变化。

急功近利本来就是崇祯的性格,经此剧变后,更加放大了。或者说,更加提前了。

在建虏围攻京城时,崇祯曾经犯过一次病。对于满桂寄予厚望,又是封东平侯,又是授武经略,只盼着尽快把建虏打跑。

历史上,崇祯在每次危急关头,都会病急乱投医般地疯一回。不是封爵,就是晋升,只为了保住江山和龙椅。

但这一次,崇祯出于对辽镇的失望,对袁崇焕的愤恨,把平辽的希望全部放在了东江军身上,却是押对了宝。

这就更助长了崇祯自以为英明神武的心态,听不进去劝谏,对文官的印象也是变得很差。

只要能够尽快平辽,崇祯已经不想考虑将来的后果。文官们都清楚他的心态,谁还敢去触霉头?

所以,自从东江镇喊出三年平辽的口号后,对东江镇,对毛文龙和郭大靖的攻讦,在朝堂上便消失不见了。

但文官们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没有改变,只是深藏起来,只等平辽之后再爆发。

他们相信,建虏已经灭亡,或是狼狈逃窜,无力再袭扰大明后,皇帝的心理还会改变。

到那时候,皇帝应该就会意识到东江镇坐大,毛文龙擅专,对于皇权已经构成的威胁。

而象文震盂这样死读书的书呆子,满脑子都是祖制规矩,文贵武贱,对于脱离文官掌控的军镇,有着很深和敌意和忌惮,正代表了文官集团的思维。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我吕布三姓家奴?明明干爹无数!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并汉大唐静等李二杀兄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捣蛋异姓王三国之小曹贼江山,美人视频被古人看到了怎么办裂阳残血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拿着AK47,参加夺门之变三国之再兴汉室北宋不南渡以吃货之力改变世界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三国:我有三千士兵,皆可斩将当东方文化主宰世界大秦:开局杀戮系统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反派,开局路遇女频剧情我求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兵的荣誉家兄曹孟德,从逆转赤壁开始我在大明封狼居胥,杀到朱棣胆寒大康:皇帝老儿非要我当驸马大清最强太子,打造巅峰帝国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重生北宋的那些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诸天:从清穿造反开始公子出巡北明不南渡重生朱祁镇,开启盛世大明扶明录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带着仓库到大明不一样的隋文帝穿越到古代,又遇见死去的妻子穿越大明,吊打诸国秦汉之召唤天下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皇室店小二横扫天下我为皇穿越大唐之强兵变乱匪大唐第一熊孩子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冥王抢婚:逆天五小姐大唐第一嫡子当刘禅穿越成赵构大唐房二精灵之梦幻天团穿越高衙内后,林冲刚被害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情牵盛世恋歌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史记白话文版秦朝历险记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